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ilvia

2011-12-28 07:20:58

B+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學校的平分標準是,A range 代表了excellent, B range 代表了good。我平時總拿B或者B+,不算好,但是人家叫獸說了,這叫Good。

A給哪些影片呢?一類是完整的世界觀塑造類的,比如《阿凡達》。當然《In Time》都可以給個A-,雖然劇情略爛,但是人家起碼有自己的世界觀設定。另外一類是深刻挖掘人性的。前年的《老無所依》可以,那人性挖掘的,都看不懂了。歷史片基本上只能靠後者取勝了。像《無恥混蛋》,就是用一種「二流子」的調調,塑造英雄。與本片有相似之處的法國人拍的《超女特工》也是講幾個戰爭中的女性的故事,但是你可以想像,裡面總有法國美女愛上德國士兵的情感糾結(《無恥混蛋》裡面是男倒追)。而且《超女特工》裡面每個女人的性格基本上都單挑出來表現了,非常贊。另外像《拯救大病瑞恩》與本片的相似處在於它也是設定在一個D-day登陸的大背景下講一小撮人的故事,但是它對於人性的刻畫更深刻點。我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是,兩個人在閣樓上,一個人要把匕首差到另一個人心裡,那個人最後一刻苦苦哀求。《辛德勒的名單》裡面的辛德勒倒是與神父有點相似,都是從惡走向善的。但是辛德勒就更經典一點,我也說不準差在哪裡,水平有限。

《金陵十三釵》總給我一種「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感覺。因為放在南京大屠殺這一大背景下,所以對電影本身的要求反而低了。而很多評論的「互噴」,也是建立在愛國或者敵日情緒的基礎上。很少有人關注電影本身的情節、鏡頭和世界觀設立。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幾年前《南京,南京》播映的時候。那片子我看了幾分鐘就關了,因為感覺太壓抑。怎麼說呢,我們拍的抗戰片,總是會激起你對日本人的恨和對國人的憐憫之情。情緒煽動太過火,就會讓人覺得很累。畢竟恨別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嘛。這也是我一直覺得國內拍的各種有關抗日電影的一個短板:對戰爭的歷史觀還是不夠深刻。

說這話也不是傾向日本什麼的(雖然很容易被誤解)。這也是《金陵十三釵》難以被評論的原因之一,你說它拍的不好,好像就是在為日本人辯護的感覺。但是,我是覺得一部好的電影,應該好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且儘量不煽動觀眾的情緒。

情緒的煽動和用大量畫面取代情節是十三釵的兩大軟肋。那些女人真的很美很美,我看一眼都要渾身打顫。但是,電影之所以為電影,還是要靠鏡頭靠情節靠人設取勝的,張導就活生生地把電影拍成了精美民國掛曆。

為了展示自己的「國際視野」,張導加入了很多不錯的細節,這也是讓我打分時在「還行」和「推薦」之間徘徊的原因:
1,日本軍人彈風琴的場景。為了達到表現「日本人也是人」的目的,張導就硬生生地加進去了。但是在整部影片的「獸性」基調下,誰會為那個有思鄉之情的日本軍官動容呢?既然沒有人動容,那這硬生生加進去的橋段不就是導演立的一個類似貞節牌坊的東西麼。不過也是應該表揚的,起碼他是有這份心= =

2,豆蔻。豆蔻這個人物設得太棒了。她也是除了玉墨意外導演唯一細緻表現的金陵十三釵。當聽到她對那個小男生說,我彈琵琶你去要飯的時候,真是笑中帶淚。那種單純,根本就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這段編的還是很有新意的,可以加分。

3,最後那個神父,說了一句,我這是怎麼了?不是說人人生而平等嗎?可以看出導演在追求普世價值的道路上邁出了艱難的一步。可惜的是,他就邁了這麼唯一的一步。人人生而平等,為什麼要用妓女的命去換那些女學生的命?這個決定是女學生在決定自殺的那晚做出的,當時妓女們是為了勸她們別自殺才這麼說的。日本人的那個宴會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只是性交易,那麼為什麼女人們走的時候要帶著玻璃刀,說著要與鬼子同歸於盡?那既然是同歸於盡,女學生去和妓女去又有什麼區別呢。本來以為張導最後能來個昇華,那些妓女搞定了日本人,自己也成功逃走了,皆大歡喜。但是結尾卻是個迷而已(謎底卻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這是我最失望的部份。既然這故事本來就是個傳奇,為什麼不能讓它繼續傳奇下去?非要弄個悲慘的結局,讓觀眾心裡堵得慌。

4,最後小蚊子又要臨陣脫逃。大概導演試圖表現的是要去除那些妓女頭上的聖環,告訴觀眾,你看你看,我拍出了人性。但這也太令人orz了吧。那人家根本不想去你還把人家硬拉去我怎麼就覺得太殘忍了呢。一共13個活生生的人吶,我真的想知道到底誰想去誰不想去。真實麻煩導演幫忙拍出其他「群眾演員」的內心世界好伐。幹什麼都是一群人一擁而上的。

本來看到這個電影,還心裡意淫老謀子終於要拍劇情片了(我天真的以為起碼有13個故事線),心想他的畫面配上嚴小姐的故事肯定好看死了(我沒看原著所以在意淫)。結果,出了電影院後除了堵得心痛和對旁邊觀眾嘰嘰喳喳感到火大意外,還有一種悵然若失略加失望的感覺。對於南京大屠殺這碼事,總是在踢皮球一樣的教育國人一方面不能忘記一方面要往前看一味的恨日本人是沒有用的這也不是他們國民的錯什麼的blahblahblah。但是影視劇作品又在煽動情緒(看看某人部落格就知道了)。情緒大了有人說你愚蠢,情緒小了就有人說你親日。真心希望下一部有關抗日的電影能帶來一點更大的視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