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934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瑪麗蓮·孟獲

2011-12-28 09:04:40

故事後面那塊破布


重量級的片子,評論太多。好的差的都已經說得很盡。簡單記錄下我厭惡這個片子的理由。

軍人的形象還是缺失,不管是日本鬼子,還是中國軍人。躲藏在廢墟裡的教導隊殘部全都聚在一起,打麻將嗎?身為軍人完全不知巷戰怎麼打?不知道找掩體?日本人更是抗日電影裡傳統的密集挨打隊形,毫無戰術素養。《集結號》開始的巷戰我覺得已經蠻有樣子——小隊試探,火力掩護下推進、爆破,尚且被無數軍事愛好者挑出了一對錯誤。這片子頗為不短的戰鬥部份直接可以扔進垃圾桶。

我痛恨炸坦克那裡的慢鏡。國軍敢死隊排成一字長蛇陣,在高速攝影機前向日軍不斷開火的坦克衝擊,然後一個個帶著英勇的表情中彈倒下,中彈倒下,中彈倒下……即使是敢死隊,在向坦克衝鋒時為什麼不能分散?一定要在道路中央一起迎著機槍衝過去?對不起在這個時候我已經有些反胃,這隊形讓我想起了千手觀音。士兵中彈時舒展的倒地姿勢,則完全是部隊春節晚會上那些愚蠢歌舞的再現。

配樂。我幾乎厭煩了無時無刻不在響起的聖歌。女學生意外死去的時候,John 在教堂里看到日本人獸行,第一次假扮神父挺身而出的時候,George 決定男扮女裝獻身的時候……沒有震驚的靜謐,沒有彌留的呻吟,沒有痛苦和掙扎。一切被聖潔的噪音填的滿滿當當,一切悲劇都做的那麼悲劇,讓整個本該壓抑的故事變成一次次偽劣煽情的簡單連接。

張藝謀對色彩病態的痴迷繼續著。教堂五彩斑斕的玻璃,秦淮河女人們絕無重樣的旗袍。佟大為扮演的士官死也要死在一個紙品店裡。最終被日軍爆破時,又遇到了該死的慢鏡——絢麗的紙花伴隨著爆炸的火光和磚土的碎塊噴湧而出。他對女體的喜好也一直繼承著,對腰肢、臀部、鎖骨有著讓人反感的大量鏡頭。

人物上面,太多探討了,不再多說。

戰爭。戰爭是張大導演扯在這齣舞台劇後面的破爛幕布,平面又虛假。日軍對南京的佔領過程中,強姦和搶掠的暴行已經出現,是時日軍冒進,並無輜重補給,先行部隊完全靠搶奪來補充部隊所需。但占城、掃蕩殘餘、槍斃戰俘之後,才開始大規模對難民與和平居民進行強姦、搶掠和屠殺。本片似乎無視戰爭的進程。佔領南京的第二天,衝進教堂的日軍就完全不去管是否有中國軍人的伏擊,見了女學生就脫褲子;逃出去取琴弦的女人被日軍抓住後並未帶回慰安所之類的地方,而是幾個日本人一個小分隊直接就地強姦後殺死,留下一具屍體供張導拍攝特寫鏡頭……故事到了最後,城市已經被佔領,日本人即將舉行慶功的時候,背景還是密集的槍聲和榴彈炮聲,一場不存在的交火還在激烈上演。在張導眼裡,日本下級軍士就是一群流著口水淫猥的狗,戰爭就是成堆的屍體和不停的槍聲。而張導的工作是,拉上這塊叫做戰爭的幕布,聚攏觀眾,給他們講一個張藝謀式的、兩類女人的故事。

於是在貝爾第一個刮乾淨鬍子的鏡頭,我聽到影院裡一陣女觀眾的驚呼,好帥啊。於是在散場時,我從洗手間出來,看到都是紅著眼睛的女士們,被男朋友或老公摟著往外走。從這些看得出,張藝謀又成功了。成功地感動了大部份消費電影觀眾,成功地噁心到了想得太多的我。

觸碰南京大屠殺的電影,近年來不少。個人的排名里,《南京》(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41283/)是最好的一部。檔期內一天只放兩場,下午四點半的放映廳裡只坐了不到10個人。《張純如——南京大屠殺》個人化了一點,整體也不錯。《拉貝日記》還沒有看過。《南京!南京!》則是爭論最多的一部。不過相比《金陵十三釵》,《南京!南京!》還是要好很多。

或許有人會說,這片子並非直接講述大屠殺的電影,而只是小環境裡面一些人自己的故事。可以說通,我也接受。但我不認同這種對於特殊事件的描述方式。這是一個非正常環境裡,非正常人群的故事。而關於南京大屠殺,非正常環境裡,正常人群的故事才更值得去記錄。市民、難民、安全區的工作人員、中國軍人、日本軍人……

正面的。貝爾的演技依舊出彩,倪妮也頗為驚艷。兩位主角出色的表演為整個片子增加了不少張力。南京話(是吧?)味道怪怪的,很正。

衷心祝願本片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失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