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ummer

2012-01-22 19:37:30

掙脫


      記得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剛剛看了一半,旁邊朋友問我,從片子之中感知到了什麼?我楞了一下,猶疑著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會不會偏離一般人對它的評價。朋友繼續說,沒關係,你只說你從中得出的是什麼。

    我看到的是,一群表情漠然的學生舉著「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的旗旛與Keating主張「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生活意義的對比,是冗長枯燥的拉丁文誦讀與吹著進行曲口哨風趣的走進教室的Keating的對比,是滿堂歡呼雀躍的撕扯著課本序言的學生們與連撕書的握著尺子不放的卡麥隆的對比,是狂野上一群受到驚嚇而四散的野鳥與下課後老師口中那群「可怕的青少年」的對比。

    Keating以他睿智的視角,去鼓勵思想上被禁錮的孩子們「及時行樂」,鼓勵他們放肆的跳上桌子換一種視角去思考身邊習以為常的事物,鼓勵他們在眾人面前用詩句喊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然而當與象徵著傳統衛道士的父親抗爭的尼爾意外選擇了自殺之後,校方藉以一番威逼利誘的手段迫使Keating離開了學校和那群仍然掙紮在現實與理想之中的學生。曾經在心靈上接受過Keating洗禮的學生們紛紛再次堅定的站上桌子,紛紛默念著「船長,我的船長」,Keating帶著微笑離開教室,但是站在桌子上的這些學生卻如同被睿智的舵手帶離崎嶇狹小的海灣一般,傳統與陳舊終於被獨立與自我所替代,他們的將來一定會與剩下坐著的另一半學生截然不同。

    或許朋友的用意也是如此:「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為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一味低頭尋找著別人的足跡,只會讓自己漸漸迷失原本的方向。喜歡片中梭羅的這首小詩,恰好可以用來做結語: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