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渭輕塵

2011-12-29 06:24:33

影評:《金陵十三釵》——1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老謀子這部電影算是近期的重頭戲

何況大家議論不斷

不去看看當然說不過去

所以

很負責任的去電影院以身試片

 

總的來說

沒有預告片裡的那麼差

當然

也沒有普遍影評的那麼好...

怎麼說呢

一言以蔽之

是部「小規模茶話會上湊出來的電影」

講的形象點

就是可以用「如果要...怎麼辦?」這樣的邏輯鏈來進行解析

誤差小於等於1%

 

不信?

待我細細道來

 

首先

我們考慮拍片的初衷

老謀子徹底捨棄了自己最擅長

也是最深刻的中國鄉土片

開始在大螢幕上燒銀子露奶子甩開膀子撒菊花

無非為了兩件事兒

1. 賺錢

2. 拿獎

前者是所有商業電影的通式

不用多講

後者在老謀子身上的作用則頗神奇

見慣了國際影展

張導拍片自然是衝著國際大獎甚至是奧斯卡去的

那麼

拋棄了自己的中國鄉村主戰場

讓西方觀眾最能接受的拍攝方式

無非是加一個外國人

然後在中國的大環境下給西方人講一些西方人懂的道理和價值觀

於是

貝爾影帝順勢加盟

 

接下來就是舞台

既不能放棄中國觀眾

又要加進個外國人

還得有劇烈衝突大場景

兼能走商業化路線撈錢...

咳咳

可不是得打場仗?

 

可哪場仗?

抗美援朝是不行的

抗美援越也是不通的

抗英援藏又有紅河谷在前面擋著

——最重要的是 要拍這三個

西方觀眾就得罪光了

奧斯卡莫想...

咋辦?

老謀子一拍大腿

那就抗日唄!

美國人鐵定有共鳴!

加上之前也沒幾個中國拍攝、國際品牌的抗日大片...

就他了!

地點嘛...

哎呀真不懂事

都抗日了那可不就南京麼...

 

OK

初衷和舞台都有了

剩下的就是劇情

男人戰爭早被中外拍濫了

再加上老謀子一貫的選美傳統

硬漢電影基本不用想

那麼最好(也是最俗)的思維方式自然是以女性為主角

用女性的柔媚與痛苦去凸顯戰爭的殘酷

從而反思(人)性的各個側面

正所謂男人獻出鮮血,女人獻出眼淚嘛!

 

可是這麼一來

怎麼把戰爭+外國人+女人糊弄到一起呢?

戰爭與和平這種檔次真心整不了

黑黃大戰這種東西國內又鐵定不讓播...

得選個合適的地方...

嗯...有了!

教堂!

教堂里鐵定有金毛牧師吧!

一打仗鐵定有難民吧!

有難民鐵定有故事吧!

有故事鐵定可以神展開吧!

這下不就齊了!

 

總的來說

讓外國人在這個神聖的地方保護中國(女)人

既取悅了(西方)觀眾

又體現了文化衝突

還能凸顯戰爭殘酷

也許...插空加段床戲

還能多幾分歐美范兒...

何其洋氣?

至於教堂彩繪玻璃窗透視光芒的那種神聖感

搞攝影出身的老謀子自然更是不會放過

(謝天謝地 沒學吳宇森放鴿子...)

 

然後...

「教堂...西方...(基督教...?)

啊!基督教!

人性!救贖!犧牲!

救贖...嗯...可以讓男主角來...

畢竟主角需要一個光輝的形象嘛

至於犧牲...以身相代...抗日戰爭...衝突...女人...(唔...也許...陸川)...

不如...就妓女吧!

從社會上最為低賤最受歧視的妓女身上

映射出人性中最為高貴最為神聖的美德

何等的反差?何等的深刻?何等的感動?」

「那麼 他們要救誰呢?」

「別忘了我們追求的是反差啊!別忘了大場景是教堂啊!

被救的當然得是最為純潔最為幼小

充滿了社會希望與人性期冀的...」

「修女...?」

「滾蛋!當然是學生!教會的學生!教會的女學生!她們才有可能大範圍的會英語!

和男主角沒法配戲還演個屁?槍林彈雨的哪找翻譯去?」

「這樣啊...高!實在是高!那導演您說...多少個呢?」

「南京...金陵...十...二...釵...?」

「您是說...十二個?」

「沒勁...沒創意...

加一個!

金陵...十!三!釵!」

 

於是乎

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錢到人來!

開拍!

 

至此

所有的劇情劇透

結局已定

剩下的就是如何讓情節順繩走下去

於是...

 

噠噠噠噠噠噠!轟隆!嘭!咚!

(打仗啦打仗啦!演員們準備!)

女主角們出場!

中國軍人不是窩囊廢!他們是為了保護老百姓而戰的!

當然

鑒於本片沒他們什麼事兒

壯烈犧牲之餘留下一兩個就夠了

確切的說是兩個

一個傷了

用來和善良的教堂與善良的女人們聯繫起來

一個活了

推動情節發展兼隨時炮灰催淚...

 

於是

這一段的重點變成了如何讓中國戰士們犧牲的更壯烈些

布袋綁身體

肉身炸坦克

各種血肉模糊

還得照顧觀眾情緒小範圍成功

基本上來說

算是一一做到了...

至於為啥重機槍子彈打不透兩床棉被

又或者為啥不採用戰術而選擇大路上遠距離直線強攻(而且人人帶著死沉死沉還沒啥用的槍往死裡跑)

咱實在是看不懂

有軍事專業的歡迎詳解...

 

伴著中國軍隊的浴血搏殺

老外主角在另一邊順勢登場

一路醬油進教堂

順便擺了副流氓嘴臉等待救贖

 

當然

妓女們也該出來了

還是同樣的問題

領頭的得是個會英語的...

要不和老外怎麼交流!

叫床都不知道叫什麼好!

不僅如此

還得是英語流利層次高端的知識性冷艷美女

追求的就是誤落風塵和前冷後熱的范兒

要不床戲就不是真愛而是真賣了!

一句話

緊著西方人先

懂不懂?

 

至幹什麼隔著教堂彩繪玻璃張望啊

突出內部的聖潔與外部的世俗啊

營造兩個世界的差異啊

老謀子當然沒忘了在自己的老本行上淋漓發揮

 

接下來則是俗之又俗的慣例

女學生和妓女們的衝突啊

男主角的各種流氓無聊啊

一句話

大家都在本色中等待著意外與變數

等待著「變化」和「轉化」

 

說到這兒差點忘了

為啥說女學生裡面夾了個男孩?

咳...初衷當然不是為了最後送死的

問題是妓女豁得出去無所謂

可女學生這邊總得有人和色狼老外打交道吧

可能不能讓一個女學生跑出來把事情都做了呢?

不是不行

只是這樣顯得那個女學生太突出太成熟

就沒法和世故風塵的妓女們對比了

還順道連累的整個女學生群體

降低了觀賞效果

一句話

女學生嘛

大體上還是要不諳世事一門心思往純潔路子上走的

 

三邊人打也打了鬧也鬧了

該有的衝突都有了

接下來劇情該怎麼走?

無非就是日本人登場搶花姑娘——當然不是找傷兵 否則就是一鍋端了

被傷害的自然得是嬌花般的弱者——直接搶妓女 基本上不太會有人同情

於是學生們首當其衝的成了靶子

而能保護他們的

無非也就是唯一的黃毛老外

 

走向一清二楚

而貝爾醫生到貝爾神父的轉變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過...這個轉變總感覺太快了...

剛才還是什麼都不管的甩手大爺

一下子就義正言辭的做起不屈英雄

中間連掙扎都沒掙扎幾下

有點說不過去

 

而就事論事的講

日本兵動作慢的也有點不合情理

一隊訓練有素的日本正規軍

捉幾個十二三歲的黃毛小丫頭尚且折騰了半天還搞不定

甚至磨蹭到了放出足夠時間讓影帝去做思想鬥爭

加上另一邊讓佟大為佈置好突襲主場

與其說是情節發展的順理成章

不如說是茶話小組討論中的一廂情願

 

好在小組成員也不是吃素的

知道僅憑一個不明底細的黃毛牧師能把這群日本兵搞定

那接下來的情節也就不用拍了

催淚戲碼也會白白浪費

於是

中國戰士里唯一的倖存者這會兒也成了導演無情的炮灰

 

當然

我更傾向於佟大為這個角色壓根就是由果及因加進去的戲碼

為的就是平息第一波日本兵出現的重大衝突

而將佟大為與教堂諸人聯繫的那個紐帶

當然就是另一個由果及因設計出的浦生同學

 

什麼?你說同為道具的、佟大為唸唸不忘的、教堂女學生的那隻破鞋?

咳咳...低等級催淚招數...無需用腦 13歲以下就能正常理解...

 

技術上講

佟大為完全不用壯烈犧牲

他的死

完全是幾個編劇們策劃的一場陰謀...

 

首先

無論從什麼層面上來說

他根本就不需要和日本人開戰

且不說日軍太多他就是一騎當千也無法盡數殲敵

更因為只要打死一個日軍

這一小隊人就會立刻放棄教堂轉而搜尋狙擊手

女學生們也就保住了

 

退一萬步講

即便為了多殺鬼子設計了戰場開了戰端

他也沒有任何必要拼盡

更是沒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必要在鬼子已經被安置的鋼盔吸引自以為殺死狙擊者的關頭

再跳出來暴露位置搞什麼同歸於盡

 

他的死

完全是因為導演需要觀眾的眼淚

而接下來的劇情已經不需要他了

至若哪個在任何時候都安插不進時間的皮帶手榴彈設計

只能說又是老人們一廂情願的一個安慰吧...

 

接下來也好說

低等的鬼子外國牧師(此時已經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變身)對付不了

於是受過高等教育、相對通情達理並且擁有一定權力的中鬼子出場就成了一種外部情節上的必要

而這個暴風雨前的寧靜

也給了內部人物舒緩關係增進感情的契機

矛盾的緩和與相互的理解成為了教堂內部世界此時此刻的主題

 

而對於這個時候的茶話會成員們

則出現了一個一直被擱置的、有趣的問題

那就是如何將「救贖」與「犧牲」之後的問題解決

 

雖說是有個破爛卡車吧

但是怎麼修是個大問題

即便男主角十項全能(全片的情節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天賦修車異能

再加上可以扭曲被炸殘了的金屬+憑空生成備用輪胎...

可出不了南京城的大門依然白搭

 

怎麼解決呢?

於是...根據「需要」...

日軍中出現了個內線...

可這個內線為什麼要幫我們呢?

當然是因為...(陸川...)

對了!是因為他女兒就在教堂里!是女學生中的一個!

這不就都有了!

動機、可能、行動一應俱全

呼應了救贖的主題

且順應了革命潮流——漢奸沒有好下場

還能讓觀眾唏噓一下

何樂而不為?

唯一的遺憾是憋的死去活來

也沒給孩子他爹想出個壯烈的輒

於是...一甩筆...稀里糊塗崩死算了...眼不見心不煩...

 

至於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豆蔻和那誰出門尋琵琶弦及耳墜的情節

個人認為和前面破鞋的故事一樣

純屬操蛋

保不齊是茶話會上誰冒出來的餿主意

本意無非想要表現鬼子殘忍、女性苦難以及某些我到現在都沒鬧清楚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否則誰會單挑這會兒出門找那些個不靠譜的勞什子?

生硬造作也就罷了

旁邊同學的一句話更是聽得我直接無語

「那個豆蔻為啥等到最後一個鬼子才張嘴咬?」

 

至於貝爾影帝出門尋人那段

頗有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為的就是給前面這主意的提出者擦屁股

讓兩個死去的女人有個說法

而遇見同來的西方人並拒絕離開的誘惑

也無非是一個蹩腳而刻意的支線任務

用以進一步表現貝爾影帝靈魂的深刻轉變

 

至於唱歌這個全片的重要線索

尤其是對唱的主意

我估計導演是這麼想的

既然女性遭遇的基調已經定在了強*這個方向上

那麼無非是給鬼子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否則開始的「保護」就顯得毫無意義

而「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秦淮河畔的名句

伴著南京的隆隆炮聲

恰好給了張導一個絕妙的靈感

 

不是要對比嗎?

就讓女孩們唱聖歌!讓妓女們唱小曲!

兩種美昇華為一種美!

而鬼子的理由也在最美的時刻以最醜陋的形式出現

從而將這種對比進一步深化

 

不過這樣一來

又一個問題出現了

女孩們是一直暴露在陽光下的

但是妓女們可不是啊

非親非故的為何非救你們不可?

說到家

哪怕玉墨境界高了去了

說自己欠了死去女孩一條命的一狠心也去了

其他人卻是完全沒有捨命的動機啊

怎麼整?

老謀子想了又想

終於下辣手毀了小蚊子的智商

用一隻貓多拉了一個下水

可是剩下的還是沒辦法啊?

於是...只好由女學生們下手往死裡逼了...

 

自殺

本來可以搞得密不透風的事兒

成了轟轟烈烈盡人皆知

更是迫得妓女眾假戲真做豁出性命不要

也要將拯救進行到底

初看似乎順理成章

仔細想想卻是甚不靠譜

一方面完全無視動機、漠視差異

將所有妓女的層次拉升

一方面糾結蛋疼、自相矛盾

讓劇情完全禁不起推敲

 

要知道

本來妓女自願替代的重要理由是禁得住日軍糟蹋

多少有個活路

卻在最後一刻

因為茶話會小組過不了「寧為玉碎」「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關

安排了妓女們私藏匕首求死的情節

這種幼稚的設計不僅和救人的初衷背道而馳——你不會認為日本人不搜身就讓她們見軍官吧...

更是犯了人性的一個大忌——

人生而平等

憑什麼為了一些人的生

而要一些人去死呢?

貝爾影帝做箱子那會兒的想法深刻的反映出了茶話會上的這個尖銳矛盾

而結論

當然是空白一片...

 

接下來的就是訣別前的鋪墊了

眾妓女光了膀子纏裹胸以突出中國女性的柔美與堅強

順道不忘讓冷艷美人變成撩人熱火

滿足歐美大片必有床戲的慣例

也算對貝爾影帝大老遠來一趟中國表示感謝

更是不忘了在最後一刻將妓女們的風塵俗媚徹底洗去

變出女學生們的純潔高貴范兒

從而達到外形、層次與人性上的統一

 

至於為啥小男孩要自願替代...

表面上看是另一段救贖與犧牲

看深點則無非是又一個催淚煽情的把戲

進一步挖下去則是老謀子「一個都不能少」的偽善完美主義

與「情節到此已沒你的位置」的炮灰慣例

喬治多了的那根小雞肋已經讓茶話會的老人們覺得食之無味

於是...他和佟大為...會合去了...

 

至於結尾

頗有些虎頭蛇尾

妓女們理所應當的上車拉走了

女孩們毫無困難的藏匿逃走了

過份的直白順利之餘

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那個陶瓷招財貓的段子更是令人感覺有些不明所以

這算什麼?安慰?亦或是諷刺?

 

簡而言之

電影能看(如果你把自己的大腦留在放映廳門外)

但是理性安排太過明顯

充滿了明顯的人工痕跡和穿鑿附會的生硬設計

更是因為有《南京南京》這樣的前車借鑑

使得本應出彩的內容顯得有點似曾相識

作為一個中國觀眾

我表示無感

至於西方觀眾買不買帳

我無以評判

 

但是在此我想說一句

時至今日

在西方世界叫好叫座的中國電影往往都是「中國」的

無論是臥虎藏龍還是芙蓉鄉

西楚霸王或者紅高粱

西方世界真正想看並尊重著的

是一個偉大的東方古國對自己獨特文化與本真價值的磊落講述

而非某些急功的異國導演對西方舶來文化與拷貝價值的模仿追隨

 

言盡於此

讓子彈飛一會兒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