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淼淼

2011-12-28 07:45:34

隔江猶唱後庭花


原來離開家的人,都是有情結的。民國太近,總讓人覺得可觸可感。
鐘山蒼翠,玄武湖。十里秦淮,夫子廟。
商女已知亡國恨,看得我泣不成聲。

看了這個片子之後,腦子裡揮之不去的是滿滿的南京話,本來聽上去難聽的無藥可救的方言現在動聽了起來。那個時候的Nanjing是Nanking,那個時候的南京方言叫南京官話。那時候的秦淮香艷,舊時王謝堂前燕,也不是今天夫子廟的糟糕模樣。
閉上眼,腦子中回想起的,以總統府旁的漫天梧桐,遮天蔽日。1912的酒吧林立,完全不是三里屯village的style。頤和路上舊舊的民國小房子,一幢連一幢的隱沒在綠意里。也不是胡同乾巴巴的感覺。
還有南京又短又少的地鐵,通道裡面的潮濕終年不幹。像是淡淡的梅子黃時雨,南京南京,你可知憂傷?

想起上次去大屠殺紀念館,一場細雨綿綿,陰森森的場館在盛夏也有逼人的寒氣。恰似秦淮香艷鋪陳在了沉重的往事之中,暗了調調、添了悲涼。那曲《秦淮景》用的是《無錫景》的調子,江南的暖風吹在記憶裡面18個年頭,聽起來更有《琵琶行》式的感慨和無奈。

「這座歷史古城,很難表述自己的歷史。六朝古都,人們說,都是短命王朝。民國春秋,人們輕描淡寫他的過程,只記得一個落魄王朝逃難的結局。

在共和國的座標里,東北是長子,北京是光榮所在,上海代表了中國的現在,深圳是夢想成真的城市,只有南京,悲傷的城市,被放在那裡,紀念歷史的悲傷,做共和國勝利的註解。」
——南方週末這樣說道。

 「在日軍侵華的創傷記憶中,婦女被強姦的慘烈總是被凸顯,她們受傷和死亡,而性的羞恥感卻由整個國族承擔——國家、民族、男人,沒有能夠保護屬於它和他們的女人,羞恥莫此為甚。這種無法修復的羞恥感,一直是民族自豪渴望重張時拋不下的包袱,雖然,羞恥也轉為不忘的仇恨,成了強化民族認同的養料之一。」

「恰恰是這樣一些邊緣的女性,她們在關鍵時刻,用生命包容了這個世界的醜陋。《金陵十三釵》和《扶桑》,都是嚴歌苓對她們的讚歌。有評論說,奧斯卡大片都關注人性,關注邊緣的人性光輝,老謀子是討好奧斯卡。可是我想說,難得咱們的電影中高揚了平等和尊重的旗幟,為什麼一定要覺得自家人的覺悟就是為了討好那不看見摸不著的西方價值觀呢?」

死亡太多,看的讓我幾近崩潰。南京其實不會有過於激烈的悲憤,它的感情很淡,節奏很慢,淡的以為有的事情真的過去了,有些歷史真的被遺忘了。慢的讓人疑心他沒有上進心。京城的王氣其實是南京不能承受之重,曾經的歷史已經太過悲涼,就這樣淡淡的被人忘記,偶爾記得,便會想起他自有氣質。我始終願意相信南京是民國的遺孤。他的思緒總是飄散在1937年前的夢幻里。一遍一遍的重複傷痛,一遍一遍的訴說這段歷史,總讓人感到麻木乏味。還好在這個歷史的結痂翻讀中,有人拍出了不那麼俗套的人性光輝,如同那個彩色的玻璃看一樣的我很是痴迷,我也並不清楚那是的南京是什麼樣,像是書娟一樣小心翼翼的窺視著理解著,但願這些把傷痛一遍遍掘出來解讀的人不是讓我們單純的記住,而是南京的鐘山巍峨,從苦難里走出的民族,自有他堅毅和包容的理由。

其實秦始皇挖斷了金陵的王氣,秦淮十里,我更愛這樣的城市。當你踏上南京的土地時,或許那裡是雨季。淅淅瀝瀝的,像彈不斷的秦淮琵琶。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