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魅力中國

2012-01-06 23:22:03

那些已經毀滅的,就是回憶


文/ 李小破
老謀子的電影一直都習慣於在華麗的背景下展開敘事,雖然情節蒼白,場面上卻十分唬得住人。《金陵十三釵》無疑要創造一個先例,那就是在殘破和血腥的抗日戰場上,為我們講一個「見義勇為」的故事。

從中篇到電影劇本再到長篇,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經過多次重寫,最終成為現在的故事。當這個故事與電影,尤其是與張藝謀發生關聯後,勢必會產生一些化學反應,就像你把一串葡萄放到一個瓶子裡面,放十年,它有可能變成葡萄酒,也有可能變成某種別的物質。這個發生在1937年日軍大屠殺背景之下,關於十三名妓女代替教會女學生走向日軍暴行的故事,在文字中已然慘烈,難以觸碰。

謀電影裡最不可缺少的兩大元素在片中還是會繼續,美女流和帥哥流照樣可以在血染的南京找到舞台。《金陵十三釵》和著名的「金陵十二釵」只差了一個字兒,以致於我以為這片子和紅樓夢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後來才知,此十三釵和彼十二釵不僅毫無聯繫,就連身份也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金陵十三釵》在影片中濃郁複雜的國讎家恨、世俗人倫,舉凡鏡頭行止、人物刻畫、台詞表演、特效混音、服裝造型、美工藝設、佈景構圖,皆堪稱無可挑剔,每個畫面都震撼得讓人瞠目結舌。本片戰爭場面的爆破團隊是史匹柏拍《拯救大兵瑞恩》時的陣容,剪輯重任由《全面啟動》等國內外一流剪輯師依現場、前期、後期不同階段分擔。後期混音由《變形金剛3》的混音師擔綱。美術指導是素有「日本電影美術之神」的種田陽平,至於服裝設計則是中國影迷廣為熟悉的張叔平,還有網羅38名攝影師的攝影團隊,全方位調度掌鏡……

中國最具號召力的導演、最頂級的編劇、美國的技術、英國的特效、日本的視覺、香港的服裝、中外參半的語言對白、國際化的演員陣容,《金陵十三釵》從初始就野心勃勃地欲以最全球化的方式呈現中國戰爭片。

一部電影的優劣首先看的是劇本,而劇本著重的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自《臥虎藏龍》揚威海外後,這幾年國內名導們接踵拍出幾部頗具中國風的史前巨製,十足衝擊國際影壇的野心,卻失去雕琢故事的耐心,結果盡數鎩羽而歸。

陳凱歌出身名門,但一股文人清高氣,把《無極》拍成了沒有實質的華麗空殼。馮小剛編劇出身,深知故事的重要性,更深諳中國老百姓的口味兒,他集思廣益,內幕大臣有王朔、劉震雲等俊才,閒扯中總有不少好點子。馮導聰明一世,華誼兄弟卻是生意人,一年一部的高產,他畢竟不是Woody Allen,總會江郎才盡。《非誠勿擾》賺了,順理成章拍續集,結果成了一部靠台詞推動劇情的雞肋之作,而故事呢?那一年,姜文贏了,他堅持故事的重要性,把一個鵝城的故事講述的跌宕趣味,繞樑三日。

老謀子是一代宗師,《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無一不竭力在特殊時代背景下挖掘人性的光輝。他攝影出身,挑劇本卻有獨到眼光,他選擇了余華、蘇童等大家的作品,再賦予謀式黃土紅樓的視覺藝術,成就了一時英雄。於是英雄開始自己創作劇本,順理成章拍了一部《英雄》,與《黃金甲》一樣金玉其外。人一有身份,就變得謹言慎行,老謀子成為國師之後顯然失去了當年那股揭露黑暗挖掘人性的勇氣。

文化作品本身具有地域性,馮導不懂,他的片子在香港滑鐵盧卻只會責怪香港觀眾欣賞水平不高。老謀子懂了,李安的成功離不開他的成長背景,《金陵十三釵》選取的是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的嚴歌苓的作品,李安和嚴歌苓長期在海外生活,純熟運用中外語創作,也深知老外的口味,自然容易得到認同。嚴歌苓有戰地記者經歷,描述戰爭場面有一定功力,細膩而犀利的筆鋒刻畫一群小人物在不可逆轉的悲劇中尋求人性的救贖,這正迎合了古希臘悲劇的審美習慣,於是此片享譽國際有了紮實的基礎。

在慾望橫流的時代,螢幕充斥著各種大場面特技的現代電影,老謀子還可以在戰爭場面外老老實實,平心靜氣地講述一個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已然難得。

歷史不能忘卻,但是歷史註定不是藝術,為什麼同為慘案的南京大屠殺和旅順潘家峪在螢幕上遭受了如此不同的待遇。《拉貝日記》《南京!南京!》,還有數不勝數的內地、台灣作家對這段歷史的描繪,已經讓南京大屠殺成為一個符號,代表了中國人的屈辱和日本人的殘暴。

但是如此反人類的歷史和不堪的記憶似乎已經成為了電影院裡的夢魘,一提到慘案,南京就變成了歷史和商業化的噱頭,導演們用觸目驚心的藝術表現手法讓你憤怒,殊不知在這種表現背後,他們也傷害了無辜的你。歷史不能被忘記,卻不能成為吸金石。就算沒有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南京也從來都在正視這段歷史。也並沒有誰因為不看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就忘記了這段歷史。正如一位西人所說,十字軍東征是一次宗教旗幟下的人性毀滅,南京大屠殺又何嘗不是一次軍事目的下的人性毀滅。對於這類歷史的影響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以客觀和健康的心態去接受,所以一部電影不能把自己標榜成里程碑式的紀念,它所傳達的精神更不足以代表一個民族對歷史的審視,在這種題材里上大做文章,很容易演變成對觀眾心理上的傷害。

《金陵十三釵》同樣不可避免這些衝突和質疑。也許幾年前,哪位導演要將南京和唐山搬上螢幕,很多人都會在心底里發出讚嘆和支持,但在眼淚也能成為一種賺錢工具的今天,再涉及這類題材就應該小心為妙。張藝謀對於這些問題還是有充分的準備,至少在他的話語中,還是能看到一絲「不一樣」的願望。比如加入了中國人的「浴血奮戰」,要「表現中國人的血性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十三位風塵女子的「傳奇性」和崇高的「人道主義」。

影像是開放性的,文字雖然也擁有可以識別的內在結構,但卻是封閉的。文字已有一層裝飾,透過這毫無感情的方塊字,卻感受到洶湧而來的心緒和情感。

十三位風塵女子以最狼狽的姿態走進教堂,卻以最高貴的姿態走出。她們梳著辮,穿著學生服出來時,一定有一束光,那光沒有顏色,是純粹的,籠罩在她們身上,透露出一種莊嚴、肅穆和悲壯,彷彿又重新看到了人間,那光消隱,泛在那隱藏著的剪刀上、髮簪上……

《金陵十三釵》將把南京這部完全可以用啞劇來敘述的屈辱史變成一個多立面,多線索的時代剪影,甚至能在某種程度上能讓觀眾從陰霾的殺戮中浮出水面,吸到一口叫做「抗爭和不屈」的空氣。

承擔,彷彿每個字都刻下了這個詞的印跡。於是,所有人都應該銘記。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