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徹底崩潰

2011-12-21 17:26:14

張藝謀要我打副手,其實還可以再完美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金陵十三釵》導演:張藝謀

很期待這部影片,在去影院看之前,沒有看任何的影評,怕受影評的影響,左右了自己的感受。如果用一句話來評論這部影片的話,應該是:這還算是個說得過去的國產影片。

關於戰爭場面。《拯救大兵瑞恩》是史匹柏的經典之作,也是奧斯卡的遺憾之作。這部電影應該是能夠被世界電影史載入史冊的一部,它為後續的戰爭片提供了範本。多年之後,中國的張藝謀勇敢的嘗試巷戰,場面極其宏大和真實,特別是剛強的戰士面對戰友死亡的那種悲痛的含淚眼神,被張藝謀用敏銳的藝術感知力察覺到並表現了出來,這是中國電影人的巨大進步,佟大為也不失所望,表現力很強很到位。有一場以人做盾,掩護一個滿負手榴彈的戰士去攻克坦克的場面,戰士們先後倒下,畫外音樂淒涼憂傷,讓觀眾的心不由得為之一緊,是整個影片的亮點。可惜的是,戰爭場面僅僅持續了電影的前10分鐘,直到影片最後,也沒有再看到如此驚心動魄的戰爭全景或特寫,是個遺憾,總有些虎頭蛇尾的感覺。

關於感染力。影片描述了一段有關患難與救贖的故事。影片之初,學生們引開了鬼子的視線,保護了一群風塵女子,這讓風塵女子心底留下了一片無限的感恩情懷,隨後,為了報答學生們,為了不再讓更多孩子留下風塵女子內心揮之不去的陰霾,風塵女子們勇於獻身,踏上了赴死之路。故事的基調是低沉的,是極具感染力的,但是,張藝謀在情字的把握上上有所失卻,前期被極大調動起來的悲傷情感,沒有一個戲劇化的高潮來釋放,是整個影片最遺憾的地方。張藝謀太陽剛了,如果當時有一位情感脆弱的女性副導演參與劇本編寫,也許這部片子會成為中國電影史的經典傳奇。我試想了一下,情感的最高潮應該是學生們看到代自己獻身的那些風塵女子香消玉殞,最終沉默中悲痛得難以附加,才是整個影片的高潮,而不是把高潮部份放在了赴死前一晚的訣別上。設想一下:如果鬼子的慶功會就定在教堂,地板上是奮起抗爭的風塵女子們被日軍一氣之下殺害,地板下是忍痛默默流淚的女學生眼睜睜看著恩人們一個個遠去,那種痛才是最徹骨的。特別加一個玉墨死後微笑的特寫將會給這一段留下完美的收官。然而,張藝謀僅僅是讓英雄的女人們放下了蓬車的布簾,錯過了最為感傷的一幕!

關於香艷鏡頭。很早就得知這將是廣電總局又一部狠切的太監影片,很多鏡頭被刪減了,這個消息讓我非常的難過,看過影片,雖不知刪掉了哪裡,卻始終有一種遺憾在心頭,揮之不去,什麼時候影院才能放映真正的導演剪輯版,讓藝術更完美!中國發展至今,露兩個不遮蓋的乳*房真的算不了什麼!廣電總局的大嬸們,你們歇歇吧。縱觀全片,第一次鏡頭出現,應該是神父出得教堂去尋找兩個尋琴弦和耳環的女人的路上,遍地屍骸,赤裸的女人屍體讓人揪疼了心;第二個鏡頭應該是出現在兩個粉塵女子被鬼子殘殺的場面,那一刻被大面積的剪掉了,雖說場景特別殘酷,卻真實的記錄了歷史,把那段南京的淪陷表現到了極致,會讓人不舒服,卻是大製作經典影片不可或缺的!第三個是溫馨的付出,玉墨臨行前一晚的獻身,這一段被剪倒是無可厚非,畢竟這不是影片的重點,關於這一場我看倒是有待商榷,與其有不如沒有,沒有這一段更顯得愛之純粹。

關於歷史和真實。影片有兩個人物的設計是大膽的,甚至說是前所未有的,這就是日本軍官和中國翻譯官,這二者的設計顛覆了以往國產片對這兩個人物的定位,為他們加入了真實的情感,可以說,這樣做是在用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這兩個角色,是用理智審慎的目光重新回望歷史,為人物重塑了人性化的一面。日本軍官思念故鄉、胖翻譯官保護女兒,這是實實在在的不摻假的人物情感,不能說影片為這兩個角色平了反,起碼是時過境遷,眼光更加客觀更加純粹的看一段歷史而已了。

關於一些影片的細節。1.南京話。經典的影片其實無所謂方言的,用一個女孩的南京腔來做電影的旁白,其實不如用國語來得自然,更打動人心,有的方言音短節奏快,反倒沒有國語顯得厚重。2.回憶。如果加一段小主演多年之後已成老婦人的鏡頭,用回憶來表現整個故事,儘管流俗卻更具真實感。3.音樂。有幾段的背景音樂是用古琴琵琶來表現的,總覺得有些單調,不如用大提琴來表現更具世界性。4.全景鏡頭。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像樣的全景式畫面,也許是外景不好做的緣故,這樣一來,舒胸達意的效果就沒有表現出來,是個遺憾。

總之,這一步電影還算是值了這張票錢。遺憾總是有的,本以為從影院走出來的時候,儘是滿臉淚痕的女人們,卻沒看到,大多數同場觀影的朋友們都是壓抑著一臉嚴肅的神情,可見,影片應屬壓抑有餘而感人不足的類型了。還是欠了火候。

2011年12月21日1:25於辦公室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