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成哥7851

2011-12-20 18:36:13

<<金陵十三釵>>電影版 觀後感


一如兩年前的《山楂樹之戀》,張藝謀選擇了現成的小說《金陵十三釵》,且做了些明顯的改動。原著我有讀過,六個月前某個晚上窩在被窩內讀完的,由於並不是對我的胃口,讀的斷斷續續,只是大體明白了一群偉大的妓女替女學生去日軍處唱歌,其實也就是代女學生替去面臨可以預計的悽慘命運。只是記得當時,雖些許動容,但未落淚。

只是後來偶然在網上曉知張藝謀要拍這部電影,且我深喜愛的貝爾也出任重要角色,幾個月間一直關注。直到上個月的預告片忍不住地去看,預告片中貝爾有些二流子的一幕,滑稽戲謔的樣子,讓我好疑惑,原著中似乎沒有講神父英格曼非嚴肅的一面啊,很是有興趣。拍電視或電影,如果是用暢銷的小說做劇本,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就像杜拉拉的小說,電視遠比電影成功。

老謀子搞攝影出身,所以他的片子習慣大場面,尤其是對色彩的迷戀,如之間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等等,諸如此類。《金陵十三釵》開篇就是一群逃命的女孩子被日本鬼子追,同樣一群國軍用自己的性命阻止了獸性大發的日本兵。即使用人肉盾牌這樣的細節我寧願這在真實的歷史上呈現過,作為觀眾的我觸動非凡,興許是我生在和平年代,習慣了歌舞昇平,遠離戰爭硝煙,但一看到戰爭場面就會由衷地肅然起敬。導演在影片中在對中國人的塑造上,全部是正面的形象,即使書娟認為的漢奸父親、那假冒神父的入殮師、秦淮妓女,而國軍就是樹立正面形象的第一列隊。其實原著小說中,國軍也不是那麼英勇大義,還有些被砍掉的角色,真實的老百姓,弱懦膽小。

我就寫幾處受到觸動的地方吧。其一,貝爾的演繹,貝爾的確是位優秀的演員,尤其是他在目睹了日軍禽獸行為後內心受到觸動進而洗滌了心靈,他只是個入殮師,他也怕死,但他選擇了站出來,他就是可以拯救那些女學生的神父。當貝爾把巨大的教堂十字旗展開舖下我們的時候,我看到一個逐漸蛻變的貝爾,他不只是為了賺幾個錢來入殮,而是去扛起擔子做一件意義的事。

其二,日軍進入教堂發現有女學生的場面。這和電影無關,演員無關,其實作為中國人每看到南京大屠殺的報導或是螢幕作品,都有刀挖心的感覺,試問那段歷史,那苦難的歲月,苦難的人民,苦難的祖國是怎樣熬過來的?這種感受與政治無關,與國家高度無關,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在閱讀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第一感受,真實而遙遠。

其三,香蘭豆蔻回妓院取琴弦耳環的場面。很多網友執著在這個情節的質疑中,認為被日軍守衛包圍的教堂,怎能逃出?電影源自生活,而產生藝術,或許這是個小瑕疵。但我認為就是香蘭豆蔻回去取東西遇到日軍被姦殺的事實,徹底讓貝爾的思想昇華了,他目睹了那悽慘的情景,或許這時他徹底地發出要保護那群女人的想法,逐漸堅定,義無反顧。

其四,豆蔻和浦生對話的短短幾句,看得讓人心酸。這不再是個接客的妓女,而是單純純真的女孩子,有著夢想的小姑娘:嫁人,彈琵琶給浦生聽。以致於她為了要在浦生死前彈一曲,她竟然冒著生命危險取琴弦。所謂感人,來自細節,恰恰是在生命彌留前的舉動襯托出偉大。

其五,佟大為主演的教官臨死的那一幕。其實他可以逃去,但是為了心中牽掛的那群女生,他選擇了留守,躲在對面的危房。而最後他也用實際行動捍衛了他的理想,電影的手法或許有些誇張,但我相信那個年代,我們的祖先曾經大義凜然,奮不顧身,一身正義。

其六,貝爾許諾玉墨戰爭結束他要帶她回家鄉。這對異國人,在生死前夕已經明了悲催的結局,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屬於自己的夢,有夢才能面對殘酷的生存。原著中沒有寫愛戀的事,更沒有什麼入殮師,但張藝謀的改動,讓這個角色栩栩生輝,既是痞子,又是神父,既是酒鬼色鬼,又是勇士,既是貪生怕死,又大義凜然。

總體這部片子,看的人很壓抑,但期間妓女們的風趣又感到有趣,但主線始終是沉重的歷史場景壓得人喘不過氣,直到十三釵上了卡車,這感覺越來越重。影院裡不時地有觀眾抽泣,沒有電話聲,沒有閒聊,沒有聒噪,因為都明白在觀看那段歷史的某個縮影,雖然電影是虛構,但某些時刻,它就比現實還真實,讓人感動、觸動、悸動。

最後八卦下,那個演玉墨的演員,看了她現實的資料和照片,覺得她演的真好,一點都不像是第一次當演員。其實,隨著大牌演員片酬越來越高的行情下,製片導演投資方或許多考慮下新人也是很好的方向,新人如果用心,也可以創造好的反響。

至於貝爾依然是本位演出,或許中國觀眾不怎麼熟悉他,但在我眼中認為他近些年的電影已經超過了湯姆克魯斯、布拉特彼特和尼古拉斯凱奇這些年拍的電影了。建議有心的人,省一包好煙或幾包零食的錢在團購網上買張票進影院看看,這部電影適合在電影院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