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牛津謀殺案--Oxford Murders

深度谜案/牛津谋杀案/牛津杀手

6.1 / 30,763人    104分鐘

導演: 艾利克斯德拉伊格萊希亞
編劇: 艾利克斯德拉伊格萊希亞 Jorge Guerricaechevarria
演員: 伊利亞伍德 約翰赫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水果糖

2012-01-06 07:59:03

秩序的狂妄遮掩


《深度謎案》其實並沒有過多的深度,除非當你把自己陷進那個深深的套子中。人類從始至終都試圖給這個世界建立一種秩序。我們有法律有制度有章程有規則,我們偶爾輔之以堂皇的道德善舉崇高高尚,以抗拒我們本性中深深恐懼的放肆猖狂囂張凌亂顛倒。任何一個數字都可以找到一個它可以合理出現的數列,只是規則獲得的難易與快慢有別而已。存在即合理暗示的是,魔法是人類無法弄懂所以便經常心虛地予以輕視的科學。哲學是為科學不能解答的笨拙尋找的藉口,說什麼哲學慷慨地把它的一部份分享給科學去研究,而保留另一部份讓科學永遠無法涉足的說法,本身就是自我安慰的蒙蔽。我覺得哲學也不是全部,而是有一個更宏大的高空裡的存在。這樣的存在迫使人始終保持一種謙卑的姿態生活,不受節制的全能全知力還不配人類這樣的落後群體可以擁有。秩序是不甘心的掩飾,國家機器越是完備,國民性的脆弱便越不堪。可以仰仗的外在執行力會掩蓋掉個人內心的荒蕪,如此體系下的禮貌教養文明不過是更加深刻的偽善與冷漠。小孩子的書喜歡把動物寫人的樣子,而成人的書則喜歡把人寫成動物的樣子。或者人本來就是動物的樣子,只是小孩子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反而具有更小的傷害性。而已經具有強大攻擊性的成人便在動物的偽裝下對小孩子施予教化。被教化出來的從來不是至善的人性。


與構建適宜數字出現的數列相仿,《深度謎案》的系列案件其實只是為了給第一起真正有殺人意圖的真正兇殺尋找一個合理存在的殺人系列,這是一連串被構造出的殺人事件。為了增強後面殺人事件的合法性並減輕罪惡性,後來的死者都是看上去的應死之人,比如彌留之際的病人、剛做了肺部手術而會因為幾秒的呼吸不暢就斷氣的人。謀殺成了合理性的構建材料,而這樣的構建是為了保護塞爾頓愛的人、為了贖回二十年前自己在車禍中倖存的生命。更甚者在源起的謀殺里,貝絲是為了追尋她愛的馬丁讓她去尋找的自由而將她的母親殺死的。竟然是為了愛。所有人的犧牲是為了給第一件謀殺構建理據,因為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理據,並且竟然這樣匪夷的理據是可以被找到而建立起來再讓人信服的。謀殺能夠合理,因為人們自以為掌握了真相。人們承認有東西他們不知道,但他們確信不疑的是知道的東西一定是真相。其實《深度謎案》並不需要維根斯坦利的哲學外衣來觸及這個真相被證偽的悲傷過程,因為哲學自身也是一個被構建的超驗結構。


然而我想也不必陷入構建的困局裡,因為我們每個人不也都是這樣的一個個數字嗎?既然生命給了我來這世間晃悠一次的機會,那我就也能夠給自己尋找到一個適宜生存的數列來吧。只是有的時候會感覺很艱辛,有的時候會很絕望,有的時候會光芒萬丈,有的人慢幾步,有的人速度很快,生命之樹不斷地伸出手去試探,葉子生長又凋零,直到開出最適宜的花朵。


最後,有個不扣題的畫蛇添尾巴:今天是三毛離開的第21年,我今年就要20歲了,很珍惜的一個整數。其實也不應該特別的珍惜,因為每一天是沒有好壞的差別的,都是我的寶貝。如果說非要跟前文統一一下的話,那麼摘一句話好了:「如果有來生,我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