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思源

2012-01-06 16:18:50

關於我的金陵十三釵


    很久沒寫影評了,也許原因很簡單,總覺得沒有什麼東西值得與大家分享,更沒有什麼我覺得我所思考得東西有讓更多人了解的意義。可這一刻,我無法停筆。
    (請容許我這樣的簡稱)通篇所講不過是在中國近代屈辱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屠殺中無數感人又悲慘故事中的一個。一名衣衫襤褸的殘兵,一個拜金的入殮師,一幫秦淮河畔的風塵歌女為了一個莫名的理由,一致性的改變了自己原先的目的,而做出了自我犧牲。這篇作品的出眾大多不得不歸功於張藝謀出色地畫面感。比如學生們觀看通過的教堂五彩玻璃,最開始用來看那些濃妝艷抹的妓女,明亮的色彩與遠視角所形成的亮斑與這些妓女的輕浮相映成輝。再後來,在日本兵強行進入教堂意圖對學生不軌時,玻璃透出了刺眼又單一的亮光,而同時室內色彩昏暗,使亮光格外耀眼再加上凌亂晃動的鏡頭與尖叫與癲笑,不斷顯示著令人窒息的恐懼。尤其是在屋頂的一幕,女孩躺地面對玻璃,五彩的亮光照亮了她絕望恐懼的臉,而日本兵的臉孔以近乎黑色隱藏在背景強光之中,這樣的對比更彰顯了士兵狂亂獸性的內心,再加上在這樣緊張的情節中,導演竟用了在光芒中的慢鏡頭與輕音樂為背景,更加重了教堂的聖潔與行為不恥的比較,讓每一位觀眾都為之心悸而又傷感。之後,妓女用玻璃觀察女孩為死去的同伴入殮,玻璃卻異乎尋常的成為暗色調,表現的是妓女的情感,但此刻妓女的艷裝同時還暗示著此刻的妓女仍是為了生存可以出賣尊嚴,更不顧他人的自私情節。到最後,那些一身學生裝但同唱「後庭花」的妓女在女孩的眼裡已不再是那麼輕浮又遙遠,雖然在女生的想像中,她們衣著還是那麼斑斕,舞姿仍是那麼妖艷,聲音依舊靡靡,可那教堂的玻璃透出了從未有過輕柔的明亮與炫麗,就似乎是台上的炫光燈一般,毫不吝嗇的凸顯著台上主角們的美麗與柔情。此刻,教堂象徵聖潔的五彩玻璃已與妓女們的衣著融為一體,這無疑是一種暗示,此刻的救世主,此刻,為了人民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英雄就是這些柔弱身體下義無反顧的靈魂!雖然空蕩中缺少了以往同是墮落靈魂的輕薄與掌聲,缺少了放縱尊嚴的胭脂與水粉,但一切卻又因此而得以昇華。那一首《秦淮景》也不再是勾引嫖客的艷曲,而堪比壯士臨行前的悲壯的奏鳴曲。「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永別時分,本因相擁而泣,可在這些妓女身上,卻用另類的婉約表現了這一刻的慷慨,更平添幾分悲情。之後,曲終人散,沒有歡笑,也沒有淚水。
      藝術總要有主題,就如文章的中心一樣,失去了也就不再有感染力。之前,我曾看到有人在網上將本片評價為處女保衛戰,可笑至極。這樣,我就直接回答本文上段所設的疑問——這些原本自私的人緣何目的而成為甘願為他人赴死的英雄,毫無疑問,是民族與人類的尊嚴。曾幾何時,在我還十分懵懂幼稚的時候,一位朋友曾問我,當戰爭燃燒到家園時,你是否會上戰場?當時,我的回答很簡單,當然是不,得先逃命。因為在我的思維之間,青春與寄生式的生活似乎是一成不變的,至於責任與信仰是我從未涉獵過的主題。依據這樣簡單的道理,尊嚴自可不顧,因為只有殘存生命才有再次享受的機會。可之後,他的一番話讓我對自己汗顏。他說:想一想,當你的家背毀滅了,你的親人認人宰割,你的姊妹任人蹂躪,你的夢想已不再有機會實現,這個世界已不再有你存在過的證據,不再有你愛過的一切,不再有你繼續生存的尊嚴,我相信你一定會與我一樣,拿起槍,哪怕是當炮灰,也會義無反顧。
       我們常常忽視民族尊嚴,這一切的客觀原因也許來自我們龐大的人口基數。在我們生活的土地沒有其他的民族,民族尊嚴自然無從可談。可你是否想過,假如你在南京1937,你的民族會決定你是槍口下的亡魂或是提刀的劊子手。我不希望等到那一刻再重現時,在民族尊嚴已經損失殆盡時,我們再以那些妓女的方式來保住民族最後一塊遮羞布。
       說句實話,我從不是憤青,對於世間的許多不公正常常置若罔聞。可是,我知道,不能等到我們真的變為刀俎之下的魚肉時,在一切都失去時,才慨嘆,再憧憬英雄。說句實話,我並不認為我們因就本片而對日本如何如何,對於故去的歷史的記憶實際是為了我們的現在與未來。我認為,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日本,還有美國,印度,越南等等,甚至其他一切國家。要知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久的友誼,只有永久的利益。在另一個國家或民族有足夠的實力在對我們進行一場南京大屠殺時,有機會掠走我們的一切時,我想它一定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民主國家,不管對方有怎樣的民族道德與信仰。只要利益超過了理智,就會有宗教與人種等離譜的信條像火焰一般燃燒。所以,對於我們,唯有強大自己。當然,這一句不僅僅是口號,不僅僅是觸動青年人努力的短程興奮劑。而是引發我們思考與信服的客觀理由。
      我們的國家要強大,需要什麼?內因決定外因,首先需要我們自己。我們對於社會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那些損害民族尊嚴的事情,要有自己的思考,並敢於表達,少一些個人利益的權衡,多一些民族尊嚴的關注。不要再以國民普遍沒有民族尊嚴為理由而搪塞自己的行動。因為我相信,只要有一個人信仰客觀,這個民族的尊嚴就還存在。終歸會有一天,客觀真理與民族自尊會在全民族內播散,驅動我們一起去改變與堅守。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