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破浪而出--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破浪而出/爱情中不能承受的痛

7.8 / 71,905人    159分鐘 | USA:153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尚馬克巴爾 艾蜜莉華森 卡琳卡特莉吉 史戴倫史柯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equel

2011-12-28 06:32:30

鐘聲嘹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兩人剛結婚,新郎Jan是石油開採工,新婚不久就要離開妻子。妻子Bess因為新婚而總離不開丈夫,她形影不離地粘著丈夫,就像一個小女孩永遠喜歡粘著自己的父親一樣。Bess有著一張童真的臉,總是掛著笑容,她相信自己有一種能力,通過祈禱而實現願望的能力。她愛自言自語,甚至覺得是精神分裂的自言自語,她覺得低聲祈禱的時候心裡就會有上帝給她以回答。(當時看翻譯的時候,總覺得她自言自語的應該是上帝,而並非是父親。據本人認知範圍,基督教的上帝就是凡人的父親。)當丈夫離開後的不久,她就牽掛得死去活來,她祈禱丈夫可以快點回來,甚至明天就可以回來。她的願望實現了,丈夫回來了,是因為事故而提早回來的。

我會有點討厭Bess的幼稚,討厭Bess的任性,我打心底里不喜歡她,雖然她愛她的丈夫,但這種愛似乎愛得有點讓人窒息的感覺。所以當她許願可以見到丈夫可以早點回來的時候,而丈夫就發生了事故,那時就愈加之討厭她。但是一如Lars Von Trier的角色,都是一些讓你恨不下去的角色。Bess只是愛得太痴纏而已,但她沒有錯的,任何一個新婚姑娘都是如此,有那個新娘想剛結婚就要和丈夫分開呢!所以為了珍惜那些微的時間,她在結婚當天就在洗手間和丈夫「洞房」了。從她還是處女而言,她這個角色就註定是一個天真的女孩,所以她相信上帝,相信丈夫的話。

丈夫的事故使他全身癱瘓,他要妻子去交其他情人,和他們做愛,然後把做愛的經過告訴他,這樣就可以將他們的愛繼續下來,他才可以繼續堅持活下去。Bess不情願,但還是做了。她的第一個目標是丈夫的主治醫生,雖然他一直都愛著Bess,但他沒有乘虛而入。無奈的Bess本想編一個謊言把丈夫搪塞過去,但丈夫一下就看穿了。Bess上了一輛公交車,一個年老的男人上來了。她鼓起勇氣坐到男人旁邊,吞一口大氣,把手伸到男人的褲兜里,老男人剛開始是莫名其妙,不一會兒就樂在其中。但Bess還是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她喊停了車,她在路邊嘔吐。罪惡使她感到噁心,她覺得自己是一個SINNER。但她還是把今天的事告訴給丈夫,她幻想自己和丈夫在車上相遇,那個老男人不是其他人,他是自己的丈夫。她就抱此想法,做起了妓女,和不同的男人做愛,這些男人都是自己的丈夫。丈夫的起色是因為自己和別人做愛喚醒了丈夫的愛,是這種愛讓丈夫堅持下來的。
丈夫病情的惡化,叫Bess開始懷疑,她聽不到上帝的聲音了,她開始被人唾罵,被人看作精神病,人們都不理解她的想法和做法,都覺得她是個骯髒的女人。Bess重新上到那隻大船,她曾經得罪過這船上的兩個男人。但丈夫突然的持續惡化讓她崩潰了,她想是不是因為她把這兩個男人得罪了而導致現在的狀況。但她從船上下來的的時候已經是被蹂躪得不成人形了,她被抬到醫院,看著還是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她害怕,她害怕自己死去,她害怕失去丈夫。她真的失去了,但她丈夫卻好起來了。

這是一個形成前後強烈反差的過度,因為Jan的一個無理要求,而導致後來的悲劇。會怨恨Jan的無理,但可以想像他是希望Bess有一個重新的開始,重新的生活;會怨恨Bess對丈夫的盲目聽從,但不可否認她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丈夫,愛丈夫。

主題還是對命運的無奈,但其實Lars Von Trier的人物並不存在命運的問題,他們的經歷都只是無奈,都只是人自身的問題。覺得他的人物總是有著那麼點偏執,那麼點傻氣。片子的宣傳語是「Love is mighty power!」,但我看到的更像是對宗教的懷疑。Bess所信奉的神在她最無助疑惑的時候默不作聲,只會在她痛苦不堪走上不歸路的時候才出現。那這個神,是Bess強烈的愛的化身還是神的寄語。到最後,Bess的屍體被偷運出來,Jan把她推到漆黑的大海。清晨,從天際響起鐘聲,但那個小鎮是沒有大鐘的,鐘聲從天際間響起。那這鐘聲是為何而響起?是為了Bess的愛而感動響起,還是為了嘆息這虔誠的女子而響起呢?

這是同樣無奈的故事,Bess堅信自己的犧牲會換來丈夫的康復,但到了自己生命結束也不見他好轉,卻在她離開的時候,她丈夫才奇蹟般地重新康復,而且是驚人地康復起來。這到底是愛的力量,還是生命交換來的結果呢?影片一直都是一種紀實地手法來記錄每一個鏡頭,到最後一個魔幻的鏡頭把一切都顛覆了。是生活,還是神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