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934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查令十字街84號

2012-01-27 04:33:58

金陵十三差


       電影的名字叫《金陵十三釵》,但是我覺得不到影片的最後二十分鐘,你根本不知道老謀子為什麼取這麼個名字。整個故事的連貫性不足,情節也不緊湊,旁枝錯節過多。
    英文的譯名稍微好聽點《The Flowers Of War》,從字面意思來看,一定是要表現幾位女性在戰爭中所散發的光芒以此昇華到某種人性高度之類的云云。但是老謀子明顯搞反了一個概念。在以往的價值體系中,女性在戰爭中所充當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種後方避風港的概念。她們充滿著母愛、仁慈、具有憐憫之心,即使是面對仇殺自己親人的敵人,也能夠為他們盡心的包紮,她們身上所散發的光芒,讓人感覺到最原始的溫暖與靜謐。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如果你廣泛閱讀歐美作家戰爭題材的作品,尤其是俄德兩國作家的著作就會發現他們對女性在戰爭中的描述與美好勾畫都是符合上述形象的,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一旦女性在戰爭中拿起了刀,扛起了槍,她們便不再具備女性之美。在這些鮮活的形象之中有一個反例,那就是具有極強自主性與反抗性的斯嘉麗,但是即便是她,其所追求的也只是一個溫馨美好的家,而不是扛著槍把北方佬都殺光。反觀電影中的女人,個個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如果給她們挺機槍,估計也會和男性一樣,對著日本人狂掃,這絕對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女性之輝。
    倪妮作為初次登台,我覺得她表現得足夠好,克里斯蒂安•貝爾的演技也無可挑剔,但是電影男主與女主的指定不能只依據演技,他們是電影的精髓,昇華電影內涵的靈魂。他們命運的走向直接關乎電影的走向,這點上書娟的角色更像是這部電影的主角。這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愛憎分明、在舍己還是舍人的危機關口毫不猶豫、坦誠待人、在知道無法與命運抗爭時捨生取義。最後她逃離了,在眾人的幫助下逃離了,帶著希望,離開了霧靄的南京。
    這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部份歷史片斷的還原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覺得電影在表現日本人的兇殘上過了火。誠然我們都知道那就是百分之百真實的歷史,也許甚是有過之而不及。斷壁的牆垣、殘敗的樓宇、瘋狂燒殺奸擄的日本人,大聲喊叫著把刺刀捅進每一個他們所能尋找到的中國人的胸膛,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卻的恥辱。但是把這些全部一五一十的在大螢幕上重現,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老謀子考慮過嗎?尤其這還是一部申奧影片,如此赤裸裸的對日本兵殘暴行徑的描述,那些觀影的評委在看過之後能一笑而過不做任何感想嗎?
    金球獎揭曉後,媒體評論老謀子是又一次鎩羽而歸。在我看來,申奧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一個錯誤。縱觀三十年奧斯卡的評選結果,人文關懷的片子最受大家的青睞。歌德在《浮士德》中曾說「終極的人文關懷,是對個人的關懷,由個人的情感、意志、行為上升到社會、國家的情感。由點及線,由線及面,這樣的關懷最溫暖也最鼓舞人心。」 我特地觀看了這次獲獎的伊朗影片——《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它沒有十三釵這樣宏大的歷史背景,它就是講述一個家庭離別的簡單故事,但它簡單的讓人落淚,讓人深思,這不像中國的電影「寓教於樂」,一部電影就是一個成語解釋。《金陵十三釵》以沉重的歷史素材,灰靄的故事線條,猶如潑糞一樣向人們宣洩著老謀子自己的多愁情感,好不容易散發出的人文關懷最終還是難逃中國式的犧牲結局,感覺她們不死這故事就沒有結局一樣,灰色線條中來,灰色線條中去,唯有書娟的最後一句話,給人稍許的慰藉。我一直覺得老謀子是中國苦難控,不僅僅是他一個人,他把自己的徒弟、身邊的導演都帶出了那麼點苦難控的味道,也實屬不易了。若在三十年前這類題材的電影還能讓未了解中國的外國人眼前一亮、為之動容,擺到改革開放二十年後的今天,還以這樣的電影妄想站在世界最高的舞台上,是不是有點貽笑大方了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