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早就想叫白玉狐

2011-12-24 08:00:19

為什麼看得這麼難受


最近總是想到高中時候讀過的一本書,星 雪 火。裡面有一段話,我常常想起,大概說的是,動物之間也存在捕食,但是捕食動物只是索取自己需要的那個部份,和人類的過度索取不同。

   我們這代人從小接受的教育裡,日本從來都是邪惡的民族,儘管現在教科書備受非議,但是關於日本的描述基本上沒有被質疑過。雖然我們小時候看過日本動畫片,長大後不少人仍然喜歡他們的動漫產品,他們的文學,影視產品。但是在侵華這件事情上,相信大家都是有共識的。日本地震,猥瑣低俗如我,總難免有幸災樂禍,為此還和某有人道大愛的同學反目成仇。縱然現在的日本不是當年在我們的土地上肆掠的惡魔,我們也不是我們祖國的土地掩埋的那一堆堆白骨。但是觀念卻像遺傳密碼,在一個國家的人民中流傳下來。我相信不管經歷怎麼樣的時間,有些東西總是不會更改的,顯示的比率也許會降低,但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選擇壓力,是不會殆盡的。只要有這樣的一些東西,那麼這個民族還是應該被提防和仇恨的。

  中國的文化里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西方基督教中有死後的審判。這些都成為我們行為的一定準則,從個人意識角度上講的,行為中的忌憚。這些可以說比法律和國家暴力更有約束力。中國人天生有種安於天命,需要的真的不多,正如星雪火中描寫的自然界中的動物。像那些動物一樣,一樣會被獵殺,被殘酷對待,只因為其他的人類並不像我們一樣安於天命。

  關於為侵略辯護的理由,我們能接觸到的,說的是日本物產不夠豐富,而中國地大物博,所以日本人來到中國動物生存的土地上為所欲為,只是因為他們想要,他們認為可以從中國得到。就如同我們明明有棉花,可以製成棉衣,還要去剝取海豹狐狸或者是其他毛片動物僅有的一張皮一樣。只是因為單純的想要,想要更多,想要更好。

  回到電影本身,很多人說這個片子過於血腥和做作,情節經不起推敲,所謂的人道精神欠斟酌。我自己看的時候也覺得某些地方就是不對勁,但是仍然被一些鏡頭戳中淚點,又被煽動起仇日情緒(我就是精神境界不夠,無法拔高自己放眼人類,眾生平等之類的)。我印象很深的是很多教堂窗戶的鏡頭語言,五彩斑斕的教堂玻璃,我想不單單是張藝謀對色彩偏愛的原因,就我的理解,這些玻璃代表了一種宗教的視角,一個教堂女學生的眼睛透過教堂的玻璃的缺口看到了秦淮河上的姑娘們,一種自詡的高貴和純潔感;子彈在秦淮河上的姑娘和女學生廝打的時候將女學生打死,上帝的力量在惡行面前沒有顯現。其實這個片子雖然用了教堂作為場景地點,雖然有禱告,有唱經,但是導演和片中欲自殺的女學生一樣顯然沒有真正把握這個信仰。所以我們無法昇華片中的死亡和損害,只有感同身受的痛苦。

  讀過一本小說,你往何處去,顯克維奇的。講的是尼祿對基督徒的迫害。這個歷史上著名的精神變態,放火取樂,把數不清的基督徒釘死在十字架上。我記得當時我讀到那些場景的時候雖然震驚,但是絕對沒有一絲絲難受,因為那些教徒都是心甘情願去的,他們相信自己的犧牲能挽救其他人。這種普世情結,讓死亡和恐怖不再那麼可怕。反觀金陵十三釵,就能明白這樣一個有各種處處為人詬病的硬傷的電影為何讓很多人觸動了。用一種隱忍藝術化的煽情將死亡和對尊嚴的踐踏不帶任何色彩地展現出來。教堂沒有能力保護所有人全身而退,犧牲了幾乎片中所有人救出來的女學生們,靈魂不論是在教堂內還是逃生後都沒有被拯救,她們,我們從來沒有靠近過一種叫做信仰的東西。

 我們只是一群要求簡單的動物而已,不多餘其他。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