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934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圖賓根木匠

2011-12-28 21:52:26

《金陵十三釵》:南京大屠殺該怎麼拍?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脫胎於1988年老電影《避難》的《金陵十三釵》因為置入南京大屠殺的背景而帶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當我們審視這部電影時,「南京大屠殺」無疑是比「張藝謀」更醒目的文化符碼。雖然評論一部電影的維度幾乎是無限多元的,但對中國觀眾來說,南京大屠殺就像一道空前沉重的苦難之碑橫亘於前,一旦涉及這個主題,首要——甚至唯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南京大屠殺被拍好了嗎?當然,我無德無才回答這麼重大的一個問題,僅是從個人角度拋些頑磚,期收引玉之效。

既然是一個沉重的歷史事件,影片的敘事基礎當然應該建立在歷史事實之上,所謂「歷史事實」,也可以被理解為是在特定語境裡公眾所普遍接受的歷史敘述,電影一般不應該承擔歷史考據的任務,特別是這麼敏感、重大、牽扯億萬民眾感情的事件,必需要建立在史學界公認的基礎上。當然電影不是紀錄片,必需要合理的虛構,而對南京大屠殺題材而言,這往往又容易陷入極端化的兩難困境中:片面強調日軍的獸性,反面人物會有臉譜化嫌疑,性格塑造也不易立體;一廂情願的描摹侵略者的「人性」,又喪失了歷史真實,發展下去也會歪曲影片主題。從這個角度講,《金陵十三釵》做的很到位。一來,微觀敘事的角度框定了影片的敘事出發點,不會像《南京!南京!》那樣刻意弄一條日軍視角,最終顧此失彼不倫不類。二來,影片對日軍獸性既有血淋淋的事實呈現,又有克制的普遍人性化表達。譬如那位日本軍官,一方面制止了手下散兵游勇的暴行,還會彈鋼琴唱鄉謠,引得一干日軍思鄉情起;但另一方面,他在執行高層的殘酷軍令時,眼睛也沒眨一下,面對美國「神父」的質問,雖有內心起伏,但並未猶疑。應當說,張藝謀在這一敘述分寸的拿捏上,十分到位。

在深沉的苦難敘事中,抵抗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條線索,《金陵十三釵》有意強化了這條線索。而且,影片塑造的是英勇獻身的國軍士兵群像,這一點在內地電影裡已屬不易。在影片中,國軍狙擊手還特意撤出了教堂,在交戰區里與日軍同歸於盡,這顯然也避免了糾結史實的困難。應當說,片中的抵抗戰士事蹟都是催人淚下的,但相較而言,這條線索還是不無刻意之感,與故事主體聯繫並不緊密,當抵抗戰士的「使命」完成以後,這條故事線便戛然而止。

不過戰士犧牲了,抵抗並未結束,妓女們不惜深入虎穴,換下無辜的女學生。但這裡似乎隱含著一個倫理難題:是不是妓女們的生命就沒有女學生重要?是否因為她們不夠「純潔」?當然,從影片的表現來看,可以把女學生理解為未成年人,她們受到成年人的保護,還是符合普世倫理的。

提及南京大屠殺,後世常常與納粹屠猶相提並論。不過這兩者的區別其實也不小,納粹屠猶常被理解為某種現代性的惡果(鮑曼),南京大屠殺則更多的像是一次前現代式的野蠻屠城。漢語對兩者都用「大屠殺」來指稱,在英文語境中,納粹大屠殺一般用Holocaust(shoah)來表述(也有不同意見),南京大屠殺則常用Massacre一詞,兩者的意涵差別很大。所以,在討論《金陵十三釵》時,影片在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跨國傳播方面,貢獻不可不察。不過也正是因為此,也使得影片出現了某種程度的鬆散。妓女在本片中化身為「聖女」,既救贖了女學生,也救贖了假神父。飾演神父的克里斯蒂安•貝爾演技有目共睹,但他在《金陵十三釵》中,顯然頗顯游離,台詞、舉止都比較表面化。從入殮師到「神父」的心路轉圜,難稱細緻。與貝爾出演的好萊塢電影比起來,《金陵十三釵》給他的發揮空間好像不大(他的台詞還出現了穿越那個時代的詞彙)。在教堂空地裡修好卡車揚長而去,也可以有更合理的劇情解釋。

二戰以後,西方出現了被稱為「見證人文學」的大屠殺小說,類比於南京大屠殺敘述,其實也有這個維度。總的來說,我把南京大屠殺敘述歸納為五個核心問題:誰做見證?誰當英雄?誰遭苦難?誰獲救贖?誰負責任?《金陵十三釵》基本都做到位了。書娟的畫外音敘述,既是張藝謀從《紅高粱》起就熟悉的手法,也是見證人的最佳體現。至於「誰負責任」這個問題,雅斯貝爾斯寫作《德國罪責問題》,就提出受害者和侵害者乃至所有倖存者都有「形而上罪責」的觀點,以此衡量,似乎也能對我們有所啟發——當然,對電影不必如此苛責。

《金陵十三釵》的另一個文化母題乃是《紅樓夢》,金陵女子「萬艷同悲、千紅一哭」,在影片中也有淋漓盡致的展現,不過張藝謀導演似乎更擅長北方的粗獷美學風格,對江南女子的細膩溫婉展現,好像並不自如。

(刊載於《南方人物週刊》2011年12月26日第45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