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奇幻人生/口白人生(台)/离奇过小说(港)

7.5 / 236,840人    113分鐘

導演: 馬克佛斯特
演員: 威爾法洛 瑪姬葛倫霍 艾瑪湯普遜 昆琳拉提法 達斯汀霍夫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ven

2012-01-06 00:54:54

被逼出來的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本來沒有打算寫這個影評的,寫個短評肯定下這部片子就好
但是發現短評字數限制,不夠我表達想表達的東西
so,that is why I am here
電影的那些絮絮叨叨的畫外音響起的時候,我就知道這部片子應該是我喜歡的類型
一直喜歡那些有大段畫外音的電影
雖然電影的藝術本身就是用光影代替文字去講故事
但是我一直覺得二者的巧妙結合,再加上簡單的背景音樂,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像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和Rob Reiner的《怦然心動》,莫不如此
片子的構思很是巧妙,一個略微神經質的英國女作家,擅長以人物的非正常死亡作為小說的結尾,卻意外地塑造了一個生活一成不變的國稅局統計員,他和他的手錶一樣執著於數字,喜歡對生活進行精準的計算,連刷牙走路打領帶吃飯這種事都有著固定的時間支配
這樣的一個角色幾乎避開了人生的一切意外
而沒有意外就沒有非正常死亡,她發現她塑造了一個自己殺不死的角色
小說的進程陷入僵局
但是女作家不知道的是,她的角色是個實實在在存在於生活中的人物,並且一直以來都按照她的小說的情節進行著週而復始的每一天每一天
本來緊密相關卻又毫無交集的兩個人,卻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星期三里被聯繫了起來
起因是男主人公在刷牙的時候聽見了那個帶著英國口音的女人的聲音在對他的生活進行描繪,就像他自己說的,用豐富的詞彙對他的生活進行精準的敘述
他的生活忽然間就出了亂子,工作遇到的難纏的客戶卻讓自己格外心儀,房子被挖土機一鏟子轟開見了天,那個突然冒出來又突然消失的女人的聲音
各種亂交織在一起,讓他的生活難以回到正軌
他決定找到那個聲音的根源
中間經歷的種種,愛情的萌生,夢想的行進,讓他忽然看見生活原來也可以在枯燥的工作之外有各種各樣的五彩斑斕
他以為以他為主線的小說會是一出comedy,卻在找到那個作家的時候發現小說的構架已經寫好了,是以他的意外死亡為結局的悲劇
而此時,他才剛剛發現生命的美
兩個人的見面讓劇情進行到高潮
女作家知道了她的筆在操控著一個人的命運,她無法再那麼心安理得地繼續寫下去
男主角也知道了自己既定的命運是走向突然的死亡
她把小說的草稿給了他,他看了之後發現只有死亡才是小說最好的結局。
把稿件還回去的時候他對女作家說,就這麼寫吧,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他按照小說的情節繼續生活,但同時也是按照他自己的生活在生活
他知道一切意外都是既定的,他也按照自己最本能的反映面對一切意外。。。

我一直以為結尾他會死去,因為電影像裡面的小說一樣,只有死亡才會讓電影不落俗套
但是導演很巧妙地設計了情節,女作家的一番話讓男主人公的倖免於難非但沒有落俗,而且是觀眾喜聞樂見的皆大歡喜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會突然死去,然後他死了,但是如果一個人預知了死亡並且知道如何避免,卻坦然面對,難道這種人不是我們希望活下來的嗎」
其實到這裡,我覺得已經不是女作家在主宰他的命運了,他有過的抗爭,他的坦然,甚至他最後本該有的死亡,都對他的生命進行了新的詮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主宰了自己的命運,最明顯的就是,他活了下來。

其實這只是個簡單的故事,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電影尾聲響起的時候,觀眾從中得到什麼那是觀眾的事
導演要做的只是去講一個好故事
而國內近些年,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11,所拍的片子好多真是讓觀眾看了憋氣
好像中國有些導演總是試圖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向觀眾講述他們高深莫測的內心世界,他們往往喜歡在電影裡表達一種玄而又玄的大道理,可是用以支撐這個大道理的故事架構往往顯得那麼單薄而搖搖欲墜,讓我們到最後知道了那個道理卻不知道從何而來,只剩下一句言之無物的空洞口號
與其大把大把地往裡砸錢,不如靜下來講個簡單的故事吧
最後,還是祝中國的電影事業,會有個嶄新的明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