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惑

2011-12-22 08:08:28

差一點就是棒球場的穆里尼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終於看到美國的棒球片,看慣了籃球、足球、橄欖球的熱血電影,終於棒球的也被填補空白。主演還是皮特,品質一貫的保證,個人排行榜本年度首部4顆星。
皮特演繹了一個熱血又帶有明顯個性特徵、聰明帶點狡猾的奧克蘭隊經理,這簡直是足球經理的現實版本。每個玩過電腦遊戲的人男生都應該會熱血沸騰吧,直接就是真人版角色扮演。
數據分析這套在NBA已經俯仰皆是,足壇成就穆里尼奧等人的理論當年在棒球場上就是靠皮特扮演的比利首用的。因為他只有約4千萬的資本,玩不過那些有錢的球隊,但又必須玩,不然吃不上飯。於是他使用了當時覺得業餘愛好者制定的公式和統計數據來尋找便宜而且合適的球員,組合球隊。
在一次交易談判失敗中,他發現並僱用了造成交易不成功的罪魁,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其實他是數學和電腦比較好。通過數學建模,對每個球員進行分析,找出合適球隊的人。
從此,這位耶魯畢業的數據分析員被重用並成為了科技在棒球場應用的先驅,根據大量的錄像資料,分析整理出相應的對策,按照標準尋找便宜而且耗用的球員。
在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失敗,迫不得已通過賣人的方式讓教練員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陣容,漫長的連敗之後是創紀錄的20連勝,打進決算階段。獲得了與大名鼎鼎的洋基隊同樣的勝率,但洋基隊每場勝利都要付出160萬美金的巨款。
成功是必然的,比利最後獲得了紅襪隊高薪的工作合同,作為球員時代並不出色的傢伙,在40多歲的年紀獲得了拿到棒球界薪水最高的工作offer。
接受了就是棒球場的穆里尼奧,不接受就是亞當山德勒。
果然皮特是不差錢的,因為他的工作的樂趣不是錢。對他來說,遊戲早就看穿。用小成本維持球隊,要比大成本必須奪得冠軍要實惠得多,真的得到冠軍,球隊還是要重組,週而復始。
看老帥哥使寶刀不老,看新諧星扮耶魯呆瓜,真人版體育經理,棒球場數據當家。挫折過後彩虹出擊,本壘逆轉連勝晉級。少花錢敢罵洋基傻瓜,遭挖角似穆帥大拿。不差錢奧特蘭留駐,走紅了統計學方法。浪里格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