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876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崖山

2011-12-22 01:43:41

張藝謀真的是老的喪失了思考的能力了嗎?


      我一直都認為每個人的階層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即使他後來選擇和自己階層不同的路。皮是可以換的,而心卻沒有幾個人願意做那麼大的手術,靠色彩和話題出位的張藝謀和靠辯題獲獎的陳凱歌在北影里似乎沒有學到太多一致的東西。而兩個人的不盡相同的出身也最終決定了兩個人不同的命運,我不能說張藝謀是個暴發戶,因為說陳凱歌是貴族的話也不靠譜。

         在英雄之前,張藝謀的電影還是可以看的。張藝謀始終把自己感受至深的生活經歷用色彩重新包裝一下。電影裡感情的真實還是讓電影有無法磨滅的印記,他些主角們也一個個的被記憶,形成了所謂的謀女郎。 而英雄之後,主角已經沒有了意義了。甚至說演員也沒有意義了。題材也沒有意義了。張藝謀的電影空洞的只是在堆積流行。

       老謀子的電影重來你不需要去猜劇情。因為根本就不會存在懸疑性。當然除了英雄,也很少有不合理。中規中矩。和在色彩上的大膽形成了天壤之別。 話題更是老謀深算。絕不可能有任何爭議,甚至沒有什麼可討論的。

       金陵十三衩的預告片出來時,我就明白,老謀子又打了一個滿分的算盤。用南京大屠殺來做話題來製造能打動各階層雅俗共賞的色情和暴力。並且避過了廣電總局的審查和劇情的蒼白。南京話,英文和國際化的男主角和各種色彩和各式身材面孔卻高度相仿的十三釵交織在一起。你永遠不知道該從這個片子裡欣賞什麼和期待什麼。或者發問什麼。一如老謀子的既往各式片子一樣。如果僅僅是這樣。我也不會認為這個片子多麼失敗了。

         整個影片把歷史背景去掉。把各種精心堆積的元素撥開。說穿了就是在講兩群避難的人交換了結局。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就這麼一個故事。張藝謀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首先把南京大屠殺裝上,用真實的歷史背景讓整個故事顯得真實一些,而用了這一招,除了真實以外,也順便幫助觀眾推理了一把,用鈤本南京大屠殺的殘酷推理出了他們的更偉大的形象,突出了犧牲的意義。神父在裡面唯一有一句話是可以思索的。上帝告訴我們眾生平等,而妓女和女孩到底誰該去死。草根階級出身的張藝謀自然沒有興趣理會這麼沉重的哲理問題。在張藝謀看來,狗屁的眾生平等,妓女自然應該是這麼做的。張藝謀把自己的觀點借玉墨的嘴也說了出來。我們這些人,什麼樣的男人沒見過。而那些女孩。。。。。而顯然,大多數觀眾的邏輯也是這麼順應自然的。因為這個片的導演不是陳凱歌,他不會做出讓你思索的設置。

          思想空洞的張藝謀卻不簡單,整片在賺錢的同時也在完成自己觀點的灌輸。山楂樹之戀讓我看出了所謂上流社會一堆爛人們變態的貞操觀。而如獲至寶並將他拍成電影的張藝謀自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貞操觀。而在十三釵中,老謀子這種觀念自然不會有什麼改變。所以女孩會為了貞操選擇結束生命,他們會無謂的站在燈塔上,彷彿這樣就證明了貞操觀的高度。而妓女自然也順利的應該去完成了替換。劇情的更迭因這種變態的貞操觀而顯得無比自然,觀眾們全無意識,也許,因為很多觀眾本身也就有這種變態的貞操的普世價值吧。

         而仇恨自然是更應該灌輸的,南京大屠殺是史實,所以更應該仇恨,而張藝謀自然不放過這個機會,他把殘酷的歷史事實用暴力和血腥擺在我們面前與其說是讓我們去欣賞。不如說是讓我們銘記,銘記仇恨。我經常聽別人講抵制日貨,或者說去日本征服幾個女人,強姦和暴力根本就不是罪過,而應該是榮耀,在那些變態的群體看來,因為他們的對像是日本。他們自然也並不在乎實際上他們要去強姦或者殺害的人可能根本這輩子就沒有到過中國。他們在乎的僅僅是名稱和族群。所以在整個影片裡你看不到一個好一丁點的日本人,甚至是西方人,例如貝爾在看到那些滿地的屍體時沒有什麼任何人性的思索和痛苦,他更在意的僅僅是工錢。而日本的一個士兵壞到了收了人家的錢,不辦事,最後還把事主給殺了。自然,去參加這樣的日本人的任何邀請都是必然發生最壞的事情。老謀子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控制了你的思維,讓你承認了他根本不太符合邏輯的劇情。

         最低35元的限價,除了讓我看到了志滿意得信心爆棚的張藝謀,說實話,其他我什麼都沒有看到。甚至是不懂。已經61的張藝謀真的老的失去思索的能力了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