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腦三

2012-01-07 05:00:44

總歸還是要去看一看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上次在部落格上調侃了幾句金陵十三釵,立刻招來某愛國主義者,在我的回覆欄里各種不滿。我說這是電影,而那位仁兄的意思是凡是歷史題材,就必須從戰爭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否則就是不愛中國文化。
   這神邏輯拿來做開場白我自己都覺得很奇怪。是不是歷史題材可以作為一部電影的護身符呢,只要描寫抗日,南京大屠殺的片子,我們都不可以對導演的水平說三道四了?若真如此,建議中國青年導演都來反覆拍歷史。
   也不是說金陵十三釵不好。實際上,它夠好的了。劇本,攝影,演員都算上乘。我的觀點是它總體而言顯得中規中矩。如果歷史題材算一類型片,打得是人性牌,張藝謀頂多算用心把類型片的各項特徵做到極致。也就是說,他表現的那些人物,那些矛盾衝突,其實以前的類型片都表現過了,在任何一個點上本片都沒有做到突破。張藝謀的勁兒用的不是地方。不過這樣的片子能不能得奧斯卡呢。也許真的有希望,因為電影這種東西做不到客觀,即便對於奧斯卡評委,也是感動一個算一個,要不那年怎麼會有《貧民富翁》的大獲全勝。
  不知道是不是《印象》系列演出做的多了,張藝謀所表現的都是他印象中的典型形象。比如,秦淮河艷妓進教堂那一幕,她們的出場就非要伴隨著浪笑,扭臀,濃妝艷抹嗎?對,她們是妓女嘛。不過導演沒有考量到的因素是環境。在舞台上扭腰踢腿的舞女下了台也踢?在飯店做滿漢全席的大廚回家也動不動一百零八道菜?何況從畫面上我們看得出,外面都殺成那樣了,城也都炸平了,她們既是來逃難的,總該有些許逃難的樣子吧。
  又如,日軍長官長谷川文質彬彬,會說英語,會彈琴。有必要讓每部電影的日軍將領都這麼多才多藝嗎?對,不這樣沒辦法把他們和普通的、只會吼「花姑娘」的士兵們區分開來嘛。我可以接受日軍將領講禮貌,會簡單的英語對話,但是康姆昂,我無法接受日本人似乎只要有軍銜就可以把英語講得像念詩一樣,愛音樂愛得像藝術家,別真以為小日本都是在歐洲長大的了。而且,像長谷川這樣一位看上去懂音樂不飢渴的紳士來邀請少女們赴宴,所有人卻都認為他的真正目的是招軍妓,有多強的說服力呢。
  再如,國軍士兵陣亡時的慢鏡頭。非要用類似舞蹈的姿態來表現血液的飛濺,彈殼在土地上的彈跳,或者手榴彈的爆炸嗎?對,因為生命的逝去會給觀眾以悲壯的美感嘛。可是這樣廉價的技巧出現在一部以表現戰爭殘酷為主旨的電影中,不太適合。慢放死亡一瞬間的過程,就好像大家都知道那些士兵一定會死,於是正襟危坐,期待著欣賞他的身體將怎樣華麗地破碎。我寧願記住突然墜樓的小女孩,被無聲無息崩掉的曹老師,他們的死亡通過仍活著的人臉上的驚恐來表現,沒有多機位剪切的慢鏡,沒有飄渺的背景音樂,至簡的東西最有力度,生命突兀地消逝反而更讓人難受。
  再再如,豆蔻和香蘭的逃跑,簡直是B級怪物片的慣用橋段。一群人聚集在某個危險環境中唯一的庇護所內,總有那麼一兩個腦筋不好使的配角非要出去冒險,為了某件似乎重要可實際上不那麼重要的東西。前面出了那麼多事,她們難道真的感覺不到死亡陰影嗎。結果不出意料,這類人物的結局總是很悲慘的,而她們的作用就是加深了「怪物」(本片中為日本兵)的恐怖形象,告訴小朋友不要隨便出去亂跑。
  除開這些,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說,比如倪妮念英文時候對口音的那個刻意,掩蓋不了她在和約翰感情戲上的互動不足;比如約翰性格的突然轉變缺少充足的鋪墊,不是結尾一句我女兒曾經也這個年紀就可以解決的;比如巷戰戲份和教堂戲份間過渡生硬。但這些其實都無傷大雅,我不能因為有這些問題,就阻止別人去電影院用自己的角度觀賞影片。我在意的,也許在那些被感動的觀眾心目中根本是吹毛求疵。
  張藝謀的電影自從《英雄》之後,就一直偏愛華美的東西,勝過一切。奧運會開幕式後更甚。《金陵十三釵》與其說是通過一個小女孩的視點,倒不如說是通過一個老男人的視點。老謀子愛印象中的舊時美女,愛到必須在他的各類作品中表達出這一點。琵琶,旗袍,前凸後翹,鶯聲燕語,一個十三歲的少女是到了哪個年紀才會忽而記得那麼清晰呢。《金陵十三釵》是一場迷夢,跟現實無關,戰爭只是模糊的背景。看紀錄片得知,張藝謀改掉了電影的最後一幕,我想說,他確實應該改。否則讓一個小女孩想像替她去死的那個人臨死前還像春遊似的唱著歌,會不會太賤了一點。
  從《南京南京》到《金陵十三釵》,還有其他一些二戰題材,一些大導演總喜歡把戰爭描寫得像天災一樣,身在其中,各色人等其實都身不由己,一切殘忍事件的緣由似乎都要歸結為時運不濟。一個人可以這麼說,兩個人可以這麼說,但要是人人都這麼說,未免就會讓人忘記戰爭的本質是人禍。你可以不打仗啊。哪怕你像《朗讀者》那樣承認,害人性命是因為文盲,也算一種反思的態度吧。我記得以前在某篇文章里讀過,一位日本老兵臨死前承認,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南京。我想,這樣扭曲的人格才是戰爭中最值得探討的人性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