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1-12-26 08:08:07

從《獵頭》看高智商佈局與心理門檻


閱讀網際網路上的一些討論,不難發現,觀眾對於不同電影的「挑刺」熱情存在很大差異。打個比方,《暮光之城》的討論版塊中,網友津津樂道於哪個主角更帥,哪段感情戲最催淚之類,很少有人會提出影片(或小說)哪處細節是否有信服力的話題(更別提討論);但同樣觀眾群,對於《達文西密碼》的討論熱點截然不同,他們會反覆爭論片中的宗教細節是否符合歷史,破案情節是否低估觀眾智商,正反雙方的行為動機是否符合邏輯等等。總之,大部份觀眾傾向於帶著感性欣賞前者,而以理性的眼光審視後者。

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暮光之城》是一部浪漫愛情片,青少年的唯美而曲折的感情,本就是超越現實的一種造夢手段,何況影片還有魔幻佐料,所以用常理去衡量故事邏輯毫無意義。而《達文西密碼》除了故事本身虛構,其人物、道具、佈景都是貼近寫實的,故事發生地點和時代背景更可在現實中找到對應,何況,這是一部注重推理的破案片,而且大量援引真實存在的宗教歷史細節,既然影片處處貼近「常理」,那麼觀眾出於「常理」來挑刺,也就理所當然了。

由此看出,電影基調越是寫實,邏輯和理性在劇情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觀眾的挑刺本能就越被激發,反之,他們就懶得開動大腦,「反正都是假的,太較真就沒娛樂性了」(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某些「大片」,台詞和劇情荒唐到了「雷人」的地步,那是任何娛樂性都無法掩蓋的蹩腳)。

同樣的規則也適用於犯罪片,看《玩命關頭》的觀眾絕不會注意片中的情節漏洞,因為他們專注於飛車追逐的感官刺激中,即使步出影院後想起這裡那裡不合理,也會一笑置之:動作片嘛,就看打的爽,情節過得去就行。

但《獵頭》沒有這種優勢,首先因為它擁有一個令人無比震驚的結局大反轉,這是編導炫耀劇本精良的一種標誌,引發的是「高智商電影」特有的腦力激盪快感,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快感不亞於《玩命關頭》中的追車帶來的視覺刺激,但它也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將觀眾的心態徹底引向了理性層面:在目睹了這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幕後,觀眾會不自覺的在腦中回溯劇情,串聯起前面隱藏的線索、鋪墊,對結局的邏輯性進行驗證。無形中,這已經是在「挑刺」了,因為對於以嚴密佈局掛帥的電影,任何邏輯不順都可能降低對於影片的印象分。

本片的劣勢還不止於此,有人可能奇怪,《第六感》,《小島驚魂》這些經典懸疑片都有一個令人吃驚的結局,為什麼觀眾很少思索它們的邏輯性呢?正如前面所說,還是影片基調在作怪:一來,《第六感》,《小島驚魂》都是某種意義上的「鬼片」,觀眾即使目睹了劇情大逆轉,也不太可能用現實邏輯去質疑「鬼」的行為是否合理(當然,這兩片故事確實能嚴密的自圓其說),更重要的是,這兩部影片除了結尾抖出「高智商包袱」外,從頭到尾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暗示,觀眾只會沉浸於層層遞進的驚悚氣氛,不會特意去注意隱藏的細節。而《獵頭者》一開始又是神偷盜畫又是拿獵頭當幌子,將類似《十一羅漢》《偷天陷阱》等奇謀妙計片的氣氛做足,彷彿在告訴觀眾「瞧好了,這裡將上演一出計中計,絕對讓你想不到。」帶著如此心態入戲,觀眾對細節當然多了一份自然而然的挑剔。

作為一部娛樂片,本片的大部份牽強之處其實算不上什麼:比如那個號稱神探的警察為何兩次與主角打了照面都沒能認出來?反派為何要選擇開大貨車撞警車這麼變數繁多、成功率低的滅口方式?最後反派進門後並未立刻射殺主角,而是謹慎的四處偵查一番,可他為何偏偏沒能發現那個碩大的攝影頭?再或者那個關於「死亡時間」的硬傷,就被以這樣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圓場,說它創新可以,說它糊弄似乎也不為過……

諸如此類的毛病(很多甚至算不上毛病,只是劇情交代不夠細緻而產生的模稜兩可),若放在《玩命關頭》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事實上也沒有必要改正:該片主打追車槍戰、俊男靚女和兄弟情義,精心打磨劇本的邏輯性會令製作成本大幅攀升(好萊塢的劇本醫生價碼之高令人咂舌),但對觀眾吸引力幾乎不會增加,對製片商來說純屬吃力不討好。但在《獵頭》特有的劇本模式、故事架構和包裝噱頭下,這些原本不起眼的毛病被放大了,作為「高智商電影」不得不面對這種不公平競爭,逼得編導必須在劇本上下更大的工夫,才能和那些爆米花電影持平口碑(《玩命關頭5》結尾那個反轉騙局比本片差得遠了吧,但它在豆瓣的分數遠遠高過本片)。

其實,《獵頭》的最大毛病並不在於邏輯是否經得起推敲,很多「高智商」商業片的漏洞絲毫不比它少,但它們懂得添加足夠多的戲劇元素來分散注意力:《全面啟動》和《駭客帝國》以炫目的特效令觀眾大開眼界,《十一羅漢》在偷騙之餘大力展示克魯尼和皮特的成熟紳士魅力,《偷天陷阱》《天羅地網》中男女主角從敵對到情人的關係幾乎壓過偷盜主線,《偷天換日》則是超長的寶馬迷你廣告。與之相比,本片中那條「真愛無敵」的副線就遜色多了,裸露和血腥場景可能引來一些驚訝,但要想將注意力從主線上奪走,哼,門都沒有。

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