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冰宗釋

2011-12-30 06:13:08

2011影蹤 ——一個普通影迷眼中的2011




冰宗釋

年初的奧斯卡的揭曉,著實讓人感到困惑,保守工整的《國王的演講》,戰勝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先鋒作品《社交網路》,名不見經傳的湯姆霍伯也從已有大師品相的大衛芬奇手中搶來了最佳導演獎。對於這樣的結果,只能是對韋恩斯坦的公關能力再次發出驚嘆,這家公司再次複製了《莎翁情史》式的勝利。

《國王的演講》絕對是佳作,但很明顯《社交網路》更好,十分羨慕歐美和亞洲其他地區(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朝鮮除外)的影迷,他們可以在大螢幕上欣賞到這些奧斯卡佳作。而內地呢?則可以第一時間欣賞到《戰國》《新倩女幽魂》《關雲長》這些「佳作」。形容這三部作品的優劣,可以用《戰國》裡的兩句台詞來表達,一個是「太殘暴了!」,還有就是「寡人心痛呀!」。這三部在同一時間上映的電影,讓人再次對中國電影的水準感到失望,這些電影的出現,是因為中國觀眾好騙,還是這就是中國電影人的真實水準呢?其實,這三部電影還真配不上「2011最爛片」這個稱號,因為《楊門女將之太君快走》還在年底恭候著呢,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該片用絕對夠爛的品質,在觀眾的叫罵聲中,勇奪「2011最爛片」稱號,有人或許會對這個結果提出質疑,說讓《楊門女將》得了,那豈不是對《畫壁》《最強喜事2011》等片不公平。所以說,在奧斯卡的評選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總結2011內地公映電影,就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經過了三部爛片的洗禮,迎來了坎城。今年的坎城電影節絕對是高水準的一屆。在今年年底眾多電影權媒評選的十佳電影,和北美頒獎季眾多的獎項名單里,坎城參賽作品均佔據了眾多席位,《藝術家》《生命之樹》《亡命駕駛》等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光是坎城,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和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等眾多評獎活動,權威性都提高了不少,當然,金雞獎的權威性跟《飛天》的水準也是很般配的。「在蘇共蘇央的指示下,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展了「學習蘇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蘇共蘇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射賄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活動,並創作出了多部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豬旋律電影,其中《見襠痿爺》《飛天》《郭明義》《楊善洲》《辛亥革命》等眾多優秀電影均分別取得了過億的票房成績。」如果這幾天的新聞聯播里恬不知恥的播報出這樣一句話,我也不會感到驚訝,因為在這個神奇的國度,「偷票房」這種不誠信的行為還真不算什麼大事。

2010年的內地電影市場的高票房,讓許多人對2011年的票房成績充滿了期待。可是上半年一個個不景氣的票房數字,則讓那些瘋狂蓋影院和瘋狂拍「大片」的投資商們感到失望。今年內地的票房只有《變形金剛3》《哈利波特7下》才稱得上是「井噴」。而伴隨著的是眾多古裝「大片」在票房上的失利。或許,「人傻錢多」這四個字已經不能用來形容中國的電影觀眾了。

「營銷」成為今年內地電影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飢餓營銷」「部落格營銷」「粉絲營銷」均一一湧現。其中《孤島驚魂》和《失戀33天》都屬於「化腐朽為神奇」的案例,一個是以極低成本獲近億票房,另一個則是與好萊塢大片正面抗衡卻不落下風,但是,這兩個案例的偶然性是不能否認的,因為之後的幾部試圖模仿其營銷手法的作品均以失敗告終。高票房≠好電影,同樣的,好電影並不一定能得到高票房,年度最佳華語片《鋼的琴》就是如此,即使有著極佳的口碑,即使有著眾多影評人「吐血推薦」,卻依然無法挽回它在票房的頹勢。好的電影,如果因為營銷策略不佳而票房成績不佳,實在是對電影人的打擊;相反,如果那些投機取巧的作品屢屢因為恰如其分的營銷而獲得優秀的票房成績,就只能說是這個電影市場並不成熟。

出品好的電影,配上優秀的營銷,這才是一個成熟的電影工業所應具備的條件,就像年底的「金龍」大戰,兩部電影都屬水準之作,加上兩家公司「針尖對麥芒」的營銷,必然能夠實現口碑票房雙贏的局面。說到這兩部電影,就不得不提張偉平大戰八大院線的事,暫且不說他的做法是否妥當,單說他的這一行為,成功後絕不僅僅是他收益,所有的製片方都會從中收益,但可悲的是,只有馮小剛出來支持他,其他製片公司,則大多默不作聲,甚至還有一家的公司,做出了下井投石的無恥舉動。《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從開拍到上映,真正是做到了話題不斷,我一直認為張偉平絕對是中國電影營銷第一人,尤其是這次電影公映後《蝙蝠俠外傳之天朝盲囚》的上演(如果這是張偉平的主意的話),絕對是年度電影營銷最驚世駭俗的策劃!

還有許多事情沒有提及,比如《畫壁》《白蛇傳說》兩片互派水軍黑對方,和台灣本土片今年票房大爆發等等,總的來說,2011年的華語影壇實在是熱鬧。最後,想哀悼一下膠片,數字放映最終代替膠片,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一般在影院,我都優先選擇看膠片電影,因為膠片那種顆粒質感,是數字放映無法展現的,就如同3D電影那些朝你扔東西的炫技的鏡頭,是無法取代2D電影裡那些驚艷的長鏡頭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