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賓漢--Ben-Hur

宾虚/宾汉/宾虚传

8.1 / 254,752人    212分鐘 | Sweden:219分鐘 (1970) | Sweden:224分鐘 (1962) | UK:222分鐘 (1993 re-release) | 214分鐘 (DVD edition

導演: 威廉惠勒
編劇: Lew Wallace Karl Tunberg
演員: 卻爾登希斯頓 Jack Hawkins Haya Harareet Stephen Boy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人酷沒辦法

2012-02-08 20:04:44

看片隨記


  
  
  不說宗教,不說信仰,不說哲學。說細節。說點無關緊要的東西。
  
  我記得這周的佳片有約應該是《高斯福德莊園》,怎麼變成《賓虛》了?又記錯了?
  
  上次錯過,這次補上,也不錯。
  
  首先是配音。央視的配音每次都很雞肋,幾年前《雲中漫步》毀滅性的打擊至今記憶猶新。還好我沒看過《賓虛》原聲,無從比較,也就少了一份成見。而且這部片子是50年代拍的,那個年代的電影舞台劇味很重,央視學究氣的配音與之相對應還算合拍,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
  
  梅薩拉很有男性氣質,白甲紅袍,下巴有一個凹靨。開始我還以為他是主角呢,一出現就氣勢逼人,沒想到後來完全成了一個惡毒的小人。他陷害賓虛的動機可以理解,但手段未免有點絕。怎麼說也是從小一起廝混過的,有必要把人家母親妹妹丟地牢里就拍手完事嗎?我覺得電影在處理梅薩拉時有點失敗,缺少必要的心理鋪墊,變成了推動情節的道具。
  
  賓虛開始不太顯眼,被陷害拿著長矛威脅梅薩拉,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他。男主角得了當年的學院獎,年代隔得太久,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考驗演技的段落。只偏愛賓虛在流放途中疲憊焦渴想喝口水而不得,絕望之下蜷伏在地,那一刻心口擰了一下,有點疼。
  
  賓虛在戰船上當奴隸那段以前看過,今天看著看著產生了一個很變態的想法:划船真是高效減肥的全身運動啊!瞧我們先前還比較文質彬彬的賓虛哥哥經過三年磨鍊劃出了一身的健壯肌肉。不過看他的樣子也不是很瘦嘛,難道羅馬人給奴隸的伙食還不錯?海戰拍得果然壯觀,船身被撞破進水,奴隸們在水中掙扎求生,是全片最富美感的兩個畫面之一。另一個是結尾部份暴雨中被釘上十字架的耶穌的側影。
  
  賽馬那段地球人都知道好,就不多廢話了。想想那時候沒電腦特技,賽馬場觀眾席上實打實的人,有夠壯觀的。總督比拉多我怎麼看來看去表情都有點怪怪的,(老覺得他想上廁所:P)。看電視視聽效果差了好多,但經典就是經典,好好為他激動了一把。順便鄙視央視,好端端的11分鐘被廣告腰斬成兩截了。
  
  梅薩拉一死,復仇的主題告一段落,接下來是信仰的主題。別忘了原著叫《基督故事》。影片對耶穌的處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沒有一個正面鏡頭,也沒有一句台詞,只是一個穿著長袍的背影。他第一次出現,給倒在地上的賓虛餵了一瓢水。士兵想上去鞭打他,當他看清楚這個人的面目時,忽然惶惑起來,慢慢退卻了。耶穌第二次出現,在高山之巔,信仰他的人們紛紛向他走去,他立於眾生之上,但是鏡頭始終不給我們清晰的容貌。耶穌第三次出現,仍然是眾生之間,靜靜屹立的影子,即使滿身血污也絲毫無損他的高貴和寬仁。神是無法用具體的形象表現的,所以不如只給你一個背影,一點暗示,很高明。
  
  唉,說著說著不懂裝懂的本性又開始抬頭。那個,按照專家分析,這部電影是在說羅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衝突,賓虛是一個羅馬文化的信仰者回歸到基督教文化的過程。其實看片子的時候,個人覺得最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兩個主題的更迭。電影長達三個小時,拿現在的眼光看,一些段落顯得非常拖沓冗長。但是如果你要刪掉它,又不太可能,因為它們的指向都是最後的救贖主題。賓虛復仇之後,面臨的問題是眼看著患了痲瘋病的母親和妹妹受苦,卻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救她們。電影用了不亞於韓劇的從容不迫來表現賓虛的痛苦,以喋喋不休的對話來推動情節。於是有了耶穌受難的高潮。結尾暴雨中親人的病痛奇蹟般痊癒,神犧牲自我解救眾生……相比復仇主題的充分和寫實,這一幕光明的尾巴就顯得有些站不住腳了。
  
  
  
  
05-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