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會唱歌的耗子

2012-01-22 00:34:13

張大導演在討好誰?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後,徹底被噁心到了。儘管夜深,實在是不吐不快。

       張大導演要走性感路線,取悅男性觀眾群體,沒問題。只是不要選擇戰爭題材,不要拿民族的傷痛來媚俗。當然,世人的眼光是雪亮的,估計張導這輩子都與奧斯卡無緣。在奧斯卡的歷史上,反戰片的典範應該要屬《魂斷藍橋》與《拆彈部隊》了。平實的敘述、刻骨的傷痛,能讓人反思、讓人深省。而這部片子呢?開頭部份,玉墨一干人等爬牆:潔白的大腿、黑色的蕾絲,好幾組特寫鏡頭。冒牌神父被玉墨迷得七葷八素,又是一組臀部的特寫。OMG,原諒我的大驚小怪。難道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就是一場色情表演?等到風度翩翩的長谷川君出場,彈奏了那一首優美的思鄉曲。忍不住叫罵了:老張屁股坐到了哪一邊,他還是中國人嗎?憤激之餘,電影暫停,找來小說。完成小說的閱讀之後,再看本片,斷定張導就是買辦。

       首先,他在討好日本人。影片的開頭,暗無天日的南京。一邊是開著坦克的日軍,一邊是驚恐逃命的中國民眾。雖說對日軍的追堵、屠殺有所展示,但都是群眾行為,泛泛的敘述。本片出現的第一個有名有姓、有特寫的日本人便是長谷川君。他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甚至為驚魂未定的女學生們彈奏故鄉的民謠。那一刻,真唯美呀,站崗的日本小兵都眼泛淚光,還適時地下了點兒小雪,以助氣氛。他下令保護這群女學生,教堂才有了幾天的安寧。似乎在向世人聲稱:這才是我們大日本文化的真諦,不要以為我們喜歡燒殺搶虐,我們是被逼的好不好。千里迢迢、背井離鄉來到這裡,我們也是受害者呀。當然,主要情節張導沒法改,不然這片子就沒看點了。要求女學生去給日本人慶功,約翰據理力爭,試圖以人文主義的關懷說服長谷川。長谷川一臉軍人的尊嚴與無奈:這是上級命令,我無法抵抗。絕妙的改編,絕妙的託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殺戮、強姦,一切的罪責,都可以推脫得一乾二淨。如果有耐心去讀原著的話,會發現這個關鍵性情節是少佐有處女情節,他就是刻意要求女學生去給他們rape的,變態的日本人!張大導演不知出幹什麼原因,要苦心給日本人洗脫罪名。你們瞧:壞的是大寫的日本,至於具體的日本人嘛,都是很可愛的,他們也是受害者,他們被逼成了戰爭機器。細菌戰、大屠殺、慰安婦,誰該負責?僅僅是絞死幾個甲級戰犯就可以抵償幾十萬生命嗎?這些民族血仇不宜時時掛在嘴邊,但也不應該主動洗刷得一乾二淨。一個沒有血性的民族、一個善忘的民族,只會讓歷史重演。

       其次,他在討好國民黨。誠然,八年抗日,國軍在正面戰場浴血奮戰,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但一碼歸一碼,稍微有點兒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蔣介石的錯誤決策。原著的一太重點就是對這一決策的反思。其中有三個軍人:戴濤、李全有與王浦生,是那場浩劫的直接見證人。蔣介石欲戰又退、猶豫不絕,沒有統一的軍事指令,軍官們都無所適從。留守部隊沒接到撤退命令,認友為敵,對撤退的部隊一番混戰。可好,日本人沒來,自己人先打起來了。最後發現打的是戰友,內疚之餘把幾百號傷殘運離南京,正是他們,剝奪了教堂女學生們乘上輪渡逃離戰場的機會。王浦生是在自家勞作時被抓了壯丁,練了幾天拼刺刀就硬上戰場了,不明不白地做了俘虜。據李全有的敘述,正是由於中國軍隊內部沒有統一的指揮,五千人被一小撮日本人詐降了,在江邊掃殺殆盡。電影則將這一部份完全刪掉,代之以英勇的李長官形象,其他的一筆抹殺。只能說一句,「匹夫之勇」。血的教訓,本應沉痛,卻奏成了一曲英雄的凱歌。

       再次,他在討好漢奸。不過,如今漢奸這詞兒太過時了,或者換成買辦比較好?也就是張大導演自身的寫照吧。電影中孟書娟的父親是漢奸,不過他也是一個光輝的英雄形象。為了救出女兒,為了見女兒最後一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啊啊,真煽情啊張導。不要再戲弄觀眾的智商和情商了好不好?原著中,漢奸是埋屍隊的一個成員(當時死人太多,日本人不得不雇用中國人掩埋屍體),向日軍供出了教堂內藏有兩個逃走的戰俘。而我們善良的張大導演,細心地給漢奸臉上也鍍了一層金。他向女兒表白:「我並沒有做壞事。」白痴才會相信吧?漢奸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沒提供點兒有效資訊,人家能信任你?提供資訊,難道不是出賣同胞的生命?面對約翰,他傾吐苦水:「我保護不了這個國家,也保護不了人民,只能保護自己了。」誰說不是呢,螻蟻尚且偷生。但他忘了,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吧。最後一幕,真是催淚帝啊。奉上所有的家產,苦苦哀求,只為救女兒一命,甚至只是看女兒一眼,多麼模範的父親啊!嗯,忘了最重要的道具了,就是那張通行證,也就是孟先生的「好人證」。張導苦心經營,只是為了讓觀眾給漢奸發一張「好人證」。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張導要給漢奸翻案了。然而,愛鑽牛角尖的我不禁要問:若是所有的雷區都可越過,若是所有的行為都可原諒,我們還有底線嗎?

       最後瞎談一點兒女性視角與男性視角的區別。嚴歌苓在倒數第三段借孟書娟之口說出:「那對我們是一次大解放。我們從這些被賣為奴的低賤女人身上,學到了解放自己。」在原著中,孟書娟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十三位秦淮女子,甚至耽誤了自己的談婚論嫁(重點)。可以說,她的人生軌跡被這些青樓女子深深影響。她們自尊自強,有著獨特的個性與人生。但在電影中呢,突出強調的是青樓女裝扮成清純女的欣喜若狂。她們為能重新做回溫柔的小綿羊而高興,簡直是三生有幸啊。這顯然是男權的想像,記得看過一句話:若是女人和三個以上的男人有過關係,那這個女人肯定是很難駕馭的了。普天下的女人都能以做乖乖女為人生目標,男人們顯然會少很多頭痛吧。不過呢,那只是精神上的。在肉體上,還是要像娼妓,這就是張大導演心中隱秘的慾望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