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934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打卡青年

2011-12-30 20:13:55

『重慶』向《金陵十三釵》說噁心


首先在這裡要向張藝謀的《活著》致敬,這一部史詩般的黑色幽默片讓我以為看到了中國電影的希望。
   昨天晚上看《金陵十三釵》中途離場,我不想談張藝謀的電影技巧和他的色彩運用,還有什麼人物性格刻畫的問題。我只想說這又是一部誤導中國人的電影,踐踏中國人尊嚴的電影,裡面的一句台詞讓我影響深刻,日本兵強姦女學生未遂後那位到教堂的日本軍官說的「在戰爭中如此混亂的秩序下,這種情況(強姦)是難免的」,說得很真誠的樣子。老子當時聽到就不想再往下看了,你張藝謀公然在全中國上映的電影裡設計這麼一句台詞為日本南京大屠殺開脫,讓中國南京30萬條人命為政府宣揚的所謂日本「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骯髒的靈魂買單,卻選擇繼續忽略日本全名仇視中國的事實。
   為什麼要把那個日本軍官拍得那麼溫文爾雅,那麼有文化,那麼有教養,甚至還會彈鋼琴,一度給我一種錯覺,他很MAN。無論從原來戰爭真實的映像資料還是照片,我看到的日本人都是呲牙咧嘴,兩個字概括「醜男」,但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還有電影扮演日本人的都是一副正面人物才應該有的嘴臉。
   我們拍二戰題材的電影不能向美國好萊塢學習,別人是徹徹底底的戰勝國,別人在拍德國軍官時,可以拍得很優雅(德國人本身也優雅),可以在拍德國人屠殺猶太人(不是美國人)時有人性的光輝,通篇的美國價值觀。而你張藝謀作為被日本人屠殺、強姦過的中國人的後代,不應該站在中立者的角度,用你的電影去挖掘所謂日本人的人性光輝,在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是沒有人性的,有的只是無情的屠殺。
   今天還看到媒體對張藝謀的採訪,說到教堂玻璃的色彩和五彩斑斕的旗袍,老謀子居然說到「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不是灰白調的也是青灰調的,不是青灰調的也是灰黃調的,很難出色彩。滿是色彩的感覺,感到很興奮」,「人物活起來,變得有血有肉」。
   南京大屠殺背景下中國軍人、秦淮河女人本就是灰色的,她們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疤。老謀子你的無恥讓你的電影人物豐滿了、活了,也讓你的票房豐滿了,但是30萬個冤魂呢?
   最後請各位大導演不要再拍關於南京的電影了,不要再撩撥中國人的傷疤,不要把中國的國恥當成你拿奧斯卡小金人的墊腳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