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清風既白

2011-12-26 06:36:34

從幾個題外話看《金陵十三釵》


題外話一、從紀念館到中國館:
記得曾經在網上看過一位網友的提問,為什麼要叫「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這個名字看上去是對大屠殺的紀念,應該叫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館」。誠然,這個問題他發現的很對,不過現在普遍的稱呼依然是「南京大屠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館設計師是何鏡堂先生,這是一個很成功的作品。在2006年的五一節我去南京遊玩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去過紀念館。在我的印象里,進去之後是很壓抑的感覺,展廳很陰暗,只有文字、圖像、實物等展示物在燈光的照射下。之後會走到一個較為敞亮的展廳,而在展廳兩側玻璃之下,是真實的萬人坑。層層枯骨堆疊著,給我心理上的衝擊很強烈,那是生平第一次活生生地看到這樣慘烈的場面。
多年以後,何老先生又設計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而我有幸也進去參觀了一番。不過這一次,這個場館沒給我留下多少印象。這個被刻意放大的、帶著傲慢色彩的龐然大物,看著心裡很不自然,大概一個人心不靜了,做出來的東西也是會很走樣的。

從紀念館到中國館,同樣的設計師,出來的東西差別這麼大。這一點用到拍電影上也成立,不過還好,張藝謀這次是從「中國館」到「紀念館」。很多人不待見《英雄》和《黃金甲》,我也一樣。而對於這一次的《十三釵》,我是真的很喜歡。當一個人真的是在誠心誠意地做一件作品的時候,這是能夠被觀賞者感覺到的。而只有當他用心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需要表達的細節,才不會淪為大而空的、色彩誇張的盒子,裝著各種未經思考的元素。
看完《十三釵》已經一個星期了,壓抑感一直在持續著,這種沉重的壓抑和當初參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館的時候非常相似,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一個題外話。整個電影感覺都是灰灰的,在一種壓抑的氛圍之下展開,就如同影片開頭那樣的揮之不去的霧氣,縈繞在人的心頭,還帶來絲絲潮氣。之後會像得了風濕一般,每當想起某個鏡頭,那樣的潮氣又會泛起,心裡便隱隱作痛。
我是做好了準備才去看的電影。中間很多淚點讓我鼻子發酸,眼含熱淚,然而都忍過去了。唯有神父為喬治剪去假髮上多餘的頭髮那一段,讓我潸然淚下。那個鏡頭是明亮的。散場之後我才和女朋友開始討論電影,但是彼此說的話都不多,路上我們更多的是沉默。這是電影帶給我們的壓抑,但是我感謝這份壓抑,它讓我真正體會到了從未感受過的東西。

題外話二、玫瑰窗:
和如今的建築(北半球)一般以南立面為主立面不同,西方教堂的主立面為西立面。有網友曾在建築論壇問及此事,回答者說,因為天主教會要求拉丁十字平面的教堂縱向的短臂(聖壇的位置)指向東方的聖城耶路撒冷,這樣教徒面向聖壇祈禱以及舉行其他宗教儀式的時候始終面向耶路撒冷。如此,教堂的主入口(也是主立面)就在西面了。
西立面上,有一個相當吸引眼球的所在,那就是玫瑰窗。「玫瑰窗(the rose window),也稱玫瑰花窗,為哥德式建築的特色之一,指中世紀教堂正門上方的大圓形窗,內呈放射狀,鑲嵌著美麗的彩繪玻璃,因為玫瑰花形而得名。著名的玫瑰窗有法國巴黎聖母院的玫瑰窗等。玫瑰窗為教堂中彩色玻璃窗的一種,由於它的位置而成為裝飾的重點,在陽光照耀時,把教堂內部渲染的五彩繽紛、眩神奪目。玫瑰窗忽明忽暗,斑駁陸離光影中,讓人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百度百科)
    
    在整個電影灰暗的基調之下,只有屈指可數的一些色彩斑斕的地方,首先就是教堂正門上方的玫瑰窗。在電影裡,它不僅僅是玫瑰窗,更多的是一種象徵的意義,象徵著神的救贖、光明和輝煌,就如同玫瑰窗存在於教堂上的本意一般。很多畫面都著重地展現了玫瑰窗,而每當出現玫瑰窗的時候,也都是重點的鏡頭,往往暗含著某些隱喻。
    關於玫瑰窗的畫面,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學生們透過這裡看到十四釵們進來,或者神父在其光芒之下的祈禱,而是李教官的子彈穿透玻璃擊斃將要行兇的鬼子。那幾個慢鏡頭,展現的就像是上帝的懲罰,打擊在作惡的鬼子身上。
從這裡我們還能讀到另一個細節。李教官藏身於紙店,其中有個鏡頭是他通過狙擊槍的瞄準鏡看到十四釵在敲教堂的大門。教堂正門正對著西方,可以知道他藏身的地方在教堂的南邊偏西一點。而之後消滅闖入教堂的鬼子的時候,他首先是迂迴到教堂正門方向,吸引鬼子出來之後,輾轉引誘他們到了紙店,然後和鬼子們同歸於盡,綻放出一朵盛開的絢麗之花。對於女學生們的救贖似乎都和西方有關,無論是李教官的子彈,還是走進教堂的十四釵,還是最終他們逃亡的方向。
同時,玫瑰象徵著彌賽亞,就是耶穌基督。這裡面運用玫瑰窗也有對神父的隱喻吧,雖然那傢伙最初不過是入殮師,想藉著安葬以前的神父賺點錢。然而,一身神父服讓他完成了靈魂的昇華,最終幫助女學生逃離了人間煉獄。
女朋友說,神父抖出十字旗,向追趕女學生的鬼子喊話那一幕讓她淚流不止,的確,那裡很感人,然而那時候的「神父」還沒完成真正的轉變。後來他看到女學生在他面前跌落,鮮血溢出,他去握住死去的女學生的手的時候,才是他成為保護神的時候。


題外話三、一個關於妓女的詞語:
在四川話裡面,有個關於妓女的詞語,或許現在大概只有年紀較大的人才知道。它的發音類似於「梭葉子」。後有人考證說,那是從「蘇姨子」這個詞語轉變來的。因為抗戰時候,江浙一帶很多人躲避到了四川,其中也不乏妓女,於是「蘇姨子」成了對她們的稱呼,最終演變為了這樣一個罵人的詞語。
說起國難中的妓女,很多人會想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同樣的,我也會想起二戰法國亡國後的妓女,她們和佔領巴黎的德軍軍官出雙入對,好像國難之事並不影響她們做生意。

小說原著者嚴歌苓說,她寫這部小說是有事實依據的,來自於一位親歷過南京大屠殺的美國人的日記。在國難面前,挺身而出的絕不只是士兵們,我們視為下層的妓女們也依然有挺身而出的人。
灰暗基調下,另一個光彩的顏色正是來自於這些妓女的,特別是玉墨,好幾個鏡頭是神父從後面看到她搖曳的身段,還有那色彩斑斕的旗袍。她們和玫瑰窗相暗合,預示著她們將給予女學生的救贖。
可是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就像電影裡神父的發問,如果人人平等,為什麼要讓妓女替女學生去?這確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要是在當時的環境之下理解,也還是可以說通的。在那個年代,妓女是下層,是被人們普遍看不起的,被認為是骯髒的。而讀書人,卻被認為是高貴的,稀缺的。就像換上學生裝之後的她們,那麼興奮,說家人多年的心願就是家裡出一個讀書人。要知道,那時候一個高中生後面是8000個文盲啊(李敖北大演講語)。能當學生,那真是很難得的了。從這一點出發,在電影裡的中國人,如學生、妓女、喬治等對這件事,都覺得是正常的,因為這是用下層的、骯髒的代替了高貴稀缺的去受侮辱。所以提出那個問題的是基於西方文化背景的神父,而不是影片裡其他人,也就說明了這一點。然而也是通過這樣的舉動,下層的和骯髒的,最終也獲得了某種層面上的「救贖」,顯現了善良人心的光輝。
誰說婊子無情?他們也有真性情,就像豆蔻和香蘭。豆蔻是為了給浦生彈秦淮景,冒死出去拿琴弦,這就是在真情前的義無反顧。而香蘭,我剛開始確實覺得想不通,然而女朋友一番話讓我釋然了。她說,其中有個細節是,當她找到耳墜,戴上之後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笑得多麼燦爛,多麼滿足,那或許是承載著她昔日光輝的東西,是她自己對曾經在秦淮河上光彩無匹的自己的懷念。女朋友還說,對於這樣的東西,換了她也會冒險去拿回來的,因為女人都會有一些帶著特殊紀念意義的物品,那是能超越自己生命的。或許還真是因為男女思維的差異吧,我是沒法做到的。
雖說片名叫《金陵十三釵》,最後也著重描寫了她們人性光輝的形象,然而整部影片的主要線索似乎就是對女學生的保護。無論是最初的教導隊,還是假神父,還是最後的十二釵加上喬治,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為了保護這些女學生,這是不是和片名有些衝突呢。最後影片沒有給出她們的結局,畢竟是以書娟的視角來講述這樣一個故事,也沒辦法知道她們的結局。很多人都希望她們能逃出來,可是,懷揣的鋒利玻璃碎片,假扮的喬治,這都決定了她們肯定會被發現,而後悽慘地死去。這樣的結局,還是空白處理的好,至少在我們心裡,保留了一些可能存在的美好願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