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余亮

2012-01-02 04:32:10

女人們的戰爭


一個不是週末的週末,被朋友拉去看了《金陵十三釵》,嚴歌苓的劇本果然不同凡響,電影拍的卻中規中矩,許多戰爭場面的過份渲染彰顯了張藝謀的得獎渴望。主題曲的提琴很贊,不過也是他的慣用風格,可以婉轉可以糾結,然後給你一聲突兀的槍聲把你拉回來。就這樣在秦淮女子營造的脂粉金陵和日本人槍下的破碎南京里一進一出,來來回回,你的心也被敲打著……

故事其實並不復雜,但是切入點很新穎。關於戰爭主題的電影大多充斥著暴力血腥的拚殺場面,這多半是男人的事情,但這個故事卻用兩個比較極端的群體來展現女人在戰爭中的選擇。如果說戰爭是男人暴力爭奪的本性使國家進入了失控的狀態,那麼在這個過程里女人又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在戰爭里我們關注男人,大概因為我們以為男人決定戰爭的成敗,但是問題似乎沒這麼簡單。

女人可以改變女人。戰爭中我們看慣了劉胡蘭式的女學生,卻沒見過脂粉纏身的秦淮女,當她們湊到一起的時候,是一種藏在我們每個人心裡的主流社會價值所褒獎和唾棄的兩類人的對話,從對立到理解到交融,戰爭背景下人性的善意讓格格不入的社會等級變得模糊起來。

女人也可以改變男人,愛情在這個本不需要纏綿的電影裡並不顯得蹩腳,約翰從一個不羈的美國混混變成一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神父並不是因為一身衣服而是因為一個女人。東方男人都喜歡純潔如白紙的女孩子,但當約翰對玉墨說出那一句「看到你,我就彷彿看到了你所經歷的一切」,我覺得這是我所聽過的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最深情的愛。那些經歷了生活艱辛和災難洗禮的女人身上往往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安靜的力量,她們用寬容與接納所面對的苦難或許是男人無法想像的。像葉嘉瑩、像畢淑敏、像龍應台,經歷了親人離別、流離失所、艱苦戍邊、生死漂泊,卻依舊可以看淡生活,娓娓道來。從這個意義上講,那些青春小姑娘的可愛與矯情多半顯得有些幼稚,我忽然覺得生無所息,女人風華絕代的錘鍊絕無捷徑可走,除了時間,苦難是她們的必修課。

然而苦難是不可奢求的,男權主義盛行的年代裡,缺乏慰藉的殘酷,滲透在軍國主義的人性里,在勝負立現的戰爭中,以刺刀的方式讓弱者承受了極度慘痛的代價。

今年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那幾天我剛好在南京,秦淮河畔依舊鶯歌燕舞,可玄武湖旁老舊城區卻亦如我七年前來的樣子。像北京市民不願意提起八九一樣,南京沒人願意想起抗戰,歷史的陰影紮在人們內心深處,一代一代把那種精神上的恐懼傳遞下去,成為一個城市的傷。感性被理性摧殘是那個戰爭年代的必然,但在暴力有效的解決紛爭後的和平年代,當我們重塑感性的時候,女人是繞不開的一環。衝鋒陷陣的應該是男人,療傷的或許應該是女人吧。

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社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人性里對戰爭的反思呢,我看不盡然。電影有幾個並不搞笑的橋段,影院裡飄出幾聲女孩子的笑,約翰為了玉墨刮下鬍鬚的那個鏡頭一出現,全場女觀眾竊竊私語「好帥啊好帥啊!」,一時間我分不出電影內外,那些秦淮女子彷彿就在身邊,我卻不敢保證她們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女人,是男人的價值觀。那些揮金如土紙醉金迷的膚淺成為這個社會執著追求的成功標誌。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女孩子再等到戰爭中去展現這種視死如歸的悲壯的美嗎?我害怕不知再過多少年子孫還會面對電影裡的那種艱難抉擇。

早已過了憤青抑或是文青的年代,我們都開始被現實的生活拖累的無暇顧及那些飄在空中的理想,但當你有機會審視一段歷史,你會發現你依舊在一個不溫不火的醞釀著災難的社會裡推波助瀾。電影裡神父於情於理都當仁不讓的告訴日本兵不會把女孩子送出去,但是日本人只重複了一句話「明天下午我們來接人」。我一時語塞,你不要以為你從小生活在和平時代於是人類社會的理性就應該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被一些應該或不應該的東西裝滿頭腦且不得不憑之在這個單調的社會裡苟且謀生時,你得知道,有些時候,人類的本質就是「我比你厲害所以沒什麼道理可講」。這就是為什麼朋友在問我最喜歡的電影時,我通常會回答《動物世界》的原因。

脫下彩妝換上學生服,戰爭讓色彩斑斕變成灰暗。更殘酷的是,當我們的男人無法保護女人的時候,女人那不可理喻的感性卻依舊。於是戰爭用最鋒利的刺刀打碎了女人的夢,無論你是因為忘不了落在櫃子裡的耳環,想用完整的琴弦為心愛的男人彈唱抑或是捨不得懷裡的小貓,生死都立刻給你一個交代。我忽然明白,女人在面對生死一剎那的恐懼前都依舊是女人。你說戰爭對男人殘酷,那是生與死的殘酷,但對女人來講,生死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戰爭的殘酷或許是讓生者活下去卻無法忘記的殘酷。

張藝謀喜歡色彩,不過在這樣的一個題材下,能用彩色膠片已經阿彌陀佛了。畢竟他不敢像姜文和陸川那樣用白描的壓抑迎合小眾的期待,他要的是奧斯卡而不是金熊。即便如此,他還是在那些秦淮女子的衣服上做足了文章。閉上眼睛,我相信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腦海中都留住秦淮女子搖曳著走去的背影。在我,那並不單純是傳統女性美的吸引,更像是一個符號。那些帶著古典韻味的多彩多姿的女孩子已經遠去了,她們也曾用胭脂粉黛和打情罵俏的乖嬌來掩蓋內心的倉惶和麵對苦難的無奈,但當真的考驗來臨時,她們可以成為中華大地上一道蒼勁的風景,慷慨赴死或是用她們的愛和善意去孕育明天的脊樑。姑娘,今天的你能做到嗎?

國與國的較量,既是男人與男人的戰爭,也是女人與女人的比賽。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