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雨中曲/雨中情/万花嬉春

8.3 / 261,635人    103分鐘

導演: 史丹利杜寧
編劇: 金凱利
演員: 金凱利 唐納奧康納 黛比雷諾 珍哈根 米勒德米切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楊山魈

2012-01-17 18:48:58

可愛的和不再的


《雨中曲》被公認為是影史最偉大的歌舞片,沒有之一。這個榮譽當然不能僅歸功於吉恩·凱利那場渾然天成的雨中嬉春;這片子講述的故事非常多,而且它講的都是一些我們的爺爺都沒聽過的,可愛的和不會再有的故事。
歌舞片的思路和舞台劇應該差不多,應該通過並不復雜的人物設定、有序的劇情思路和衝突設置,通過演員的個人功力把形象表現出來,然後自然地完成對故事的陳述。相比之下,光源和畫面就不那麼受指導,佈景也可以不這麼講究,敘事的主角重新回到角色而非鏡頭身上。顯然《雨中曲》就是這麼一部標緻到可以直接搬到舞台上的多幕劇。

《雨中曲》的主線是吉恩·凱利角色的成功和黛比·雷諾斯的高潮式上位。這是好萊塢和百老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事情,一部手段有限的歌舞片,也不大可能去超越戲劇生活的範疇去探討人文關懷。但時代背景,默片時代的終結和最早的有聲電影——歌舞劇時代的到來,給《雨中曲》更多設置衝突的機會。
在這場時代變動中,有三個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一是主角唐納德,他因為紮實的功底和善變的思路涅槃重生;二是琳娜,她的心計鑽營最終也沒有敵過自己的愚蠢和時代的變遷;三是凱西,她以一種戲劇式的方式,在唐納德的護航下用公主般的姿態駛進了暗礁叢生的好萊塢。

片中有兩對很明顯的對比,關於兩個中心:一是一個美國演員的發跡,應該有怎樣的歷程;二是默片時代,應該感到惋惜還是先被尊敬。
第一個中心,對比在唐納德和凱西身上。唐納德歷盡艱辛打出一片天地,又遇上默片消失的時代變革,如果不是早年的積累,恐怕還要大費周章才能保住勝利果實;而凱西基本是直升機上位,也沒有唐納德所受到過的冷嘲熱諷。儘管凱西本人確實是有才氣的,但唐納德也沒有為有聲電影準備太多;這畢竟是一部歌舞片,凱西這種不現實的成功方式才能成為影片的重點。
吉恩·凱利自己編劇最後還是沒有收住。中間他們設計一個百老匯舞者穿越的劇情,結果把百老匯的橋段弄成了一個讓人迷惑的劇中劇。這是一種讓人耿耿於懷的現實歷史,也讓凱西的成功相比之下有了更多幻想的味道。吉恩·凱利最後還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神:古今東西必定令心情沉痛的下雨天,他可以翩翩起舞;也可以給凱西保駕護航讓她有一個夢幻般的人生。可愛的凱西最後有了一個可愛的人生,這是片子暖色調的來源。
第二個中心,就是對默片的致敬。唐納德和琳娜在默片拍攝的時候口蜜腹劍的場景讓人叫絕,也成了對默片的變相諷刺;默片至少是一種不完全的藝術形式,它不可能完整的表達演員的情緒,也沒有把演員的全部心思收束在戲劇中的能力。
但卡斯摩給他打氣時的一整段藉助道具的喜劇表演,很明顯是在向巴斯特·基頓致敬:沒有縫隙的動作和喜劇效果連結,場景道具的運用。而這位喜劇奇才卻也是默片時代終結後隨之隕落的明星之一。事實上在《雨中曲》拍攝的過程中,吉恩·凱利拜訪過巴斯特·基頓,而後者也給出過相應的指導。
但無論如何,默片都不會再回來了。

所以最後,這部溫暖的,帶著懷念情緒的《雨中曲》在大雨滂沱中征服了幾乎所有的觀眾;這是一部油頭粉面的成人童話,喧鬧卻不嘈雜。
尤其是當我們知道這段雨中曲是在吉恩·凱利高燒四十度的情況下完成的,而那段向巴斯特·基頓致敬的動作戲碼則因為原始底片燒燬後由唐納德·奧康納重拍,我覺得這種心情才是真正可愛的和不再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