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ane114

2012-01-02 21:55:21

看完《金陵十三釵》


       這不是影評,我也沒寫過影評,只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一些感受,願與大家分享。
  
    在除夕之夜看《金陵十三釵》也許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這註定我將沉默而沉重的跨越2011年。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去關切那些讓我害怕、讓我恐懼、讓我激憤、讓我痛苦的事物,這些決定都是我自己作出的,但是我和大多數人們一樣,對於那些充斥著負面詞彙的場景,我厭惡、害怕,根本不想去聽、去看、去面對,然而結果總是事與願違,所以我把它歸結為宿命,命運控制了我的意識,叫我去做一些讓自己痛苦的事情而難以自拔,所以看似是自己的選擇,卻又深受命運的擺佈,就好像同樣是喜歡可愛的小動物,更多女孩子願意去看他們過著快樂與幸福生活的一面,而我卻要把大多數精力花在去看、去了解各種動物正在承受的苦難上,我也想逃避,卻又逃避不了。

       三年多以前的一次南京之行,僅僅兩天的行程,能夠去的地方實在太多,心心唸唸的中山陵、玄武湖公園和雨花台最終沒有去成,但我用了一整個下午參觀了大屠殺紀念館。上海的同學,如果去過淞滬抗戰紀念館,不知道有沒有和我同樣的感受:從那幽暗的、略帶點土腥氣味的展館出來之後,面對室外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卻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懷疑眼前的一切是否是真實的。當下的寧靜必然是真實的,然而,幾分鐘前所目睹的土堆、瓦房、碉堡、各種軍事武器、模擬的戰爭場景、痛苦的難民、還有音響里傳來的槍炮聲,它們曾經也是真實的,就在我現在立足的大地上,它們曾真真實實地存在過。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參觀龍華烈士陵園,我至今記憶猶深的,是那暗無天日的牢房,沒有絲毫的光線與色彩,只有深沉的、宛若黑洞般的一片漆黑與森冷。那個時候,導遊似乎說了一句話,具體記不清了,大概的意思就是關在這種地方,是硬生生得要把人逼得精神崩潰。我想,從日本軍隊踏進南京城的那一刻起,諾大的京城瞬間就化為了那樣一個牢房,只是多了更多悽厲的慘叫、肉體堆砌的山丘、污血匯聚的河流、以及被野蠻強暴和蹂躪而凋零了的人類的尊嚴。

       關於大屠殺紀念館裡的情況,我不想描述,也難以描述,最好的描述也抵不過一次親身的經歷。只是,那裡真的好安靜,紀念館翻修後無限拉長和延伸的黑色外牆似乎把週遭的一切聲響都吸收了進去,即便車流不斷,那本應該有的汽車引擎聲,還有車輪輾過路面時產生的摩擦聲竟然也都傳不進我的耳朵里。沿著外牆,汽車緩慢地行進,掠過視線的,是一尊尊和他們的背景同樣漆黑的雕像,遍佈的稜角與褶皺,凝固住了在戰火紛飛中逃難的身影,那樣細緻的刻畫,動態的描述,在那驚恐的面部曲線,在那腥風血雨中捲起的衣角,在那魔鬼橫行的煉獄中隨時會被虐殺的、糾痛人心的親情。回來後的兩天之內,我都沒有碰過自己的那本日語教科書。

       關於描述抗日戰爭的電影和電視劇,在愛國主義的教育之下,自是看過不少的,《紫日》、《黃河絕戀》,都是學生時代必看的電影,然而關於南京大屠殺,也許太過慘烈,太過赤裸,太容易觸痛中國人的神經,難以融入一絲一毫的類似於前兩部電影的文藝色彩,然而又沒有人願意去看永無止境的燒殺、搶掠、還有強姦,像講述黑太陽731的電影(在之前的課堂發表上竟然被日本同學問到關於731做人體實驗的問題,實在叫我糾結到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通篇就是一部比美國恐怖大片電鋸驚魂更恐怖的恐怖片,因為它是真實的。至少在我看來,很難用一種正面的、積極的筆觸去揭開大屠殺,因為所有的親情、愛情、友情、人性的光輝這些溫暖人心的最重要的東西似乎都會被那些壓倒性的殘酷與變態的行徑所蓋過,說實話,即便影片中還是刻畫了這些事物,我依然很難用到「感動」這個詞,更多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最最深沉的恐懼,以及所謂的對於人性的絕望(究竟什麼是人性?),還有對於那些受難者的感受,同情?心痛?我找不出任何一個合適的詞彙來描述。關於直接描述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在我小時候看過的關於抗戰題材影片的記憶中竟搜尋不到,唯有十一二歲時在電視上看到的一部電影讓我誤以為是描寫大屠殺的,其中最震撼我的一幕是一位瘦骨嶙峋的母親呆滯地仰視著被日本人的刺刀挑起的,依然在襁褓中的孩子,而此時她的前襟被粗魯地拉開,露出了鬆弛垂墜的胸部,她的另外兩個女兒正在被日本人輪暴……影片的最後,男主角在衝天的火光中敲響了鐘樓上的大鐘,那每一聲長鳴都重重得打在我年幼時的心靈上,至今仍在耳邊縈繞不去。後來我想,這部電影描述的應該是上海吧。因為那標誌性的外灘鐘樓。

       近年來所拍攝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中,我所知道的有《南京》、《南京!南京!》、《張純如》,還有這次的《金陵十三釵》。大學的時候看了《南京》,那是一部紀錄片,通過證人的口述和史料回憶那場史無前例的浩劫。成年以後,我對南京大屠殺的印象就停留在了那些黑白的影像和照片,以及《東京審判》中證人的證詞上。後兩部電影我都沒有看,關於《張純如》,我只看了預告片,在20世紀末尾,一個美籍華裔女作家眼中真實的南京浩劫,她在採集資料的過程中,化身為一個年幼的女孩,在硝煙中狂奔,親身經歷了那段噩夢般的歲月,這樣的表現手法是很特別的。那段歷史完全獨立於她的生命之外,卻又完整得融入了她的生命,甚至最終奪去了她的生命。她是我所知的第一個以英文寫作南京大屠殺的人。相較於電影,我更多的是以文字的形式去了解張純如這個人,她飛越整個太平洋,以一個孜孜不倦地尋求真相、負有強烈歷史責任感的堅強女性的姿態,一個一個地去採訪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她幾乎訪遍了所有倖存者,並儘可能得收集文字和影像資料還原歷史真相,最終以英文成書:《南京暴行——一場被遺忘的大屠殺》,並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關於這本書,看完前言之後,我至今沒有勇氣翻開正文的內容,粗略得掃過,那些詳細到讓人顫抖的描述像咒語一樣時常在我的腦海里盤旋,對於她而言,死,也許真的是一種解脫。

       回歸到《金陵十三釵》,為什麼忽然想看這部電影,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可以說,這部電影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那些身著艷麗旗袍,舉止風情萬種的秦淮河畔的浮塵美妓。秦淮自古出名妓,「秦淮八艷」更是聲名遠播,而杜牧的一首《泊秦淮》則是把「秦淮」和「商女」這兩個概念牢牢地結合在了一起,使這個地方,以及這個地方的人都負有了一定的傳奇色彩,引人窺探。我不知道原作者、編劇和導演是怎樣在南京大屠殺的背景之下把軍人、妓女、女學生、假冒神父的洋人入殮師等元素拼湊到一起的,不過沒有關係,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自然是不能與他們原有的本該是毫無聯繫的狀態相提並論的。在一個灰色的時代,就是這些鮮艷的色彩勾起了我的興趣,因為在預告片中,除了對戰的場景依然展現了戰爭的殘酷,而描寫妓女的那些場景讓我很難與大屠殺聯繫起來,與我能夠想像得到的講述大屠殺該有的電影模式有很大的出入。因為影片的主題圍繞在「女人」這個關鍵詞上,所以裡面可能有的情景,不用看電影本身,甚至預告片,也能夠得知一二了。這沒有什麼好拿來說的,無論是文字還是影像,看過的,也說不上少了。很恐怖,我知道,我想我看到了會把眼睛蒙起來的,但是最後沒有……

       查閱了一下網上的評論,有很多不好的評論,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有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反感,一方面有對抗戰題材的厭倦,一方面從情節的把握和講述故事的能力上對導演的功力產生質疑,一方面對整部電影的邏輯性不置可否,但是最多的負面評價還是圍繞著「性」這樣一個敏感的話題。許多人認為在描述這樣一段慘痛的歷史事件時用「性」來做噱頭和電影的賣點是很不道德的,而我不知道的是,是否參與電影製作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這樣想的呢?他們應該知道,這樣做,其實是極其冒險的。許多人認為,關於南京大屠殺,能夠寫的東西太多,能夠拍的東西也太多了,什麼不好寫不好拍,卻偏要把描述的重點放在這樣一群社會底層的墮落女性的形象上,未免太愚弄大眾。我想說的是,給出這樣評論的,應該是男性居多。至少在我看完電影后,我很難做出像這樣客觀的評價,只是覺得沉痛和恐懼,一時連話也說不出來。

        描述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卻隱含了性暗示,有日軍對還是處女的女學生的覬覦,有十四釵撩人的姿態和魅惑的妝容,這是給與負面評價的人所看到的,但是在我眼裡,這些似乎色情的元素卻無法讓我覺得這部電影有任何的色情之處。我只能說作者和導演以抗戰時期兩大女性群體的視角描述了侵略者非人的獸行,無論他們是怎樣描述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不僅僅是在欣賞一部藝術電影,而最重要的實質是:女性在這場屠殺中,無論是在肉體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是最最深重的群體性的受害者,天生的弱者,在受到加害時所承受的苦難也是無與倫比的。張純如是如何下決心著書南京大屠殺,是因為參觀了一場在加州舉辦的大屠殺攝影展,那些殘酷的黑白照片深深得觸動了她,當看到一張中國婦女被剝光衣服掰開大腿拍攝的照片時,她說她永遠也無法忘記那個女人臉上屈辱的神情。她的著書的英文原名是「THE RAPE OF NANKING「,RAPE在英文中是強姦的意思,也有破壞和毀滅的含義,我想她用這個詞不僅僅是想概括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整個罪行,也是對整場屠殺中遍佈城內的極其殘忍的強姦暴行的控訴。

       《金陵十三釵》,不管怎麼說,它依然再次讓我體會到了大屠殺的慘痛,這樣一部描繪歷史的電影,正是因為要結合歷史來看,所以能夠看到的,才不光光是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故事的邏輯性和敘事的緊湊度,或是演員的表演等,所以《辛德勒的名單》,無論獲得了多少項奧斯卡獎,它最震撼人心的,依然是歷史本身。看這部電影,無論如何我也無法想到「性」或是「色情」之類的詞彙,更難與「票房」「賣點」等現代詞彙聯繫起來,因為我只是一個平凡的觀眾,而不是一個專業的影評人。就好像看旅美畫家李自健的巨幅油畫——《南京大屠殺》,看完後最終留在心底的,不是他的繪畫手法和技巧,也不是他的用色和構圖,而是通過畫面所傳遞出來的令人驚懼的殘酷和深重的痛苦,以及,渴望被救贖。無論對歷史本身如何評價,無論對描繪歷史的文藝作品如何評論,讓我們記住張純如曾引用過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塞爾的警句——「忘記屠殺,就等於第二次屠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