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934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小農

2011-12-20 17:46:48

《金陵十三釵》散場了就回吧




    電影《金陵十三釵》幕一落,不時滾出來的淚,已幹得毫無痕跡了。事實上,我與戲中的悲情一起飆淚時,我的熱淚時常能夠戛然而止,而後跟著畫面裡的配樂繼續多滴流幾顆苦淚,則多半是因為那被渾濁空氣污染的淚珠煞了我的眼,辣乎乎的苦與澀持續了我的難受之痛,而這與電影本身已沒有了任何關係。

  坦白地講,這就是我的看片感悟,字幕浮上來,感動也漸行漸遠了,兩個半小時與電影培養感情,結果卻瞧出人家有那麼點意興闌珊,我的情感溫度在七八十度上徘徊,自然達不到沸點了。

  想來,抽離光影世界,有過邂逅故事與人物的印跡,卻從電影裡拿不走任何特別的感覺,彷彿一切都是浮光掠影,又像單薄凋敝的枝椏上掛著幾片秋葉,無從下手,只有仇日的憎恨情緒像一輪蝕日,亮著灰色的光伴隨影片在心底暈染,能夠淺淺地回望,如是,這對電影的創作者與觀影的看客而言,多少都是一種遺憾。

  或許我的感覺放大了電影的瑕疵,但這不涉及張藝謀的鏡頭語言,單說劇情上不夠豐滿複雜的平面效果,它的單薄使一幅幅別有意境的畫面流於花拳繡腿的表面。在我的腦海就如沙灘上繪製出「自由領導人民」的畫,海浪退去,它也就模糊不見了。劇情片該以「故事」標榜的,結果在這裡嚴重缺乏的鬥志。

  說出來,全劇只有四句話:美國二流子冒充神父做了辛德勒那樣的大人物(說他跟約翰貝拉很熟也不一定);十二位俠肝義膽的窯姐加一個小男生主動掉包送死,換了十二位女學生的性命;李教官也有瓦西里那樣一瞄一個準的神槍法;戰爭中被摧毀的南京看著跟波蘭鋼琴家藏匿的城市廢墟一樣一樣,那就是戰爭的面孔。這麼好的框架,若要多面多點地擴充,不知會是怎樣的面孔,現實是,這部電影真的只是點到為止了。

   有一個問題我琢磨了很久。就是影片所謂的淚點,在我這裡都不管用了,我的感動細胞竟然都耍起了性子,通通跑到了一些空鏡頭或被導演弱化無視的畫面上,我現在發現,那時的感動似乎都是熱愛和平,痛恨戰爭,切齒於裝備齊全的塔剋日本兵,痛心於鳥槍散兵的國軍人肉彈,因感悟生與死油然而生的。

   而影片在劇情的推進中刻意埋伏的使觀眾感動的手榴彈,彷彿都是擺設,因為做作,或前後沒有細膩的情感呼應,抖出來的所有包袱便沒那麼讓人感動了。比如,李教官放下的鞋子,書娟帶著其他女孩引日本兵上樓,女學生到地下室送來乾淨的衣服,用唯美的方式砸碎鏡子做武器,按說這些亮點是要給人以震撼效果的,可是可以感覺到那份用意,卻不見了驚喜。

   更明顯的是那些說教意味賊濃、煽情效果十足的場面、對白,都成了裹腳布與催淚彈,作用是光溜溜的表白與赤裸裸的脅迫,讓觀者知道電影這樣演的寓意是什麼,電影極力要讚美、憎惡什麼?還過於熱情地幫觀者思考,在表現電影主題時,想讓你哭,一定會給個手勢提示你,有什麼暗藏的小秘密,也挨不了多久,到底,口一張全盤托出了。教堂里,為日本軍官唱完聖歌,演繹小蚊子、約翰及十二個女學生之間對話的橋段,如此漫長,簡直是畫蛇添足,說出來的感動顯得幼稚廉價。另一場戲,約翰最終對玉墨坦白豆蔻的遭遇,也要回過頭說出來,反正劇本設置的華彩不說是不可以的。

   其實,這就是國產電影的通病,竟說抖包袱,可是國人的傳統便是太重視講話,輕視行動語言,結果是根本沒有「懸念」可追,生怕看電影的人看不懂,後面准要解釋一切。煽情也走「朱軍大哥」的路線。姑娘們問約翰:那些窯姐們被日本兵帶走後會怎麼樣,約翰還要撫摸著小女孩的頭,一問一答,像在星夜裡的穀草垛上講英雄們的故事,收尾時更要頭碰頭摟著小娃娃們表愛心。中式的「(煽)膻味」實在太濃了,貝爾的演技多強悍,他最終還是成功地被改造成了適應天朝表演風格的演員。

   這也是為什麼約翰這個角色不令我感動的原因所在。還要退一步想這個人物是經過克里斯蒂安.貝爾以好萊塢的方式對張藝謀提出一百個為什麼,再加工而成,但人物的性格變換依然突兀、生硬、浮於其表。何況在開片就用足夠細碎生動的小情節表現了約翰愛錢、貪酒、戀色、膽小怯懦,到後來沒有了重磅的鋪墊,也沒有持續有力的細節補助,扭轉不自然是意料之中的。

   就算約翰想到了那個與自己陰陽兩隔的女兒,藉此脫胎換骨化身正義的天使,他的情感曲線始終淺顯,對女學生們如此,對他「深愛」的玉墨如此,即便導演讓他在眼眶中蓄滿了淚,我都覺得他的難過是被逼的,哭倒不如不哭了。後面,他帶著孩子們開車逃離教堂,從車窗張望倒在地上的書娟的父親,那種悲哀的眼神比淚的份量更重了。當然,我有各種牢騷,但依然相信克里斯蒂安.貝爾的演技。

   如果說關於這部電影,記憶中似乎沒存留可連貫的精彩的故事橋段,倒是要承認全劇各具魅力的臉譜,隨便一個配角都讓人印象深刻。佟大為是最大的受益者,李教官的角色既討巧又容易超常發揮,他那對血絲網住的雙眼,連同他的演技被定格了。玉墨這個角色就不用說了,倪妮就像另一個湯唯,氣質笑容十分相似,舉手投足拿捏到位,把秦淮河畔青樓頭牌演繹成了重情重義的性感尤物。小書娟的清新度也似湯唯,倔強的模樣也像,看來我要在湯唯這兒打住了,總之倪妮與張歆怡演得都不錯。也不能忽視渡部篤郎飾演的長谷川,雖說來回露兩次臉,那氣場也是瀰漫方圓幾百裡的。陳喬治是越來越進入角色的好材料,最後那一眼的絕望給他的戲份畫了一個圓滿的句點。道具「招財貓」也是個好角色,那裡隱含著不同的寓意,全看你怎麼理解,是與小蚊子的走丟的貓相連,還是與約翰借日本吉祥物送去祈福來呼應,還是表達愛財與怯懦的同根生關係。因為日本人自始至終都誤解了約翰牧師的為人品質,他並不是明哲保身的懦夫。雖為錢而來,卻是為正義而留的。

   我始終覺得張藝謀導演的審美如同他敏感衷情的色彩,有著與眾不同的文藝氣息,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所以對於這部劇的畫面、鏡頭,自始至終都是享受的。特別給人震撼的是前半部的戰爭場面,逼真、殘酷、灰冷、說明錢都砸在了這裡,但也證明了張藝謀並不受限的執導風格。張導一貫虛心借鑑歐美電影的形式、風格、技巧、模式,這是特別值得讚美的,至少從《金陵十三釵》中我看到中國戰爭片令人期待的前景,戰爭電影中拿著炸藥包向我開炮的歷史在慢慢遠去。

   最後的抱怨是對「仇日」情緒的過份渲染,也可以理解那是拍攝技術到較高程度的自然流露,但依然感覺不適,那些橫屍遍野、血光四濺、撕扯女學生衣褲、強姦虐殺女人等等畫面,一想起就覺頭皮發麻。雖然做到了警示國人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年代,但鞭子甩得太長了。

   似乎說了很多不太中聽的話。但,這樣講並非否認《金陵十三釵》在目前國產同類影片中的翹楚地位,就我主觀而言,或許是對張藝謀導演的吹毛求疵,是對電影的四年籌備及投資6億的期待,是對好萊塢編劇協會會員及專業大作家嚴歌苓的期待,也是對經歷過專業特訓的演藝人員的期待,所以要求會越來越高。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