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戰馬--War Horse

战马/雷霆战驹(港)

7.2 / 165,701人    146分鐘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李和 理查寇蒂斯
演員: 艾蜜莉華特森 彼得穆蘭 傑瑞米爾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崇拜列賓

2012-01-26 05:47:23

關於《戰馬》敘事方式和情感爆發力的一些觀點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最近看了《戰馬》這一部影片,首先我認為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美得令人陶醉的畫面,潸然淚下的情節,無可挑剔的剪輯和音效,都足以使得這部片子讓人喜愛。但是對於戰馬的敘事上來說,我認為這是本片最大的敗筆。
    對於表現人和動物的情感的電影有很多,如《導盲犬小Q》《十個約定》《忠犬八公》。這些電影在情感抒發上比《戰馬》強了許多(《忠犬八公》後面30分鐘都是哭過去的)。《戰馬》這一題材的故事背景應該更加能加強人與動物情感的表現,但是戰馬的哭點並不多,情感爆發力並不強。這與其敘事方式有關。
    文學中小說由開頭,發展,高潮,結局構成。每一部份有其自己的作用。開頭——交代背景未情感做鋪墊。發展——情感的積累。高潮——情感的聚集。結局——情感的發洩。對於電影《金陵十三釵》,很多人看完之後會感到壓抑,情感無法釋放。仔細回味這部片子,會發現這片子只有高潮部份,並沒有結局(沒有交代十三釵的結局)。這樣的結果就造就了達到高潮的情感無法釋放。在《忠犬八公》這故事中教授的死是高潮,而後面的30分鐘這是結局。所以情感在這30分鐘發洩,會讓人掉眼淚,電影看完之後就不會有壓抑的感覺。對於《戰馬》開頭,發展,高潮,結局都有了,為何卻沒有《忠犬八公》那樣強烈的情感。原因就在於敘事方式。《戰馬》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包含了許多小故事的大故事構成。全片可以分成兩3部份。1開頭發展部份——開始到與joey分別。2高潮——分別和分別後喬伊的經歷。3結局——相聚。可以看到第一部份影片主要著力於阿爾伯特與喬伊情感的刻畫,其目的是讓觀者累積情感。在喬伊於阿爾伯特分離時情感達到頂峰。但是第二部份,電影對於阿爾伯特與喬伊的情感表現卻減小,幾乎沒有。此處主要表現戰馬和其他人的關係。這就導致第一部份觀眾所積累的情感慢慢被消耗。其直接結果就在於第三部份,觀眾所要宣洩的情感不足。所以影片情感的爆發力也就不足。
   《戰馬》是跟據小說改編的,但是小說是長篇,分了章節,這樣讀者每次感受到的都是局部的情感,讀完後則是局部情感的累積。而電影觀眾這是一次性看完,觀眾情感這不是累積的。所以《戰馬》這樣的敘事結構更適合拍電視劇。這也是為什麼會感覺《戰馬》不想一部電影,更像是多部電影的集合,阿爾伯特與喬伊種地部份像種地版的《奔騰年代》,騎兵打仗段像個人英雄主義戰爭片。德軍兄弟和爺孫倆部份像戰爭劇情片。英德兩軍救馬則像《聖誕快樂》最後人馬相聚像《漫長的婚約》。最後還有《亂世佳人》一樣的結尾。
   對於這樣的一部片子,我認為敘事上如果能將上文中的第一部份與第二部份放在一起,用兩條線來敘述可能會對拖沓的劇情能起到緩解作用。
    以上為自己的一些觀點,這是我第二次寫影評,寫得不好多包涵。總的來說這還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片子。(尤其是畫面和配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