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粉紅超人

2011-12-28 05:46:43

為《十三釵》正名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沒有看到對金陵十三釵的負面評論,我可能也不會有著這麼強烈的慾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坐在電影院裡兩個半小時,我曾一遍又一遍地想著我要以怎樣的角度來抒發自己的百感交集,我不否認老謀子多少是透著點想要討好好萊塢的意思來鋪陳佈局的,但是要給他扣上什麼泯滅人性、違背倫理的名號,我還是想為他叫屈正名。
       沒進影院前看各種報導評論,《華爾街日報》的那篇類似簡介的影評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它先是正面讚揚老謀子將南京話、英語和日語三種語言在環環緊扣的情節中巧妙切換,後又客觀地評價導演似乎太照顧中國觀眾的民族感情,將日軍的暴行描摹地過於直白,可能不符合外國觀眾的審美,結論是老謀子這次指劍奧斯卡之作前景不明。
       老謀子對奧斯卡的垂涎是人盡皆知的,他在這部作品裡所用的好萊塢元素也十分明顯:美國的救世主形象、激烈的槍戰場面、宏偉的建築佈景。撇開導演的奧斯卡情結不說(本來也是無可厚非),《金陵十三釵》真的算得上是一部佳片。
       南京大屠殺這個主題是讓導演們又愛又恨的,幾乎每一部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影片都能吊足觀眾的胃口,賺足觀眾的眼淚,還有無數褒貶不一的來自社會各界的評論。眼淚能讓導演們賺足荷包,唾沫則是挑戰導演們心理承受能力的刺刀。陸川的《南京!南京!》一出來,支持者愛得死去活來,批評者卻把導演罵得體無完膚,什麼「褻瀆亡靈」的上綱上線的正義之詞都出來了。老謀子選取這個題材是有私心,但如果真能借這個機會讓人們重新溫習逐漸淡褪了的記憶,讓世界知道曾有這慘絕人寰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呢?
       有人質疑《十三釵》的切入點有問題,畢竟妓女是上不得檯面的人物。說中國拍了這許多記錄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影片,卻絕少能有像《辛德勒名單》這樣深刻反映屠殺歷史的經典之作,所以在他們眼中,南京大屠殺的場景描摹得再可怖也不及奧斯維辛集中營那看似輕描淡寫的慘白牆壁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寂,《十三釵》的濃墨重彩也因此飽受詬病,更有甚者,竟將之冠以「情色愛國主義電影」的稱謂。
       首先,以妓女作為描摹的對象並不是對南京大屠殺的褻瀆。本身妓女是可以挽救的對象,基督不也拯救了抹大拉麼,更何況妓女也是屠殺的受害者。老謀子同時鋪下兩條線,一條是純潔無暇的女學生們,另一條是賣弄風騷的風塵女子們,我總覺得女學生們就是妓女們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這樣的想法是多少有點主觀的,但毋庸置疑的是這是一群無比善良的妓女們:豆蔻為給彌留之際的浦生彈一首《秦淮曲》冒險去取琵琶弦,蚊子為留住心愛的貓而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四下尋找----她們內心的純潔不輸這些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們。
       其次,艷麗的色彩是展現戰爭無情的一種手段。《十三釵》的色彩是讓很多人不解甚至是憤怒的,在這麼一部悲劇性的電影中怎麼充斥著這麼多張狂的顏色,強烈地刺激著人們的感官,挑動著人們敏感的神經。於是有人說張老爺子為了迎合好萊塢,為了使自己的奧斯卡之路走得更加順坦,就不顧人們的民族情感,濃妝艷抹,讓整部電影在色彩上更具衝擊力。這實在冤枉。妓女的打扮香艷無比,這是事實。從藝術手法上說,艷麗的色彩與灰暗的背景形成鮮明對比,不更加突出了日軍的殘暴嗎?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們本是風花雪月慣了的,卻依舊被牽扯進了這無邊無際的戰事中;平日裡「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的無憂生活一下成了東躲西藏、提心弔膽的艱難度日,這樣巨大的反差難道不能觸動人們對戰爭無常的悸動麼。
        還有就是玉墨與約翰這對難時鴛鴦的愛情讓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屠殺上的觀眾有點難以接受。愛情在這部影片中並非主線,但是這個元素卻是任何影片都無法或缺的一部份。我並不覺得這樣的安排是生拉硬扯去迎合奧斯卡評委的喜好,只能說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兩個同樣寂寞而無依無靠的人惺惺相惜。他們兩人的相知只是一剎那的,不需要對對方有多麼徹底深刻的了解,孕育愛情的溫床是對戰爭的共同的厭惡、對女學生們共同的愛憐,依傍的也許只是一種相互取暖相互理解的渴望,於是兩顆同樣孤寂而渴求救贖的心靈尋找到了契合點,只在一剎就能迸發出愛的火花。我不敢說這是愛情,也許這只是孤獨,畢竟,在戰爭的年代,愛情是個太過於奢侈的名詞。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