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煎蛋

2012-01-07 08:29:41

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一向是個合格的電影觀眾,連當年黃金甲那樣的所謂爛片都能看得我心潮湧動,所以這部金陵十三釵打動到我也算意料之中。原本我這懶人是沒打算花費心思來寫什麼影評,畢竟感受是自家的,表達得再淋漓盡致也不可能然別人有百分之百的共鳴。然而當看到那麼多一星兩星以及片面膚淺的評論時,我突然就有了不吐不快的感覺。
到底有多少人是抱著欣賞的心態來觀看這部電影?各種狹隘的評論人跳出來,他們不知有意或是無意地站在一個低俗的角度,用盡惡毒的觀點和言語來誤導非專業的觀影者,好像能刻薄犀利地抨擊這部電影就能表現他們的高人一等。
在某篇所謂最有用的中差評裡面,影評人以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觀點統領全文,並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難道在現在的人心目中,人類的分類方式已經變成了處和非處的區別?在這種觀點裡,是不是我今天在路上救起了一個跌倒在馬路中央的十歲女孩,晚上回家自己寫篇日記標題就得寫《今天我奮不顧身救了一名處女》?
持這種觀點的人自以為自己站在一個道德的至高點,叫囂著,妓女和處女都是人,憑什麼犧牲一個解救另一個。有意無意地去忽視假神父那聲嘶力竭地吼聲,「They are just children」!那麼群女學生,不過十三歲。十三歲的孩子啊,如果那是他的妹妹他的女兒,真不知他還忍不忍心站在她面前往她臉上噴他的口水:「你這處女跟妓女有什麼兩樣?」若是拋開心理方面,單單從生理的角度來說,那真的是發育都還未完全的孩子啊。
保護孩子,這是每一個心理健康心智健全的人都會有的本能反應,怎麼到了這部電影裡,就成了自卑成了對處女的精神追捧成了處女與妓女的分界?
老謀子著意去表現的士兵們和秦淮女們的善良人性,卻被這些人惡意扭曲變成中國人狹隘的貞潔觀。所謂斷章取義,也就不過如是。
一群因為保護女人孩子而犧牲的士兵在這樣的論調里變成了因為男性荷爾蒙分泌過剩而在處女面前頂膜禮拜的傻戳二;一群挺身而出用自己將孩子從地獄中換出的女人更是變成了因為性經驗過多空虛寂寞冷而仰望處女的回頭女。
到底要是多麼陰暗的心理才能把如此質樸單純令人動容的感動表達成這般帶著性意味的惡意抨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懂了秦淮女們是抱著赴死的心上車的,好像在他們眼裡,這群秦淮女不過是去替女學生們忍受鬼子的性侵犯,所以他們抓住貞潔與否這個問題死死不放。
「運氣好的話,能賺鬼子一只眼珠子」究竟什麼意思?為什麼剪刀和玻璃片被她們藏在了外衣下而不是內衣中?鬼子的那話究竟要短到什麼地步才能感覺不到那層所謂很重要的東西的存在?
當然我也並不是鄙視那些狹隘的人,只是我的智商絕對不允許我相信十二個婦人和一個男人在等待十三個女學生的日本鬼子面前得到的僅僅是性侵犯。
那不是貞潔與否的問題,明明就是命與命的交換。
在我一個業餘觀影人的眼中,這部金陵十三釵算是我看過對人性探討最深刻的華語電影。
老謀子很認真地在講一個故事,他用最簡潔地語調勾勒了這場侵略戰爭,並沒有過度地去消費南京大屠殺這個民族仇恨點,只是很明了地把這個背景鋪開。
教堂大大的彩繪玻璃、書娟怯怯又堅定的好奇目光、秦淮女們包裹著旗袍的婀娜身段、陳喬治獨特的英文短句、秦淮女和女學生們軟軟糯糯的南京話……老謀子對每個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得當,他用了最好聽最優美的詞句來講這個有些淒婉深沉的故事。
這個故事明明是想要用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來溫暖觀眾的心的。
那些戰士用生命來保護手無寸鐵的女學生們,恪守自己保護家園與百姓的使命,那是堅定、無畏;
那些女孩被日本兵追趕,卻只是望了一眼地窖中的女人,然後轉身上樓,那是果斷、善良;
那個假神父一聲大喝,揚起旗幟,將驚慌的女學生們護在身後,那是正義、勇敢;
那個父親為了女兒委屈求全,背負漢奸的罵名也在所不惜,那是隱忍、慈愛;
那個男孩謹記神父對自己的教導,用生命來保護甚至不怎麼看得起他的女學生們,那是擔當、守諾;
那些女人用自己的生命與女學生們交換,那是人與人之間最偉大的愛。
這裡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每一個人物都那麼生動立體。為什麼不能嘗試正常地去感受美好的那個部份,反而要用盡力氣用盡心機去用最骯髒的方式來表達一切的感受?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但是我們卻可以用它來尋找光明,對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