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tar-Gazer

2012-01-25 03:49:28

多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假期很湊巧,先看完英國皇家芭蕾舞劇團的《天鵝湖》,再萌生了對這部影片的好奇。
從感受上談,電影頗有一些揪心的鏡頭。譬如:在重壓心理下產生的類似自傷片段。

但,整部劇對個人而言,更多還在於多維展現了包括我們自身在內的世界。

最新穎的部份,算是該劇突破了先前心理劇的固有模式。即便《小島驚魂》這樣的靈異影片,最後通常也都會告訴觀眾一個「非是即非」的「現實」。這部劇卻難能可貴地將客觀現實與心理現實相互交疊。
無論電影還是書篇,大多是在講述各色故事。以前故事構築的空間多為平面:有的還原現實,有的派創幻夢,有的讓觀眾參與到「真相」判定中(此時的觀眾更類似於文學創作中的「雄性讀者」)……而《黑天鵝》卻未糾結於此,娓娓敘述的同時,似乎又提出質疑:客觀事物構築的世界真實存在,難道心靈對外界的反饋與折射就不真實嗎?
於是,有趣的現象出現。劇情中女主人公和走出影院的我們有著相當貼近的認知相似,我們具象地觀察到一個糅合外部物質和內心觀感的「世界」。於是,鏡子既被客觀破損,但又未「真實」傷害到替補而是Nina本人。但誰又能說,主角將心靈的全部惡焰投注到威脅自身的替補的心理感受是虛幻和多餘?她實實在在痛並憤怒了。

影片的另一點聚焦於「兩極」。記得之前一位看過的朋友曾說,當Nina在地鐵里見到和自己完全相同卻身著黑衣的「倒影」,就預示著什麼。我倒覺得,故事似乎在說:多數時候,我們將自己內心的一面隱藏又竭力展示另一面時,掩藏下的能量與顯現的「鮮亮面」就同時增長。
還記得這段場景中主人公惶惶不安地逃避目光嗎?還記得每當練習時內心深處的喘息嗎?還記得劇場老闆對天鵝女王的定義嗎?(印象里應該有「Fragile」和其他兩個詞)。而隨著情節的延生,這些定義都被Nina親手打破。似乎因為,
掩藏的那些能量經受了多少壓抑,在傾巢而出時便會有多震撼(對應的另一面似乎應該說成「聳動」)。

「未完成」是當下想到的另一個詞。母親的不甘在於反覆向女兒陳述自己斷碎的芭蕾夢和目前的處境。於是子女成為長輩寄託的同時也是愛的「俘虜」,諸多不成文的家規和要求鎖繫在「愛人」身上。愛的讓人極近窒息。
女兒承載的「未完成」勢必更多……終於,「未完成」的渴盼,衝破了單面鏡。終於,Nina在飛身墜落的一刻體驗了「完美」。
也許,這裡的「完美」實在是對「完美主義」的完美挑戰。對這個詞的個人認知是:占具所有好的方面,讓自己在內的眼光統統認可自己表現優異。
而I was perfect.這句話似乎在說:完美在於「完整接納包括由人自己定義的完美之外的不完美部份」。
記得劇院老闆對黑天鵝的描述:魅惑、不精準但卻輕盈。這是白天鵝缺乏的。或許,也因為此,王子受到誘惑。少了黑天鵝的《天鵝湖》的確純美卻不完整,所以,應該也無所謂完美。

最後,深深感謝仁慈的導演沒有摻入巨大的「蝴蝶效應」,讓受眾陷人類似《香草天空》的思維困局,反覆纏繞在探討事件可能性與真實性的故事裡而不法自拔。
O(∩_∩)O哈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