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k

2012-01-16 06:25:57

《十三釵》:謝絕思考的痛感(轉貼)


(轉貼)
作者: 高級罪術師

讀了《貝爾、張藝謀談〈十三釵〉》一文,我認為,張藝謀是中國最優秀的導演之一,這是事實。在電影美學上,他的「後現代主義式」的色彩運用,儘管也受到一些批評,但其鮮明的個人風格使他在中國導演中獨樹一幟。張藝謀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已經無法消抹了。不過,這不代表我喜歡他的每一部作品。

張藝謀雖然是搞藝術的,卻有著極其敏銳的政治頭腦。比如奧運會開幕式,他的選題做的近乎完美,整個開幕式的大部份內容都是萊妮·雷芬斯塔爾《意志的勝利》(為納粹拍的紀錄片)中宏大場面的一個翻版:用機械化的、喪失獨立存在意義的個體,做出整齊劃一的集體動作,來展現對於外在意志的絕對服從。

在《英雄》中,儘管這部片開啟了中國商業大片時代、重新提振了之前持續萎縮的電影市場,但其中對「霸權」進行粉飾和所表現出的對美國外交政治理念的諂媚,令人感到震驚。當然,此片過於追求形式,雖然是張藝謀色彩風格的極端展示,內容卻異常空洞。

而本次《金陵十三釵》,更是生硬地插入基督教元素,以「救贖」作為全劇的價值支點。妓女的設定,無非是選取了「蒙大拿的瑪麗亞」這一在西方藝術中最常見的題材(尤其是繪畫,非常多,比如利奇、提香、拉圖爾都有非常棒的作品)。這種對西方文化的徹底的、毫不掩飾的媚俗,和走捷徑包抄奧斯卡的思路,確實是作風大膽。

當然,愛國主義必不可少,煽動對日仇恨而不是反思戰爭本身更是迎合民間狂歡的必要手段。至於全片唯一一個重點表現的國軍角色,更是塑造成義薄雲天的鬥戰勝佛。雖千萬人吾往矣,盡人事而聽天命,南京淪陷的歷史真相似乎成了誓死抗爭力有不逮,非不為也乃不能也。說「聰明」人往往只能迴避歷史,而在如此批判現實主義的敘事風格里,如此明目張胆地用藝術手法扭曲歷史,大概是「聰明」過頭了。

此片企圖中外通吃的政治路線,在中國藝術史上,我估計是前無古人的。

拋開意識形態不談。《金陵十三釵》的中倫理觀也很有問題。犧牲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心中有信仰;死亡之所以可怖,是因為生命可貴。而此片的邏輯卻完全是反過來的,它不是肯定犧牲者(妓女)生命的可貴,而是通過渲染犧牲者的低賤,來確立這種犧牲的正當性。學生們剛剛還準備集體自殺,後面接受替換卻完全「心安理得」,這種態度上的反常轉變,也只有在這種「低賤者犧牲即為善」的邏輯下,才能夠被理解。

平心而論,在電影院看《金陵十三釵》的時候,不可謂不感動,生死離別,家仇國恨,都是非常嚴肅和沉重的話題。但看完了再想想,卻發現問題很大。按照我個人杜撰的一個說法,《金陵十三釵》屬於「本格派悲劇」。推理小說的「本格」,主要是指小說側重詭計和解謎,至於人物形象、社會因素等方面的元素則不夠重視,甚至完全忽視。而這部電影也與之類似,它只是表達極端情況下的一種抽象的「救贖」和「犧牲」,著力於描繪生死掙扎的痛感,卻嚴重地忽視了故事本身的理性王國和藝術真實。所以這部電影所提供的,僅僅是一種「謝絕思考」的痛感而已。

當然,誠如我開頭所說,張藝謀是中國最優秀的導演之一,在中國電影品質整體低劣的現實情境下,他在技術上的高水準,已經足夠讓很多人認為此片是「經典」了。只是如果我們稍加思考,就會發現這類所謂「經典」不過是像炸雞一樣,雖然好吃,卻不健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