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4 17:03:15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這個職位上呆久了,我感覺,死亡就像是一扇門,它或許並不是結束,靈魂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在門的那邊存活下去了。」 看著乳白色的雕花棺木被火舌包圍著,葬場外面的兒子終於忍不住留下淚來,嘴裡喃喃的念叨著:「對不起,媽媽,,,。」 他歉疚,他悔恨,但願天堂的母親寬恕他沉重的淚水,今後能得以釋懷。年輕的 入殮師和妻子相擁在一起,默默注視著這一幕。外面江中的沙地上,一群白鷺裊裊騰空,嘎嘎的叫著飛遠了。這一幕節選自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入殮師》。
入殮師,又叫屍體美容師,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在生者對往生者的一種愛和尊敬。因為屍體的美容並不是處理屍體所需的必要環節。對於這樣一個行當 ,入門知識是不甚需要的,恰如影片中所說的,基本的技術之外要的是耐性和細緻。然而,很少有人會自願選擇加入這樣一個行業。畢竟要天天接觸死人的工作不是誰都能受,儘管工資有時確實很高,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況。而另一方面,對屍體化妝並沒有行業標準,所以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也不鮮見。所以本片討論的第一問題就是是否該接受這樣一份工作。主人公小林是一個落魄的大提琴手, 入殮師是他從未想過的。這種轉變是痛苦的,好比你將愛好真的變成的業餘愛好而做著毫不相關的只為生計的行當。我們要怎麼辦,鬱郁不得志,終日落寞嗎?何必如此和自己過不去呢?喜愛你做的和做你喜愛的同樣重要。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認命。影片想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把每一天每一份工作都活得認真起來。影片第二個部份是主人公逐漸熟悉和敬重這份工作的過程。也是影片對於死亡的理解以及將死美化的過程。主人公用化妝美化死亡,影片用久石讓的音樂才華和純淨的富士山風景美化主人公做的一切。我們從不讚美死亡,但尊重死亡是我們應有的態度,這是對於生命的尊敬。河豚魚之所以奮力的要逆流游到出生地死去,無非是為了死得其所。對於人來說就是安頓的死,被愛包圍著死去。傳達愛這一神聖的使命就是 入殮師完成的。
對於生命的尊敬,這即是本片終極的主題,也即是我有感而發的契點。我們對待死亡的態度可以反映這一點。當然認真對待自己的死亡,好好安排後事,靜美的消逝是對自己生命的尊敬。而對待別人的死亡,也可反映社會主流的生命尊重程度。對於自己深愛的家人,我們總是難以面對他們的離去。對於他人的離世,我們又易於變得無動於衷。儘管對於生命的開放和凋謝我們總是有諸般無奈,但我們必須仍然離前離後都給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體諒和理解他們一生的選擇與際遇。這才是溫暖而堅固的社會氛圍。
這又不禁讓我想起,中國愛的教育始終是如此的缺乏著.我們從小被強調的都是要擁有人生的追求,要與他人競爭,要活的更出色。我們強調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我們歌頌成功者,貶低失敗者。我們強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卻不強調憐憫弱者。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很堅強冷靜,但卻不懂得如何熱愛人類,熱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不用提熱愛自己的對手了。於是長大以後,各人都開始帶著面具生活,爾虞我詐,互相猜疑。因為我們不愛別人,所以我們無法信任別人。因為不信任,所以活的都很累。之所以有那麼多的食品質量低劣事件,有的甚至令人髮指,就是因為他們只顧自己利益,只愛自己,不愛消費者。之所以現代社會還有那麼多恃強凌弱的霸陵事件,也是因為只有佔優和壓倒,不愛被欺負的人。於是社會群體間人心渙散,每天人潮擠擠我們卻仍然覺得那麼的寂寞。
是的,愛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家人和情人,是對身邊每一寸土地,每一個生靈的熱愛。能做到這一點的,才真正懂得什麼是愛了。
其實基督教解救人心靈的奧義也正在於此。一個人遇到諸般挫折和失敗,難免會對自己的命運恨意綿綿。然而這種恨意在大部份的時間裡都是影響不到別人的,反而在當事人心裡不斷的積壓。這樣只會讓他們越來越抑鬱,越來越敏感,越來越神經質,走向思維的極端。基督教教人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寬容自己的命運。對不同事物的寬容,其本身就是愛。只有愛自己的失敗和挫折,才能無條件的接受它們,從此做到對未來無所畏懼。因為愛使人溫暖平和,使人充滿力量。
所以造物者是很公平的:恨客體傷本體,愛客體卻益本體。
要問為什麼外國人總是很樂觀開朗,答案也無非就是愛。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活所給予的。知足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他們很容易知足。我在美國購物時,碰到一個收銀員大叔,他每次都吹著口哨,跟我問這裡那裡,每次都要祝福過好這一天,讓人感覺很溫暖。他們把自己的愛傳遞給別人,獲得的是心靈的慰藉。就像在《入殮師》里,送走自己的親人是這樣的痛苦以致於讓人們哭的淚如雨下,但他們仍然微笑,因為自己是這樣深愛他們,就不願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悲傷,並且由衷的希望親人在世界的另一邊生活的好。這才是最好的愛的教育。不表現出人走茶涼,或者裝模作樣,而是依依不捨,生怕自己的愛沒有成功的傳到「門」的那一邊。
讓每個人都知道,愛是永恆而不可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