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衝擊效應--Crash [2004]

撞车/冲击效应/冲撞

7.7 / 451,968人    112分鐘 | 115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保羅海吉斯
編劇: 保羅海吉斯
演員: 珊卓布拉克 唐其鐸 麥特狄倫 珍妮佛雅絲波席托 威廉費奇納 布蘭登費雪 譚蒂紐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lycripple

2012-01-30 18:07:41

多執行緒


 1、11:14。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凡事皆有因果。
  4、蝴蝶效應。
  5、溝通非常重要,且需要技巧。
  6、誰有問題?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你的燈亮著嗎?
  7、好片,可以去買張碟。

影片是以一次撞車事故開始,旁白有這樣一段話: 「你知道嗎,那是一種接觸的感覺。人與人,走在路上,彼此擦肩而過。而在洛杉磯,只有冰冷的玻璃窗,高樓,人們只有靠撞車,獲得那樣一種接觸的感覺」……
   這是一個關於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的故事,然而你卻無法找到一個標準故事加以評判。這一切看似無關的瑣事,卻在36小時內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絞纏在一起,在洛杉磯街頭一幕幕上演。
   墨西哥修鎖匠有一個5歲的女兒,他們以前居住的街區治安混亂,一次一枚飛彈擊中家中的窗戶,而使女孩受到了驚嚇,留下陰影。經過多次搬家後,小女孩還是擺脫不了對槍的恐懼。一天,修鎖匠下班回家,發現女兒因為害怕槍彈而蜷縮在床下。他抱出女兒,給女兒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他5歲的時候,一個仙女送給他一個披風,可以使他刀槍不入。現在他要把這件披風交給女兒,讓她不受傷害。女兒穿上「披風」開心地笑了。平安夜那天傍晚,女兒在門邊等著爸爸回家,卻在迎來爸爸的同時,也迎來了一個拿著槍指著爸爸的陌生人。鎖匠大聲對女兒說,不要過來,回到屋裡去。而女孩卻說,爸爸的披風在我這,我要去救他。然後衝到鎖匠面前,撲在他身上。就在此時,槍聲響了。
   那個開槍的人是一個老實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初至美國,總認為別人會因為他的種族而歧視他,於是他總是多疑。由於擔心治安,他買了一把槍,為了防止賣槍的人騙他,他自己選了一盒子彈。終於有一天,他的店還是讓人搶了,損失慘重。他懷疑的第一個人就是之前給他修鎖的鎖匠。他打開抽屜拿出槍來,要找鎖匠算帳。開槍的那一瞬間,他看見小女孩飄起的裙角,他愣住了。然而子彈是不能回頭的。
   在場所有人都失聲痛哭,波斯人也驚慌失措。突然女孩笑了,說:「沒事了,爸爸,我會保護你的。」鎖匠抱起女兒仔細檢查,沒有任何傷口。一家人擁抱在一起,以為是上帝的庇佑。波斯人倉惶而逃,回到自己滿目狼藉的店裡,檢討自己所做,他認為,那個女孩是天使,是來拯救他的天使。
   其實,波斯人不懂英語,他買來的子彈是空包彈……
   《撞車》中有很多這樣愛恨糾結的情節:
   一個黑人電視導演和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地因為莫須有的違章駕駛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該受到譴責的警察在最危急關頭卻捨命拼死地把那名黑人婦女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二人的仇怨也隨著風中的煙霧消散。
   地區檢察官和他的妻子被搶吉普車後只能把怨氣發洩到無辜的菲傭身上,而當這個高傲的女主人從樓上跌下,唯一救她照顧她關心她的只有這個菲傭,她深情地擁抱她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黑人警察為了完成母親的心願,承受著上司的威脅偷偷地尋找自己的弟弟,並且為弟弟隱瞞犯罪記錄,然而弟弟卻被人害死,他們毫不知情的母親老淚縱橫地指責黑人警察,說就是他的漠不關心害死了親生弟弟。
   真正害死他弟弟的,其實是一個看不慣種族歧視的年輕警察,可他還是不能擺脫潛意識裡對黑人的不信任,他以為這個黑人企圖掏槍襲警,然而在黑人被擊斃後他才發現,黑人手裡拿的只是一個護身符……
   影片的最後,平安夜,洛杉磯下了一場輕柔的小雪。故事安靜地落下帷幕,然而在街頭還有一場又一場新的撞車在發生,嘈雜的爭吵還在繼續。
   在日常交往中,總是經歷著主動與被動,有意與無意,重視與忽略的衝撞。那些關於想法的異同終究成為最難讓人領會的感悟。所以人與人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文化與文化,種族與種族之間的衝撞在世界大同這個方向的高速公路上一次又一次的撞車。在這些社會各個階層的各民族各領域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中,尖銳地揭開那些籠罩在人們心頭潛移默化的理念。悲劇與喜劇的混雜,在一個個精心鋪墊的細節之間讓人隨之糾結。對與錯,善與惡,在缺乏溝通的社會中成為交替共生,難以辨認的迷題。在一個又一個由眼神結束的短暫衝撞中,意味深長地讓人不得不承認,錯是生長在這個社會土壤中一朵根深蒂固的毒花。
   可我相信,總會有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可以讓事情改變。就像那人裙角飛揚的女孩,她以她的純真、勇敢化解了危機。就像那名救出黑人婦女的警察,他以他的使命、職責化解了仇恨。就像那名不計前嫌的菲傭,她以她的寬厚、善良化解了歧視。在未了的情節里,很多等待著解決的問題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多執行緒的電影現在也不希奇了,走親情路線的《木蘭花》,黑色幽默的《兩桿大煙槍》以及後來的《偷搶拐騙》,還有國產的《瘋狂的石頭》。一直以來我們看的都是有前因再有後果的直線敘事的電影,也覺得電影本該如此,而這其實是傳統電影敘事手法(也可包括文學敘事)的一種侷限。其實多執行緒電影更能接近真實的反映現實世界,現實世界裡可能有因有果,可能有因無果,可能有果無因,因為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交雜紛亂,你不知道你的命運會被何人何事所影響,你也不知道你的所作所為會怎樣的影響其它的人事。
   近來有些畏懼較深沉的電影,擔心這些片子只是故作深沉,卻並無內涵。好在《撞車》並不是這樣,不愧是叫好叫座還能捧到小金人的作品,我也是越看越是佩服編導。《撞車》在多執行緒情節的處理上已大大超出了之前提到的幾部作品,在這部電影中所有的支線故事並不是簡單的平行然後交集,而是交錯混雜而有參差有序的,這樣的手法很可能趕走觀眾,可編導既能巧妙銜接情節關係,又能把每一個人物創造的即真實又生動(也有些取巧,比如:採用敏感話題、製造激烈衝突,真正的生活不會有那麼衝突吧),從而從始至終的保持了吸引力。更可貴的是,此劇編導並不是像蓋·里奇那樣僅僅展現了多執行緒的手法,讓形式大於內容。而是以多執行緒為手段更深層的展現人性。我們看到的人物,真正的不再面具化,真正的有了複雜的人性。有句老話說善惡一念間,在這部電影中你能真正感受到。
   在影片快結束時,在影片中始終正直的白人警察讓一名幹著搶劫勾當的黑人混混搭車,言談之中兩人起了誤會,警察停車摸槍,黑人也在做相同動作——這時鏡頭突然閃到車外,只見車內槍火一閃——鏡頭回到車內,警察持槍驚愕,而那黑人手中所持之物卻是想解釋誤會的。回頭咂摸這情節,卻赫然發覺我在當時也以為是兩人互射了一槍,原來,我心中也是有成見的……


片名Crash,翻譯成撞車似乎不太恰當,畢竟影片所要表達的絕不僅僅是撞車這麼簡單。然而影片的開頭和結尾分別以雪花飄灑中的撞車事故來呼應,似乎旨在通過撞車來傳達一種相似的觀念——城市街頭的撞車事故每天都在上演,而我們周圍的其他「衝撞」又何嘗不是時時充斥在現實生活中?
  
  在美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多種族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會有各種衝撞,溫和或激烈,哀怨、悲傷、無奈和憤怒夾雜在一次次的衝撞中,激盪著人們脆弱的心靈。面對誤解以及不公,是選擇無奈的隱忍還是極端的報復,影片通過幾個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巧妙的將各種情緒穿插其中,每個衝撞看似不同,卻又各為因果,密密的撒下一張千絲萬縷的關係網,將生活在城市之中各個階層的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就像影片開頭黑人警探撞車之後所說的:「在洛杉磯,沒有人會碰到你,人們總是在這層金屬和玻璃後面(汽車的),我想我們很懷念那種接觸的感覺,我們撞到一起,從而能夠找到某種感覺……」
  
  雖然整部片子的主題略顯沉重,種族問題,但是這種沉重卻並沒有深入到絕望,在一片陰霾中總有一絲絲的希望透出來,在禁受不同文化不同觀念的一次次尖銳的對立和衝撞之時,心底還不時會有暖風拂過,雖然這種溫暖很短暫。影片大部份的時間都是行進在各種衝突之中的,渲染出的情緒也都是莫名的焦躁、痛苦的隱忍以及歇斯底裡的憤怒,然而風雨過後的擁抱才更能打動人,哪怕只有一剎那。
  
  最感動的還是那個天使一樣的小女孩,她活在父親為她編織的童話中,用那件看不見的魔法斗篷,阻擋住大人世界裡一切的不美好。槍響的一剎那,無聲的影像讓人揪心,然而當小女孩清澈的聲音再次響起:「爸爸,沒事了,我會保護你的!」感覺天空一下又明麗起來。
  
  魯莽的開槍者事後對他的女兒說:「她是我的天使,她是來保護我們的!」是的,每一個小女孩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他自己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其實早就有一個天使一直在默默地保護著他,他自己的女兒,聰明而善良。
  
  Crash,在這樣一個主題嚴肅的影片中細細品味淡淡的溫暖和久久的感動,感覺如同初春的江水,冰涼卻不刺骨,平靜又稍帶感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