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uff & Lily

2011-12-24 02:43:07

偽阿拉伯+偽傳記片


作為追求文藝小眾的人來說,米拉爾這部片子從名字和取材上一定可以讓他們花銀子買下來看。阿拉伯的風情、女權主義的表現、巴以衝突、耶路撒冷的神聖,想想看這麼多元素湊在一起,想不好看也難吧?但是不知道導演在拍這部片子的時候是出於哪種考慮,非要蘿蔔白菜大雜燴,讓觀眾在找不到重點的同時,也抓不到特色。

分析這部電影之前,我想說,表現阿拉伯世界的片子確實可以得到很多共鳴,不僅是普通的觀眾,就連評委會的評委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表現全球敏感地帶的片子,畢竟,電影就是要觸及到我們常人所不能涉及的領域,才顯得出它的偉大,其人性的光芒才顯得更加珍貴。我想,導演可能在拍攝的時候就刻意去追求迎合威尼斯電影節的特點和水準,所以才造成了這部本可以拍攝的很美的片子變成了這副不倫不類的樣子。

先說說這部片子讓我喜歡的地方,首先是鏡頭,導演很善於運用光線表現情感和象徵意義,有幾處(對不起,我不太記得人物的名字),譬如在監獄,和最開始在舞會,都是鏡頭處理非常好的部份,同時導演在電影院場景部份的剪輯,也稍稍調節了電影的節奏,讓電影小亮了一下下。

富有阿拉伯風情的音樂也不時為電影增加氣氛,但是有些地方又使用西方的交響樂,讓我有點不太能接受的了,我覺得,如果導演真的想拍一部反映巴以衝突的傳記片,完全不用這樣張冠李戴。

下面就是電影的一些缺陷了,雖然說我打三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題材,但是我真的想說,這部片子的敘事真的是有夠讓人摸不到頭腦。
我就不說那個美國上校是不是打醬油的吧,也不說為啥主角是米拉爾,但TND卻用快一個小時來介紹她媽和那個孤兒院。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敘事完全混亂,讓人在不知道主角是誰的同時,也看到了配角和打醬油的反客為主。多麼好的題材啊,怎麼拍也拍不成這樣吧,還說是傳記片,我想問,你剪輯了幾段當年的新聞錄像之類,就說自己是傳記片嗎?阿拉伯片?!你要是阿拉伯片,那就用阿拉伯語對話呀,一會兒英語,一會兒阿拉伯語,你想國際化,也不至於做的這麼不倫不類吧?!雖然我們要考慮到政治的因素,但是既然你要做!那就做到最好!
如果單看故事本身,雖然平淡,但是能看到隱藏在巴勒斯坦人民內心的憤怒,和希望,但是在導演的拍攝下,「完美的」衝散了兩種情緒,讓我們只能被帶著一步步走向那個故事的末尾,沒有了留白和懸念感,故事就變得乏味了,再加上導演的拍攝技法並沒有多少新鮮感,它不受關注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我認為如果導演可以放下參賽的考慮,踏踏實實的融入進電影的拍攝,這部片子一定會非常引人入勝,但是現在它留給我的,除了孤兒院那一眾孩子意外,就再無其他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