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934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開膛手貝塔

2012-01-03 06:40:37

不是每個處女背後都有一個為她默默犧牲的窯姐


李碧華似乎也是「戲子無情,婊子無義」這句話的忠實擁躉,即便在她口中是另外一個說法——「婊子合該在床上有情,戲子,只能在台上有義。」雖然字面上看,這句話並沒是否有定所有的戲子婊子,但是細細想來,內裡上,總是有種與生俱來斜睥世人的優越感,骨子裡還是一種對於所謂婊子們的定向思維——風月場上逢場作戲的事情多了去了,縱使有情有義,那也要在固定的時間空間環境氛圍中才得凸顯。這便像極了某個神奇國度中慣常的有罪推定——先假設你是不清白的,如若清白,那也只是特例,通常的情況一如以劇中書娟為代表的一眾清白無邪的學生之見——秦淮河中出來的窯姐們,楊枝甘露也洗不淨身上的狐臊味兒。

然而不論最初設定如何,整個故事還是精彩的,張藝謀的迴光返照之作還是當得起自己大國師的名號。教堂玻璃碎裂的鏡頭中依稀讓人想起當年《紅高粱》中大壇大罈女兒紅在黃土上綻開的樣子。當然,這部片子讓人更多想到的還是幾年前陸川的《南京,南京》,《金陵》中的整個故事只是《南京》中的一個小小片段,但若論震撼,卻真不如江一燕把手舉起來的那個渺渺瞬間。仔細去想,其實兩者也都是為了言說生死與信仰的宏大主題,但張藝謀在這裡討了個巧,把這些都藏著掖著,把更多的筆墨放在刻畫玉墨這個人物上,是以最終我所得到的只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女神以自己強大的氣場帶動了一撥毫無思想可言的姐妹們一起赴湯蹈火,金陵十三釵多少有點名不副實,我更願意看到的是這十二個人之間的衝突、矛盾、意見不合之下張力十足的表現,而不是以一當十的噱頭。這裡面的每個人原本都可以有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前生今世,但由於玉墨的存在,其他人都成了蜻蜓點水一掠而過的點綴。之前的豆蔻倒是整個片子中最閃亮的一點,但之後還是做了炮灰,張藝謀在裡面只是讓她當了表現「婊子有情」的鋪墊以及「鬼子殘暴」的明證,金陵十三釵最終還是成了「金陵奇女子」。

說這些實在是雞蛋裡面挑骨頭,相比之下,這部片子肯定比張導之前的《十面埋伏》《山楂樹》之流好太多。但如果按照《金陵十三釵》的設定,明顯有點頭重腳輕之感,如果說浦生的存在還能是為了給豆蔻一個赴死的動機,那麼佟大為的存在或許也僅僅是為了突顯戰爭的悲壯,再給玉墨打一劑強心針「這些女學生的命可不僅僅是她們自己的,兄弟們的命可也是搭上了的」,再加上玉墨的身世和學生們登上教堂頂的決絕,學生們最終被引申做民族的希望,而妓女們則被引申為人性美的化身,這裡面的動機看起來似乎人之常情的不行,但玉墨們還是被固定於一個悲情的初始設定中,張導最習慣於用身份營造衝突,而且戲劇裡面這樣的方式其實最易操作最易取巧,但這種身份的設置我特別不喜歡,即便在劇中借神父之口做出了「眾生平等」的思考」,但有了身份便沒有了「人」,在《南京》里我們能看到的只有「人」,無論南京人日本人還是美國人,陸川的眼裡他們首先是「人」,但金陵里他們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團體,是日本、是南京、是學生、是妓女,《南京》看完之後充滿的是希望,但《金陵》看完之後,只有對某一族群的痛恨與對某一族群的同情,這種糾結的情緒讓我無法真正地跳脫出來關注個體,而要上升到某一高度觀望各種小集團,於是揪心終於找到了源頭。

還想再說的就是兩個鏡頭,一個是豆蔻從拾回琴弦到跳下水的一段長鏡頭,絕對是這一年來看過的最給力的,上次被鏡頭震撼到還是《大叔》中元彬跳下窗戶的那段。另外一個就是十三個女子妖嬈而歌的段落,我覺得這個鏡頭是純粹是為了向《色戒》致敬的,張導顯然是想要表現十三釵泰山崩於前而把酒言歡的果敢一刻,但沒做足,跟之前的氛圍跳脫了,還好後來用十四個人齊走的幻象補全,於是我知道,湯唯比倪妮牛逼多了。

ps 本來只想打上三星,但是想到後來有個妓女最後關頭大聲叫道:「我不是學生」,覺得這個片子跟「大爺偉業」以及731部隊之類還是有區別。嚴歌苓劉恆掠陣的片子總是不一樣,沒有好編劇就沒有好電影,這話一點都沒錯,中國電影的投資人們常常為了一個明星投下幾十萬,但是對一個好劇本多幾萬塊錢就開始嚷貴,真應該把丫們讓入殮師都喬裝改扮了,送給皇軍唱詩去。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