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小鬧

2011-12-24 00:54:20

那片美麗的彩色玻璃窗……借《金陵十三釵》之光


看完整部片子,我好像就哭完半盒紙巾了……沒有想像的痛哭流涕,但是眼淚就不停的往下掉。我並不清楚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就像整個影片的基調,雖然滿是絢麗的色調,卻壓抑著整個故事情節,壓抑著觀片者的心情。


我腦海裡面,滿滿就是那片彩色的玻璃窗,透著光,從那片美麗的玻璃窗,我好像看見了那群美麗而堅強的女子向我款款走來,風塵中卻帶著別樣的韻味,就如同耳邊也響起的《秦淮景》,溫軟、細膩……彷彿整個人都會浮起來……

我不知道外地的觀眾聽到電影裡的南京話會有怎樣的感覺,會不會覺得突兀、凜冽或者有些俗不可耐?就像那群從煙花巷裡走來的女子,他們在煙花之地摸爬滾打,用粗俗的語言包裹著自己的心靈,似乎多刺別人一些,自己就會安然一些。
甚至那些女學生,南京的姑娘們,也會在捍衛自己的領土——洗手間,不讓那些風塵女子出入的時候,破口大罵,大聲嘶吼,甚至拳腳相加。然而,這就是我愛著的語言,這就是我身處外地唸唸不忘的語言。這也是我惦念的女子,那些用愛恨詮釋生命的南京女子。就像玉墨當時和李教官解釋,她們說話就是這樣,讓他不要介意的時候一樣。南京的女子,南京的方言,都是像刀子一樣凜冽,卻有著
一顆柔軟的內心。就像那片美麗的彩色玻璃窗,摸著冰冷、硬實,甚至會在彩片鑲拼的地方生澀硌手,但是,當陽光升起,它們卻會閃耀著炫耀的光芒……

曾經看過一句話「 上帝在創造 耶路撒冷 的時候 把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痛苦都給了那個地方 但同時也把百分之九十的幸福給了它 因為上帝偏心的寵愛它 ,就給了它愛恨強烈的炫爛的生命 」我想這句話,用在南京也不為過,南京,這座城市,背負的太多,承擔的太多,但是同樣,它也絢麗多姿,美輪美奐。別人可能是從歷史書上,從電影裡了解了南京大屠殺,而我們這些在南京出生的孩子,卻是從小就耳濡目染,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第一次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情景,那是的紀念館還不像現在裝修的那麼好,但是卻仍然肅穆莊重,那時小,害怕多過感慨,因為害怕那堆累起來的白骨,害怕面對那樣殘酷的一個歷史。然而,等大學之後再去時,心態卻不再一樣了,只是輕聲感嘆,還好我們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甚至不敢也無法想像當年的南京,橫屍遍野的情景……南京,是血染的城市,同時鮮血也賦予了她愛恨強烈的生命……

我從來不是誰的粉,現在也不是。但是我不得不說,張導這次的詮釋真的讓我的心靈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十三釵選的好生美麗,各賦個性與特色美。艷麗的扎眼的玉墨,帶點尖酸的紅菱,抱著浦生巧笑著說:「我彈琵琶,你拿棍,我們要飯給你媽吃」的豆蔻,他們風塵的很到位,但是卻又把風塵女子骨子裡的傲然,良知體現的很到位。到處渲染的彩色,漂亮的彩色玻璃窗,鮮紅的十字,秦淮女們妖艷的妝容,亮麗的服裝,甚至那根染血的琵琶弦,都深深的刺激著我的感官
神經,卻掩蓋不了內心的淒涼。今天看了個小視屏,說是張藝謀為了拍從彩色玻璃窗看見那群風塵女子走來的畫面,從1月拍到6月,很不可思議,但是我想說,真的值了……彩色的玻璃窗,透著光,刻畫的那群女人更加美麗,彩色的玻璃窗,透著光,也使在這美麗聖潔之光下的滔滔罪行更加的血腥。

很多人不理解,一開始貪財好色的入殮師怎麼會突然醒悟變成大義凜然的father John,其實片中也曾點明(應該不算劇透吧?),John有個女兒,他第一個葬的就是她的女兒,而他女兒如果活著的話,是12歲,和那班女學生應該一般大。我想,感同身受這個詞大家都會體會,特別容易體現在有了孩子的人身上,想想毒奶粉和校車事件,大家都應該很能明白,當一個人突然有感同身受的感覺的時候,他會做出很多偉大的事情。包括玉墨,她之所以站出來,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是因為愛國,或者英勇這些偉大的詞,對於她來說,更多的也是感同身受,她有個美好的童年,也曾在教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沒有意外,她也是個漂亮美麗的知識女性。所以,看見書娟,他想到了自己。所以在John幫她化學生妝的時候,她情不自禁的就說,想變成13歲。變成那個純真的自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不是她們不知道恨,二是她們無奈,無能為力。因為無論朝代如何改變都不能改變她們自己的命運。這裡,我並不是為那一職業女人辯解,那個年代和現在不同。那個年代,女子的地位太過低賤,一旦出了風化問題,馬上就會被整個社會唾棄,她們能選擇的除了死就是淪落風塵。這樣的女子,剛烈且堅強。女學生、風塵女,這2個不相關的群體在影片中被放到了一起,但是卻又用女學生映射了風塵女們曾經純真的年華,當她們化妝成女學生時,一個姑娘喊著:我媽看見了不知道多高興,咱家就缺個讀書人。那一剎那,我突然好生心疼。誰不奢求幸福生活,誰希望走上那條千人枕的命運?
還有那個看似文質彬彬的日本軍官,說著可笑的抱歉,彈奏著連門口日本小兵都隨之哼唱的《故鄉》,可是就像John說的,他們都會唱著《故鄉》幻想著河水溪流肥魚美田,可是卻在破壞別人的家鄉,別人孩童的童年。那個我們曾經憎惡的漢奸形象,在這部片子裡也被刻畫成了一個為了女兒不惜一切的偉大父親。多麼華麗的對比。我們看事物,往往不能太過於在意外表所看到的。美麗的彩色玻璃窗下,訴說著南京那段不堪的歷史,聖潔之光卻反射著人類的陰暗之面。

我仍在懷念那片美麗的彩色玻璃窗,透著光,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就像我身在異鄉,懷念著12月13日那天南京的警報聲。我們南京人,可以很理智的去面對那個歷史,不過份的仇日,也不會過份的媚日。但是我們不會忘記那段歷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裡有個地方,是個黑暗狹長的小景,裡面傳來滴水聲,每隔12秒,一滴水落下,一個遇難者遺照亮起後又熄滅,一個生命就這樣消逝……

透過那片美麗的彩色玻璃窗,我們看到的還有什麼?戰爭?人性?觀念?亦或是執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