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焦慮症患者

2012-01-07 07:53:17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相信大部份中國人在看過《金陵十三釵》之後,即使嘴裡不罵罵咧咧,心裡也多多少少又被勾起了「反日」的衝動吧?韓紅的部落格就是個例子。雖然她的言辭的確不那麼靠譜兒,但是對於長久以來一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我們來說,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罵罵當年變態的小日本兒,這是中國人的老傳統了,也不是真就組織那麼一幫熱血憤青殺回去,只是圖個嘴上痛快,也的確算不得什麼特別過份的事兒,可有些人就非得杞人憂天地以為國人都喪失理性了,偏要違心地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擺出一副冷眼旁觀者的譜兒來教訓教訓一時情緒激動者,這就很沒勁了。我們還真不會因為一部電影而燃起對日本人民和日本產品的一世怒火,也沒打算因為您的冷靜規勸而道路以目呢。

    之後,在豆瓣上,大家又瘋狂轉了一個名曰《金陵十三釵在日本》的帖子。其中一則評論引起了我的興趣:「不面向未來而只盯著過去不放,什麼都學不到。中國人一面永遠抱著受害者意識,一面追求著毫無根據的所謂自尊,也毫不自覺中國現在進行時的歷史是多麼的可悲。」

    這則評論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不久前,一個英國人恰好也與我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說:他在網上看到很多中國青年人都紛紛表示HATE日本人(尤其是在看了關於「南京大屠殺」內容的電影后),他對此十分不能理解。他認為,戰爭既然過去這麼久了,而中國人卻依舊抱著受害者的心理唸唸不忘,這種心理是幼稚且可笑的,因為,一味地「翻舊帳」對「現在」和「未來」毫無有益的價值。而且,偌大的中國,眾多的人口,就那麼被「幾個日本人」肆意殺戮而無還手之力,在勝利之後,沒有打回去一血前恥,卻只不停地哀哀鳴冤,這難道不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嗎?並且,在我提到「德國人的贖罪」後,他只是說他並不認為中國人收到的傷害比當年猶太人深。

    我雖然已經盡我所能地用我笨拙的英語做出解釋與反擊了,但是,我也並不認為他就真的接受了,畢竟我不認為中西方思維方式和文化的差異真的能簡簡單單地被幾句話扭轉。就我對他的認識,我有理由認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懷著英國老派貴族優越感的傢伙。而且,他也坦言在二戰中他們舉家搬到中立國而遠離了戰爭的迫害。這些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首先,作為中國人,我們或者我們的祖輩多多少少都經歷過那段慘痛的歷史,而這些心理經驗絕不是一個富有而自恃精明的避禍者所能體會或引起共鳴的。其次,作為一個西方人,接受的關於二戰的創傷教育也都側重於同情猶太方面,而鮮少談及中方(這正如我國側重談及我方損失一樣)。第三、他顯然不太清楚當時中日的軍事實力對比和我們中國人為魯迅先生所「深惡痛絕」的國民性格。

    再言中國人為什麼「永遠抱著受害者意識」,「只盯著過去不放」,一味地「翻舊帳」、「哀哀鳴冤」呢?難道還不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收到應得的、日本官方的「懺悔、反省和歉意」嗎?那個日本網民看到了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人的「自尊」。但分歧就在於他認為的「毫無根據」,正是我們中國人所信誓旦旦的。中國人重自尊,好面子,這的確不假,而「我們所期望的」也的確有「德國所做出的」為先例,所以我們又如何不能要求得到一個正當而坦誠的道歉呢?

    很多人都對大屠殺中真實的數字提出質疑,退一步講,即使沒有三十萬之眾,難道幾萬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的命就沒有份量了嗎?就能洗脫日本侵略者的屠虐之實了嗎?可笑!更甚於在日本政府「悉心」的教育下,竟可以讓「完全無辜」的後代認為「一切未曾發生過」,「只是中共製作的政治宣傳片」,真是煞費苦心啊!所以說,日本的洗腦教育實在是頂好的教育,一點兒也不遜色於我們紅色中國的素質教育啊。
    
    中國的「現在」和「未來」怎樣不是中國人忘掉傷害而發奮向前就能做出多大改變的,它負載著沉重的文化雙刃劍也不會像「船小好調頭」的國家和地區一樣,那麼輕鬆地就能整治和改善某些積習。(寫到這裡,請冷笑者hold住,主題原因,對於此點我不想多談)而「羊」一樣「溫馴」的中國人,至少是漢人,又斷做不出「殺回去」的絕戶事,難道就連在口頭上出出惡氣都不被允許了嗎?難道就連拍個「點到為止」的電影都很「難以理解」了嗎?

    悲憫的外國朋友一向同情中國人民毫無言論自由可言,可為什麼我們剛發出點兒聲音來,各種「大帽子」、「小帽子」就統統扣上來了呢?聰明的人要嘛避重就輕,嚷嚷著「美國這次參與合作,是企圖以此把投下原子彈大量殺傷平民的行為正當化」,要嘛繼續直指中國政府對電影的「暗箱操作」。這裡引用下那個英國人的「文明」思維,牛×你們也操作回來啊?只要你們能毫無愧色地給出強有力的證據否認大屠殺的存在,而不覺得臊得慌。

    一直以來對張藝謀在電影方面慢慢走向「不歸路」而感到惋惜。這部片子拍出來後,無論他的真正動機是什麼,也無論別人如何詬病他的切入點或表現手法,我都要為他鼓掌。因為我看到了通過他的影響力(當然,貝爾也許才是最大的招牌),讓世界,至少是讓中國人在淡忘歷史、享受虛假繁榮的溫床中打了個激靈。我以上所說的也並不像某些「多心人」所想的那樣,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在煽動「大中華復仇論」,而純粹是想提醒我們的國人和一些外國朋友:
    中國人曾有過那樣一段悲慘、屈辱而未被完全承認的歷史。
    我們不恥於記憶它,也敢於把它拿出來公斷。
    敬一切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