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青丘

2011-12-21 19:57:37

反思與批判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昨天去看《金陵十三釵》。說實話我現在不太喜歡去看這些抗日題材的電影,因為我怕過份的民族感情會讓我失去理性與批判精神。之前看的類似的電影要數《葉問》了,我是功夫片的愛好者,打得很好看,但是我也不禁要問:真實的功夫真的是這個樣子嗎?這類型的電影是否夾雜了太多的民族情緒?是否充斥太多的自我意淫?是否更多的宣傳了仇恨?我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所以我沒有一點點資格去評價身處亂世的人們的所作所為;而且,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以及這段歷史對我情感的塑造、價值觀的塑造,基本來自於類似的影視作品,所以說我也是當局者迷,因為認識與判斷都是來自於既有的知識。但正因如此,批判精神才顯得彌足珍貴。
      反思歷史,追求和平,聽起來總有說風涼話之嫌。但我認為不可以因此而不為。記得美國一個二戰還是越戰老兵接受記者受訪時,被問到是否對戰爭中殺人如麻的行為感到羞恥,那個老兵大概是這樣回答的:我是一個軍人,遵守命令是我的職責,至於後人是否說我是劊子手,至少對我的戰友和上司我問心無愧。我想這個老兵是經歷風雨而悟道的人。如果按我們這些後人的價值觀,他應該更人性一些,更人道主義一些,不要去殺那些無辜之人,但是身處他的角度,那就是違反了職業道德,如果大家都按我們後人意淫的那樣去行事,我想全天下都是沒有職業道德、沒有責任心、沒有操守投機分子,那恐怕後人們又要有另一番說辭了。在其位謀其政,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只是組織機械的一個零件,沒有自己的思考,但是所謂的批判精神,要有,不能少,但是終究有其歷史的侷限。
      回頭來說說我們這些抗戰的電影。身在局中的我們的先輩們,他們是苦難的;身為他們的後輩,表達我們的哀思和對敵人的憤怒是當然的。縱然是經歷越戰後反戰思想充斥全國,近三十年來反戰題材的電影不少的美國,在當年二戰的時候其對敵人的兇殘程度的描繪也是不遺餘力的。但是戰爭雖然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然而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和平的渴望。尤其是20世紀末期,當技術革命相當徹底的改變了社會形態之後,更多的反思需要我們去做。戰爭這個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何時能真正離我們遠去,很難有一個時間表,但我們沒有放棄努力。
      也許從當初上帝讓巴別塔倒掉開始,隔閡與戰爭就一直是我們擺脫不掉的陰影。也許從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等角度來討論戰爭,原因可能總會回到資源的稀缺性與人口的無限增長性上來。但是我想這終究是一個哲學、倫理學和美學的問題,是我們的認識水平和道德水平依然停留在文明社會伊始的狀態,只有我們能真正的超越現有的道德水平和認知水平,我們才能擺脫現在對我們來說最大的苦難——心的隔離。
      現實還是那個現實,但是我們能否從藝術的角度做出更多超越的努力?所謂藝術、文學等等精神文化的生產,能否率先作出一種姿態:反思與批判。這不是故做高尚,而是作為知識分子對全社會所必然且有的責任。
    我談《金》這部作品,也只能以我的感受作出判斷,至於是否曲解了張導的意圖,那不是我能夠把握的,也沒有必要去考慮。因為我已經作為了一個藝術作品的受眾,而剛才提到的知識分子的責任在於教育,而教育結果怎樣,並非老師一個人說得算。
我覺得《金》這部作品,張導可能是想表現戰爭中一種人性的體現。而他選擇了風塵女子這樣一個符號作為載體。因為「婊子無情,戲子無義」,不論具體到特定的個體身上這種說法是否存在謬誤,但從一個社會群體或階層的角度講,這當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還算貼切的結論。在戰爭這個怪獸面前,整個社會結構全部被破壞,包括人性,那麼在這樣一個因為巨大的暴力而變得無情無義的世界當中,一群在太平盛世被普遍認為最無情無義的人卻做出了有情有義的事,我想《金》的戲劇張力最在這裡。這其中同樣包括一個只認錢的入殮師的人性覺醒,以及一個漢奸的忍辱負重。這些符號在戰爭題材電影裡並不罕見,沒有什麼新意。但我想張導意圖作出一種突破,因為中國依然是一個階層觀念、身份觀念、地位觀念很重的社會,中國人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依然根深蒂固,所以張導想在此上有一種突破,意圖進行給觀眾們上一堂人性課,所以選擇了妓女、漢奸、美帝,而這三者傳統上都被認為是物慾的最佳代言人。至於那些學生,是故事所以能夠展開的利益衝突點,同時也是作為一種對比與見證。張導安排了學生這個符號,我想一方面是戲劇的當然考慮,而另一方面也是想用學生來象徵觀眾,象徵我們這些被階層觀念和二元對立思想束縛的人們,因為學生們一直認為的最可恨的人,卻通過燃燒自己生命的方式拯救了她們,維持了她們純潔的肉體,同時也挽救了她們剛剛被陳舊觀念束縛的心靈。這些思想初開的學生得到了肉體與心理的雙重救贖,張導可能也想讓觀眾們得到同樣的救贖。
      所以說從立意上,至少是我所揣測的立意上,《金》是部好電影。不過從技術層面,我卻覺得有些失望。我首先說明我沒看過預告片,首映式也只看了走紅毯的那一段,在電影開場前我甚至都不太清楚這個電影要講什麼樣的故事,我一直都以為這可能是一部古裝片,直到看到了穿旗袍的女子,才猜到應該是一個民國時代的故事,不過卻覺得可能是一部冒險題材的影片。但當電影開場,看到了開頭我就想到了結尾。畢竟同類題材的作品還是有相當的數量。而且張導想表達的深刻的立意,沒有通過有效的戲劇衝突展現出來,有些太「平」了。入殮師到神父轉變的過程,學生們轉變的過程,妓女們轉變的過程,漢奸的自我矛盾,神父也「頭牌」之間的愛情及二人的過去,都表現得太倉促與膚淺,感覺是迫切地想把結果表現出來,結果一篇博文變成了部落格,剛看了第一句,就看到了最後一句,觀眾失卻了一個自我發現的機會。雖然張導作出了一種電影手法上的改變:減少背景獨白——這一中國電影最讓人不爽的東西,但是這種淺嘗輒止地表現戲劇衝突,最終還是淪為了說教的窠臼。
      這就像中國高教出版社編的教材,總是概念與公式的羅列,卻鮮有西方同類教材那種開放式的探討與提起學生興趣的引導。這一方面是思維方式的差異,但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你自己沒有深刻理解;二是你沒有經歷一個自我發現真理的過程。這兩個方面綜合作用,結果就是教條式的說教,失去了知識的魅力、失去了發現真理的樂趣。
      當只有知識而沒有認識的時候,知識就是讓人厭惡的東西。
      最後還有一點,《金》的角度可能是在戰爭中的人性,但是對戰爭本 身的反思就顯得比較蒼白無力,只怕又會引起民族主義的一次小小的討論。
      但是不論怎麼說,《金》還是一部好電影。就像近年來中國的一些電影所作出的努力與嘗試一樣,都在努力突破意識形態的束縛,從人性、從理性的角度來批判性地、辯證地討論問題。第一步總是最難邁出,不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一直在努力。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