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老虎

2011-12-29 20:44:52

再轉一個:惡意賣萌不可取——評張藝謀新片


惡意賣萌不可取——評張藝謀新片
 
張藝謀的新片用4個字就可以概括:惡意賣萌。(賣萌:網路流行語,指裝出可憐又可愛的樣子來博取他人的同情與喜愛。)

張導這回費了很大力氣拍了部新片,顯然是衝著小金人去的,走的也是《辛德勒名單》為代表的大屠殺題材路線。為了這個目的,請了貝爾這樣的好萊塢一線明星,花了很大力氣搞宣傳,但似乎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什麼?因為這部電影從根本路子上就錯了。

大屠殺題材的影片一向頗受西方文藝界的青睞,有3個原因。

首先是人性救贖類的題材本身就符合基督教文化的特點。
其次是猶太人確實有值得同情之處。猶太人在西方2000年來基本上被當成豬來養,平時好吃好喝伺候著,一到危機時刻就殺豬過年。西方歷史上每一次重大危機幾乎都伴隨著剝奪、迫害甚至屠殺猶太人。西方歷代統治階級——無論其代表被稱作國王、皇帝或是元首——往往通過類似手段來緩和社會矛盾。甚至到了現代,比如本次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立刻就有要求清算猶太金融吸血鬼的呼聲出現。
最後也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持西方——或者更準確地講美國——傳媒業話語權的猶太老闆希望通過對類似題材的宣傳來塑造出一個受害民族的形象,把自己裝扮的可憐一些,以逃避被再次被當豬殺的命運。按當下流行的網路俗語來講就叫做賣萌。

猶太人可以賣萌,但中國人尤其是目前的中國人不能也無法賣萌。

與猶太民族不同,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從華夏到漢,再到今天tg大力宣傳的中華民族,從黃河沿岸的幾個部落聯盟到今天佔據9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世界大國,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不停頓地通過武力征服和同化進行擴張的歷史。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我們屠殺別人的時候要比被別人屠殺的時候多得多。從文明角度來看,一部5000年的中國曆史,就是中華文明一邊和北方遊牧民族爭奪400毫米降雨線,一邊向南方推進,並同時征服吞併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後挨打,給國人留下了強烈的挨打記憶和弱者心態,而這種心態又被80年代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文化衝擊和長期以來韜光養晦裝孫子外交政策所強化。特別是張藝謀這一代知識分子受其影響最深,所以才會有《河殤》和300年殖民地等等奇談怪論出現。

因此,張藝謀學猶太人拍大屠殺題材,並試圖通過類似題材博取中外好感,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在他及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看來是順利成章的事情。可問題是,時代已經變了。在中國正在邁向帝國主義強權道路的關鍵時刻,這種賣萌裝可憐博眼球的題材,必定落得裡外不是人的下場。換句話說,猶太人拍大屠殺賣萌,就好比小貓小狗搖尾乞憐。中國人干類似的事情就好比一條巨龍去學小貓小狗,對人搖尾乞憐,在自己人開來是拿民族傷痕搞商業開發不可容忍,在外人看來屬於惡意賣萌,滑稽可笑。

張藝謀的這部電影如果放在10年前,很有可能就是名利雙收,衝擊小金人未嘗不可能;放在20年前甚至有可能被吹捧為巨著。但放在今天這個時代背景必然就會落得一個爭議重重的下場。無他,時代精神不需要這種題材的影片。

附註:說了這麼半天,老是批評就會有人不服氣,認為類似題材的電影還是應該拍。確實如此,但問題是應該怎樣拍。提一個可能是老掉牙的範例,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

梅爾吉布森這個人雖然很自戀,宗教意識濃厚而且有以救世主自居的傾向,但拍電影尤其是意識形態宣傳片,當今世上無人能出其右。同樣是反抗侵略,同樣是被壓迫被傷害下的抗爭,《勇敢的心》把蘇格蘭人描繪得光榮而偉大,威廉華萊士被吹捧為救世的基督。不僅如此,整部電影色調明亮,大氣恢弘,幾千人的會戰能給人留下史達林格勒的印象。最重要的是,讓人在觀影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接受了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薰陶。

反過來看呢?我們的歷史比蘇格蘭人光榮偉大一百倍,為什麼我們的導演卻總是盯著下三路做文章,總是要搞出一片陰暗、壓抑、憂鬱、柔弱的氣場,總是熱衷於把自己打扮成楚楚可憐的受害者來試圖博取同情?別的不說,同樣是抗日題材,東北抗聯不拍,敵後根據地不拍,51大掃蕩不拍,眼睛裡除了南京大屠殺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就算最偷懶的把楊靖宇烈士的事蹟按威廉華萊士的套路翻拍一下,不比現在這個題材好看一百倍,宣傳效果好上一百倍?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