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牛津謀殺案--Oxford Murders

深度谜案/牛津谋杀案/牛津杀手

6.1 / 30,900人    104分鐘

導演: 艾利克斯德拉伊格萊希亞
編劇: 艾利克斯德拉伊格萊希亞 Jorge Guerricaechevarria
演員: 伊利亞伍德 約翰赫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魔君小黑

2012-01-01 09:15:01

規律並不存在——評電影《牛津謀殺案》


       《牛津謀殺案》是我在2011年里看的最後一部電影,然後幸運地被戳中萌點。戳中我的一是它作為一部推理電影獨闢蹊徑的設計,二是難得的把哲學與推理相融合,可以算得上是完美的融合。

       電影一開始提到了維根斯坦,難得的是我對這個名字竟然不陌生。雖然我對哲學的概念非常膚淺,但是最近不小心因為看了有關社會治療的理論,稍微對這位「大boss」有了一些解了。不要誤解了,其實這位innocent哲學家並不是幕後真兇,他早在1951年就逝世了,只不過該劇的作者參考了他的思想,牽動了劇情的發展。

       「規律並不存在」是我對維根斯坦部份思想體現在該劇中的解讀,不知道是不是誤讀。一種序列下總有無數種可能性,嚴謹的數字和邏輯推理並不能導出事件的真相,這是該劇的觀點,也是推動該劇推理主線的核心思想(這讓「真相只有一個」的柯南小盆友情何以堪啊......)。於是《牛津謀殺案》裡的邏輯數學家們,完美地演繹了一場由完全的偶然性構成的完美邏輯推理(這就是戳中我萌點的地方啦,難得一見的「反邏輯的邏輯」的推理小說構思~~)。

       以下就是全然的哲學思考啦,關於這部電影遵循的思想,我覺得是:人們不可能遵從嚴謹的邏輯獲得事實真相,我們所見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事實從我們作為觀察者的那一刻存在(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也讓我想到薛丁格的那隻貓~~)。個人認為,維根斯坦的思想是屬於後現代主義的思潮範圍內的,至少在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到一些現象學的影子。現象學只重視對於完整的現在,此時此地的描述,而並不重視「解釋、預測、控制」,所以我們只能確定我們所見的,而不能預測所有的可能性。誠然,現象學的思路比起實證主義(大多數是一些實驗室實驗~)使我們更加貼近真實的生活,但是承認事件是無法預測和控制的,對於心理學來說實在是一種悲哀......

       回到這部電影,最後似乎提出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事實:從純粹的邏輯和客觀規律來進行推理雖然可能導入錯誤的結果,但有一樣是決定性的,人的行為都是有動機的,而動機指向了真實的結果。我想在這裡為心理學小小地歡呼一下,因為在人們無法預測的多種可能性的犯罪手法下,有時候邏輯可能無能為力,但是只要行為的內在驅動存在,行為就指向基本確定的結果。

       不過人類的動機也不是那麼好預測的,否則馬丁也不會成為那隻無辜的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就改變了貝絲的想法。所以說,什麼是確定的,誰知道呢?也許人們真的應該感到恐懼,因為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確實什麼也控制不了,唯一的真理就是——沒有唯一的真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