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後現代的紅白藍

2011-12-22 08:51:05

陌路繁花


      《金陵十三釵》一出,氣勢十足。先是中篇小說抻為長篇,出了單行本,紫皮金字,王者風範。三年磨一劍的精心製作,空前巨大的六億投資,衝出亞洲走向奧斯卡的雄心都讓這部電影不容小覷。文學統籌周曉楓的一篇歷數劇本創作艱辛,幽默中見真誠的文章先讓眾多網友提起興趣,首次亮相驚艷四座的倪妮也寫一篇《我與貝爾的床戲》助興,再加上傳說中史匹柏向老謀子推薦貝爾的私信,三篇文章也讓這部電影未映先火。
    12月16日電影上映後,火爆程度你我都有目共睹。張偉平與院線重新制定分成規則,使得這部電影的最低票價華麗麗地超過了《建黨偉業》。看來十億票房的雄心是有足夠底氣的。在新浪部落格上輸入《金陵十三釵》可以看到眾多觀眾的零散感受,最重要的幾個標籤是「感動」、「反日」、「淚點」等等。
    不得不說這是2011華語電影中的一部上乘之作。五一檔的失守,十一檔的淪陷,《戰國》、《白蛇傳說》、《畫壁》等號稱投資上億的低劣製作,已經讓很多觀眾對國產大片的信心頗受打擊。我實在今年的片單上挖空心思都想不到一部說的過去的國產大片。11月,《失戀33天》橫空出世,立刻將各方目光都聚集在中小成本製作上。可見電影看投資,看宣傳,更要靠質量。
   《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要說話的作品,一部《三槍》,一部《山楂樹》都讓觀眾只看到張偉平,難見張藝謀。因此,張導要用這部《金陵十三釵》向各路恨鐵不成鋼的批評者表明,他的團隊依然寶刀未老,能成大器。也正是因為要說話,張藝謀時隔多年又想起了申奧的事兒。在北京的幾家影院更以此為噱頭,掛起了橫幅,讓大家支持「國貨」。大陸電影多年申奧未得的不滿情緒與南京題材的民族感情相疊加,這也是大眾營銷策略的神來之筆吧。
    說這部電影是一部上乘之作,首先在於它講述了一個觀眾覺得圓滿的故事。核心人物約翰完成了從災難的旁觀者到救贖者的轉變。他心中深藏著女兒早逝的傷痛,這樣的驅動力說明了人物的從事的工作,心靈轉化等一些列內部動因。趙玉墨也有隱情,十三歲被繼父強暴的終身之痛,使她在關鍵時刻作出了中國人最認同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選擇。哪怕這些前塵往事只是台詞帶過,而非落實在鏡頭與細緻的表演上,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比大多數「抽空未來過去」的國產電影中的人物形像要真實,豐滿。
    第二、這部電影看上去很美。升格拍攝的子彈穿過教堂彩繪玻璃的鏡頭讓許多觀眾印象深刻。這些美輪美奐的鏡頭、色彩與張藝謀一直強調造型的概念分不開。同樣靠升格展示的一隊士兵為爆破坦克所作出的犧牲,也是國產電影中從未出現的視覺奇觀。這個片段是大多數觀眾的第一個淚點。好似世界末日的濃煙中,士兵依次呈縱隊入畫,爆點在身上炸開,灰塵與血液同時迸出,似乎都能看到中彈時氣流的運動。這種技術應該是外國團隊的身手。
    日軍第一次闖入教堂,跟拍的畫面可以說功不可沒。晃動的鏡頭,不規則的構圖。最大程度地表現了禽獸的飢渴與女孩們的無助,著實讓觀眾達到了揪心的程度。所以李教官那一顆致命子彈不僅解救了拼命反抗的女孩,也解救了所有緊張過度的在場觀眾。
    美的還有十三釵的旗袍,身姿;別有韻味的南京話等等。
    第三、觀眾跟隨電影完成了一個圓滿的情感歷程。南京題材的敏感度在於導演也許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我們的民族感情。十三釵每人懷揣利器,李教官令人嘆為觀止的單兵戰鬥能力都讓觀眾痛心卻還感到振奮。一隊戰士挨個倒下勢必令人心碎;花蕾般的女孩慘遭蹂躪勢必讓同胞們義憤填膺;與浦生剛剛說完私訂終生的可愛話就讓獸性大發的日軍欺辱到如此程度的豆蔻也勢必作為電影的高潮讓所有中國人罵娘;小蚊子找貓找出的破綻讓大家都會眉頭一皺;十三個人還差一位的狀況也吊足看客的胃口。觀眾能被全情帶入在國產電影中並非易事。部落格上,為這部電影流過淚的觀眾會說我被打動了,動了氣的觀眾會說我恨小日本,未曾齣戲的觀眾會說值回了票價。
但是,除此之外呢?張導要說的話是什麼?作為藝術家他要表達什麼?觀眾在全情投入之後又會收穫什麼呢?
   很遺憾,我沒有看到。
   在各位觀眾看得心潮澎湃,感情用事的情況下,大家忽略了,香蘭與豆蔻為什麼能逃出日軍的嚴密防守,而神父出入都需要和日軍守衛比劃一陣兒?為什麼書娟喜歡窺視玉墨,難道真的是小姑娘暗戀約翰?如果這兩個問題無法回答,那麼全片的懸念與畫外音的視角都是有漏洞的。
   這本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學生期望約翰用美國人的面孔拯救他們,妓女們的希望也在於此。電影開局時被喬治罵作「二流子」的約翰最終完成了救贖的使命。做為一個旁觀者的洋人參與了這場戰事中的一個角落,不顧自己的安危救助了弱者。這是人道主義精神,是人類共同追求的一種善。《金陵十三釵》與《辛德勒名單》有著相近的故事,相近的人物走向。然而,辛德勒的轉變是在多次目睹暴行,最終在黑白畫面中那一點點紅色的感動中完成的。而約翰的轉變是在衣櫥里發現了神父的衣服後完成的。一個是情緒的逐步渲染,一個是一步到位。辛德勒為沒有拔下金牙再多救一個猶太人而自責哭泣,看過這一幕的觀眾都會被那種大愛所打動,這並非是同胞之情,而是同為人類的情誼。這樣的情緒我們在約翰身上是找不到的。人道主義,這四個字在《金陵十三釵》中著墨不多。
    三個主人公的敘事線彼此牽扯,使得電影的重心始終沒有落在一個具體的人物身上。玉墨是個沒有缺點的女子,她的選擇不用細思量,她一出場,你就感覺到她必然做出這樣的選擇。她沒有掙扎,更不存在轉變,她還要做戰前動員,讓所有妓女與她同仇敵愾。
   十四個妓女出場,紅菱,小蚊子,豆蔻之外,剩下的角色都只是充數。這個現像在女孩這邊就更加明顯了,除了書娟和喜歡打架的粗眉毛女孩外,沒有一個讓觀眾印象深刻。所以這也不是一部群像電影,十三釵的犧牲不是個個銘記的。
   對於這場給我們民族帶來深重苦難的戰爭,導演也沒有表達什麼。日本軍隊的慘無人道,戰爭中的性別敘事都是所有觀眾的常識,看完電影后只能說更加認識到了這一點。然後,虛無。
   《金陵十三釵》是這個拍過《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經典影片導演的59歲之作。也是一部有誠意的作品,但大師製作的概念似乎離這部作品還是遠了一些。所以,我認為《十三釵》只能是一朵陌路繁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