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isTB

2011-12-23 01:58:52

由《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釵》想到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雖然據說《金陵十三釵》在上映前做了很多宣傳,但由於長期待在SG,所以事先完全不知情。直到回家後很偶然的在豆瓣和時光網上看見介紹,才在回SG的前一天下午匆匆忙忙的趕去看的。134分鐘下來,心情當然是有沉重的,但完整的感覺卻比簡單的沉重要複雜和矛盾很多。本來準備不寫感觸的,嫌麻煩,但看了很多評論以後,覺得就算麻煩,還是應該寫一寫。

陸川的《南京!南京!》和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拉貝日記》沒看,所以暫不討論)作為近年來國內製作的反映南京大屠殺的代表作,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一方面極盡表現日本在南京的種種令人髮指的暴行,另一方面極盡表現中國軍民和國外友人的不屈抗爭、偉大犧牲和由此閃爍的人性光輝。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陸川導演在《南京》中為日本軍人留了一些顏面,表現了他們當中的一部份對戰爭和暴行的反思;而張藝謀導演在《金陵》中則毫不留情,痛批到底。必須承認,影片中所展示的戰爭場面和強姦婦女場面其實僅僅只是日軍暴行的冰山一角,其他的諸如斬首、腰斬、挖心等等更加血腥和殘忍的場面出於觀眾的承受能力和審查等等原因並未展現。但就算只是這冰山一角,當其赤裸裸的趁現在大螢幕上,呈現在我們這些出生和成長與和平年代的人們面前之時,還是會引起深深的震撼。這種震撼,在我看《南京》之時就被第一次喚醒;幾年後的今天,再看《金陵》,雖然情節類似,但強度不減。

我的舅舅曾經做過電影放映員,他說以前的電影表現戰爭暴行時往往比較含蓄和收斂,不會白刀進紅刀出、鮮血四濺,往往用藝術手法一筆帶過。但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等原因,由《拯救大兵瑞恩》開始的一批電影開始正面的、完整的表現戰爭的殘酷,尤其是對於人的肉體的折磨。對於這種變化,我舅舅感到很矛盾。其實,這也是我想談的一個矛盾。正面的表現在配合音樂、鏡頭、剪輯等等手段,所帶來的震撼力是難以比擬的。這種震撼直搗人心,入骨入髓。不同於好萊塢商業爆米花電影中的打鬥,你並不會在走出影院後幾個小時裡面就忘記這些鏡頭。相反,它們可能長存於腦海之中,不時的出來騷擾你,令你輾轉反側。但矛盾的另一方面是,你的所思所想、你的歷史觀甚至世界觀因為這些震撼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等等影片和《南京》、《金陵》是類似的,但給你帶來的震撼應該沒有應該沒有後者大;同樣,在美國人看來,後者帶來的震撼可能也沒有前者大。為什麼?當你的同宗同族、兄弟姐妹受到殘害時,激起的共鳴和憤怒總是最大的。再加之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反日的,因此絕大部份人看完電影后深深留下的印象以及心中的呼聲都是:日本太可恨了,日本人都該死!而這,我認為,是一種畸形的觀念。我們絕不應該忘記歷史,我們要牢記歷史,我們要堅決打擊任何妄圖篡改日軍侵華歷史和暴行的行為。國家雖安,忘戰必危:落後就要挨打是不變的真理。但是,這並不是我們仇恨的理由。一方面,戰爭是毀滅的藝術,這種毀滅,上至國家城市,下至黎民百姓,從身體到內心,從施暴者至受暴者,無一倖免。根本上說,長期的大規模戰爭是註定泯滅人性的。日軍的暴行,天理難容,但撇開情感,是不可避免甚至「可以預見」的。另一方面,仇恨於事無補,死者不能復生,我們也無力、無權殺盡每一個日本參戰老兵。唯有牢記教訓,富國強兵,方才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對於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南京》和《金陵》都是成功的,這從兩片的片尾就可以體現,《金陵》刻意沒有提到十三釵的結局,而《南京》片尾的一句「小豆子,還活著」,至今仍令我唏噓不已。不論現實社會怎樣殘酷黑暗,電影都應該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對於黑暗和暴行的不評論及不表態,過份使用紀錄片式的手法,實際上是對社會的不負責,是自身職業道德的缺陷。好萊塢總是大圓滿的結局雖然老套和遭人詬病,卻是一種成熟和負責的表現。但另一方面,在對於正確歷史觀的引導上,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就顯得稍遜一籌。陸川導演的《南京》是借用日本士兵的視角和他後來的反思來教育、引導觀眾。雖然因此遭到很多批評,但我認為是一個合理的嘗試。至少,陸川承擔起了正確引導觀眾的責任並做出了實際的行動。反觀《金陵》,則顯得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當然,我並不是要老謀子也去學陸川,但是正確的引導是應該有的,至於怎樣達到這個目的並且又不受批評(換言之,就是做的比陸川好),那是你們編劇和導演的責任,我一個觀眾管不了,也不應該管。

總而言之,我覺得很多中國人,尤其是我們年輕人,看完電影以後,還是應該冷靜一下,想一想自己對南京大屠殺乃至整個日本侵華戰爭這段歷史的看法,是否成熟?歐美人可以欣賞《辛德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也為《U571》和《帝國的毀滅》叫好,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日本在二戰之後的表現相比德國差距甚遠,但要成為大國和強國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事情,與他人無關。而成為大國,首先國民應有成熟和穩健的歷史觀。

這裡還要順便談談由這兩部電影帶起的「國軍熱」和「捧蔣潮」。成王敗寇,這是歷史不變的真理。必須承認,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歷史教育是存在偏差的;但在台灣海峽的另一端,情況其實也很類似。不信,諸位可以去看看中華民國拍攝的抗戰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歷史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論是共軍或是國軍,不論是毛澤東或是蔣介石,我們都應該客觀的評價。所有為保衛國土家園和父老鄉親捐軀的戰士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英魂,面對歷史,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否則,他們何以瞑目?

談完電影之外的事,再來談談電影本身。總的來說,電影拍得還是很不錯的,演員好,劇情好,配樂和特效也都不錯。好的地方就不贅述了,大把的人都說了。這裡,就談談我覺得兩個還有所欠缺的地方。

第一、那十三釵齊唱秦淮景一段,應該算是全片的一個高潮了。但是,我總感覺衝擊還不夠強烈,不夠催人淚下。這一段,應該一方面表現十三釵的美,另一方面表現她們將要面對結局的悲。悲喜碰撞,方才感人肺腑。美體現的是還不錯(但我覺得也還有空間),但悲呢?書娟的沉思嗎?這也太含蓄和脆弱了吧。

第二、張藝謀是攝影出身的,對於色彩、佈景、鏡頭、化妝等應該有很深的造詣。這一點,我認為在《英雄》一片裡面得到了完美的展現。《英雄》的色彩和佈景,至今仍讓我覺得無以復加,無人超越。但在《金陵》一片中,卻沒有讓我看見驚艷之處。可能是因為這個題材的影片不好發揮,也可能是應為和好萊塢團隊合作還欠缺默契。但就算做不到驚艷,配色和畫面的和諧還是應該保證的吧。看過電影的應該記得教導隊長犧牲時的一個鏡頭,爆炸的樓房裡面炸出了五顏六色的布(或者紙)?這個鏡頭當然是有隱喻的了,而且有的人很喜歡,可我總覺得配色不和諧?當然,我可能缺乏藝術細胞,抑或有點過份吹毛求疵了,畢竟,這樣「不和諧」的鏡頭很少。可是,作為一部想參評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影片,這種現象應該完全杜絕。

呼,終於說完了。不管怎樣,《金陵十三釵》還是一部好電影的,推薦大家有機會去看看。

轉載自自己的部落格:http://vistb.net/?p=1176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