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934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偷油貓

2011-12-21 22:46:54

《十三釵》還是有些用力過猛了


    這幾日豆瓣上對《金陵十三釵》的評價大都很高。主要原因一是張藝謀嫻熟的攝影手法,二是故事本身的煽情。我看完後自然也被這電影打動,很多橋段眼淚都禁不住往下掉。但是看後仔細琢磨,還是覺得這電影有些「用力過猛了」。

    抗日戰爭的人文批判是缺失,這是一個歷史的無奈,無論是對於中國人還是對於日本人都是如此。三代人的時間都過去了,結還是解不開。戰敗者巴不得將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屏蔽掉,戰勝者沒多久就忙著打內戰,接著就進入一個用主義來抹殺人性的時代。抗日戰爭也一直被作為政治工具在利用著和再利用著。往往是日中關係好了,就聊聊鑒真東渡一衣帶水,關係不好了自然就要談到南京大屠殺和靖國神社。這種大歷史背景下,哪裡能談得上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性的批判。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接受著一種灌輸,那就是抗日戰爭中日本人的殘暴和共產黨的偉大。這期間的電影和文學也都在為這一個主線服務。所以我們看到的日本鬼子總是一撮小胡,說話比較愚蠢,腦子有點二,然後就被拿著土槍的游擊隊戰士或鄉下的小盆友玩得團團轉。這種單向機械式的洗腦和臉譜化的文藝作品只能培養出一批不但「愛黨愛國」還懂得「反日」的芸芸眾生,哪裡談得上對戰爭本身的反思。

   之後好了一點點,到了1986年有了一部電影叫《血戰台兒莊》。我一直覺得這算是此類題材電影的第一個突破,因為至少讓我們知道抗日戰爭中蔣匪也出了力了,而且國軍也不再是土匪二流子的德行了。可是鬼子的形象依然如故,除了「壞」就是「很壞」。之後的片子大都乏善可陳,八九十年代的抗日題材影視劇還是浸泡在淺顯的「民族大義」和「日寇可惡」里。即便93年出了一部《辛德勒名單》也未能喚起中國導演們拍攝同類電影的慾望。

     到了2000年,終於盼到了一部讓我歡欣鼓舞的電影,那就是姜文的《鬼子來了》,這應該算是同類題材中真正里程碑式的電影了。因為,它第一次把對戰爭的關注重點轉移到「人」的身上,而鬼子也終於由日本人來演,他們不再只是「鬼」,也同時是「人」了。之後就是09年的《南京!南京!》,這部電影氣勢更宏大,視覺效果更震撼,也第一次通過敵人的視角來看待1937年的南京。影片試圖解剖敵人在戰爭這種特殊背景下的人性扭曲和心態轉變,「鬼子」不再是單純被槍子兒崩掉的螞蟻兵了。再來就是這部張藝謀的這部《金陵十三釵》了。對於「鬼子」雖然也啟用了日本演員來演,但是看後卻讓我有些失望。因為並沒有超出面譜化的燒殺淫掠形象。雖然一個彈琴的環節希望表現些什麼,但是最後其實什麼都沒表現出來。對於觀眾而言,電影中的「日本鬼子」能夠喚醒的大概依然只是仇恨,但是這東西難道我們還缺嗎?現階段中國的導演好像仍然無法站在一個更高的視野里來看待戰爭中的人,從姜文、陸川到張藝謀對於「鬼子」都是恨意未消,影片中的這種情緒印跡都很明顯,所以也無從站在一個平和的心態下來描寫戰爭中的敵人。
    
    說完了敵人,再說說自己人。中國雖然是戰爭的勝利者,但是好像大多數國人對於這場戰爭的心理反應卻是「不甘心」和「不服氣」。放在這三位導演身上就是《鬼子來了》裡的姜文最後要回到炮樓去幹掉一群日本兵,《南京!南京!》裡的劉燁要以一敵百,《十三釵》裡的佟大為更是一身德式裝備手拿狙擊槍一個人能幹掉一個小隊的鬼子。看到這類高大全的中國軍人,觀眾大概是解氣了,但是還原歷史的真實,這些大概全都難脫意淫之嫌。試問1937的中國軍人真要都是劉燁或佟大為,恐怕鬼子不但進不了南京城,估計連戰爭都不會爆發了。很多人會說這是電影,何必如此較真。但是,我總覺得對於這類厚重的歷史題材,樸素的真實總是要比刻意的迎合要來得更為震撼。整個淞滬會戰,上百萬參戰的中國士兵都是一些裝備差訓練不足未受過教育的農民兵,但是就是這些人要面對強於己方數倍的敵人。這一事實本身本就可以找到很多的動人點,為何一定要為其難的搜出幾個精銳來以一敵百呢?大概是腦子裡總是擺脫不了歐美戰爭電影中的英雄形象吧。但放在中國,這就變成了一種臉譜化的表達,是迎合觀眾的矯情。或許那些僅為求生或拉壯丁過來的中國兵,那些一臉茫然又沒那麼多民族大義的中國兵形象更能打動觀眾。
    
    上述的三部電影其實都是在表現戰爭這種特殊狀態下的人性。但是不得不說,《金陵十三釵》的人性轉變很多地方都很突兀。貝爾飾演的米勒一角從一個酒色財氣的美國混混突然之間就變成一個有擔當的神父,只是因為一隊日本兵的闖入和原神父養子的幾句話。而妓女換良家事件中妓女們的轉變幾乎也是在一瞬間完成的,而且妓女內部也迅速達成一致。整部電影中的人性描寫最符合邏輯的其實還是那個為救女兒不惜當漢奸的父親,可惜他畢竟只是配角中的配角。同類型電影中讓我最為推崇的大概是《辛德勒的名單》了,辛德勒的人性轉化是通過納粹清洗猶太人區時一個小女孩的命運完成的。這一段都是波瀾不驚的在平鋪直敘,沒有血腥的場景也沒有很玄的鏡頭切換,但是看後的衝擊力卻是刻骨銘心。話雖如此,《十三釵》還是打動了很多人,這裡也包括我。因為張藝謀對電影整體掌握的功力還是過硬的,多冷酷的人都會被那些煽情的視覺衝擊力擊倒。可是事後想來,好像很多情節都是為了讓觀眾感動而感動的。能讓觀眾流淚自然是導演的成功,但是赤裸裸的煽情事後總會讓人感到自己的眼淚廉價。

整部電影的感覺還是一部美國大片,從敘事手法到鏡頭剪切其實也都是好萊塢式的。它可以很快的將觀眾拉進劇情,但目的只是要打動你,卻不在意你是否深入推敲。主人公找貝爾來演,台詞對白大半都是英文,很明顯導演的意圖是衝著奧斯卡的。所以,我總是覺得這部電影少了些真誠,多了些功利。故事背景是這段敏感的歷史事件,所以中國觀眾大都會帶著感情看,這自然也更容易投入進去。但是《十三釵》多大程度上能打動沒有情感負擔的歐美觀眾呢?我拭目以待。

    很多電影都很好,但是好與好不同。這就同比漢堡和老鴨煲湯的關係,吃的時候都很美味,但是事後的回味迥異。看完《十三釵》從電影院出來,我想著要在豆瓣上要給個五星好評,可是沒過兩小時就覺得只值四星了。到寫完這篇影評,我就只想給到三星了。《十三釵》對於我大概就只是個漢堡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