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利波特:阿玆卡班的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港/台)/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逃犯

7.9 / 694,829人    142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J.K.羅琳
演員: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艾瑪華森 魯伯葛林特 蓋瑞歐德曼 邁可坎邦 艾倫瑞克曼 瑪姬史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袖舒吟

2011-12-21 03:36:01

Harry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哈5以後寫的一篇舊文。不小心放錯地方了。

  Harry,Harry Potter。
  哈利波特,從小到大,我唯一自己花錢買票進電影院看的電影。第一次是看哈2,接下來就是這一次了。
  昨天下午我在長春新天地看的哈5,雖然我已經在網上看過兩遍了,但是電影院的效果還是不一樣的。但是說真的,有點失望。首先由於技術上的失誤,我看的是中文配音版的。不是說我貶低漢語,但是就我對電影本身的熟悉度來說,看中文配音就是味同嚼蠟。其次,也許我真不該在網上先看,我知道哪兒有細節,哪兒是被刪掉的,哪兒有高潮,整個沒有了什麼意思。
  看了很多關於這部電影的影評,基本沒什麼好話。如果不是在看電影之前重溫了一遍書,我也會看得一頭霧水的。導演試圖把所有的線索都釐清,卻忽略了要詳略得當。很多地方交待得不清不楚的,比如,哈利的初吻,如果不知道聖誕節槲寄生下的吻的意義的話,就會覺得很突兀。比如,預言球的內容和當時預言的情景,斯內普的偷聽,是不能忽視的線索。
  就人物角色而言,我很悲哀的看到羅恩淪為了完全的配角,赫敏的聰明不再揮灑自如,唐克斯天生的變形師被整成了鄉下瘋丫頭。保持水平發揮的是斯內普、鄧布利多和海格。雖然我不太喜歡這個鄧布利多(相對於第一二部的那個而言),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他在進步,在第四部中他以一個滑稽的轉身讓我翻死了白眼,在這一部中他強硬的面對魔法部的質問,手抓鳳凰華麗的在火焰中消失令我刮目相看,他不愧於伏地魔害怕的魔法師,可是,還缺了那麼點睿智。斯內普恐怕要到第七部時才能有所突破吧,因為那才是真相大白的時候。海格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比起第三部裡面那個為巴比哀傷的保護神奇生物教授和第四部里那個情竇初開的小男人,並沒有多少亮點。
  在哈5種超水平發揮的,或者可以說發揮正常一點的,哈利,當他被伏地魔控制了思想時,那種眼神,完全就不一樣了。盧娜,也許是角色限定,也許是演員很漂亮,雖然和原著中的「瘋丫頭」定性不同,但是她顯示出了和赫敏不一樣的聰明,更為小心翼翼和內斂。烏姆里奇,那個可惡的中年女人,如果一個反派能演得讓你咬牙切齒,她就是成功的。小天狼星布萊克,記得他給哈利丟的幾次眼色,都很到位。伏地魔,最後那一句「You will lost everything」,那種憎恨、惋惜、得意……各種複雜情緒交織被演繹得異常生動。雙胞胎兄弟那一場擾亂考試的戲是整個平淡無奇的電影中最震撼人心的時刻。麥格教授,很奇怪,我會對她很有好感,當烏姆里奇說「對魔法部不忠誠」時,她走下了一個臺階,那個變灰的眼神,細節刻畫得很成功。
 

(圖片欠奉)覺得這張赫敏很殺,秋張看上去就是一個反派,蛇蠍美女的樣子。
 
  
    其他的一些角色,比如馬爾福,帥帥的但仍是花瓶,也許到第六部時會有發展吧,因為他會成為伏地魔的棋子,去殺鄧布利多。費爾奇,囂張的管理員。海格的弟弟格洛普,特效製作出來的,還算真實,也算到位,但是當他抓起赫敏時,我想到了《金剛》,有點倒胃口。特里勞妮教授,哭喪的臉,還是一樣。秋·張胖乎乎的臉,本來就沒有多大戲份的配角,用她來吊中國人民的噱頭,純粹的無勝於有。納威·隆巴頓,長得很高了,但演技似乎還不如第一部里那個阻止同學去做違反校規的小孩,期望他在後兩部會有發展,因為第六部當哈利受到壓制開始,他就挺身而出了,再加上和哈利同樣的仇恨,他再晚熟也應該結果了吧。還有那個暗自爽的矮教授(樂團指揮,忘記名字了),也很出彩。盧修斯·馬爾福和福吉部長,總感覺演得就那樣,也許反派總是不太討人喜歡吧。
  說真的,如果不是這部電影的特技很出色,我會很後悔花錢買了這張電影票。我第一次買票進電影院是看哈2,當時的環繞聲效果,那活靈活現的多比,哈利的無畏奮鬥,無一不讓我心潮澎湃,而現在,特技卻變成了維繫我進電影院的紐帶,這是視覺效果至上的悲哀。
  哈利波特可以說是陪伴我走了很久的路的系列了,我並不追星,也不狂熱,只是有時候好奇心會帶動一切。最開始看書的時候,是在高三時的寒假補課頂風作案,那時候是2004年初,哈4的書已經出來了,我才一口氣從1看到4。但是在這之前,我看了電影哈2。現在想來,可以感謝多姐姐,因為當時是她提議我去的電影院。即便當時我對於人物情節前因後果一無所知,卻同樣可以深深受到吸引,這是一部好電影應該具有的魅力。不記得什麼時候看的哈5,哈6是我買了mp4後用電子書看的。哈7出來的時候,我在qzone上寫了一篇日誌,被熊貓說成是低檔的東西,我馬上從各個角度反駁,像是個護主的忠心奴僕,或是個惱羞成怒的老母雞,反應有些過啊,但是是不可否認的。
  看到這些電影海報,那些電影片斷就又都湧現出來了。我一直引以為豪的就是,去年年底考六級的前三天,在做完了真題之後,我把pplive打開,上面有一個哈利電影從1到4的連播。那三天我就坐在電腦前,耳機里放著電影的聲音,我不看光是聽,低頭復習真題,當然偶爾忍不住的時候也會偷偷的看很久。神奇的我過了六級。哈利波特對於我,好像又多了層意義。如果要寫的話,每一部電影我都可以寫一篇很詳細的分析,但是,錯過了,好像就寫不下了。回憶整個系列,做一個縱向比較,好像也不錯。
  哈利波特的書中描寫並不很多,用現在中國文壇的挑剔眼光來看,並不算很好。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情節的設計,在於營造了一個為深陷於鋼筋水泥中無法超脫的現代人所無限嚮往的魔法世界。我給家教的小孩看這個,他問我,「魔法世界的人都這麼落後,還要點油燈啊?」我一時語塞,到現在也沒有想到答案。是中西方的文化傳統不同,還是羅琳的設計不周,抑或是中國兒童的想像力已經退步到容不下一個油燈了嗎?
  雖然已經看完了哈7的書,但是電影還是值得期待的。用一個影評人的話來說,光是看著那些人在演就很高興了,哈迷就可以滿足了。雖然電影的預算越來越高,但是多出的票房永遠都會讓華納兄弟在夢中笑醒的。再加上週邊的產品,商業的運作是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2010年,我已經25歲了,希望到時候看哈7時不會顯得太老。

    2011年。我25歲。我看完了哈七的所有系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