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铁娘子坚固柔情/铁娘子/铁娘子戴卓尔夫人传(港)

6.4 / 113,774人    105分鐘

導演: 菲麗達羅伊
編劇: 艾比摩根
演員: 梅莉史翠普 吉姆布洛班特 安東尼海德 李察葛蘭 羅傑亞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2-02-13 10:51:20

《鐵娘子》:三個女人的柴契爾


(芷寧寫於2012年2月13日)
    影片《鐵娘子(The Iron Lady)》以暮年柴契爾夫人佝僂著身子的背影,躑躅地走過廚房門,來到樓梯口,又緩緩右轉,蹣跚地消失在觀眾視線中,作為全片的落幕,接著那個樓梯口的光漸漸黯淡以致於全部消失,彷彿想藉此來表達一種悲慼:即便瑪格麗特·希爾達·柴契爾曾經叱吒風雲,但如今的她只是一個老人,一個羸弱而孤獨的老人。
    許是影片導演和編劇均為女性的緣故,該片風格趨於溫婉哀傷。導演菲利達·勞埃德還長期從事戲劇行當,這是她的第二次觸電執導筒,許是表現手法和拍片經驗的問題,影片的呈現總給人一種比較重主觀「feel」的感覺,而片中晚年的柴契爾曾說過:「知道這個時代的最大問題嗎?我們被這樣的人領導著,他們注重感覺多于思考和想法。」似乎該片的問題也在於此。
    客觀地說,影片既沒有好到令人叫絕,也沒差到看不下去。如果將這部飽受爭議的影片作為一部傳記片來看,它顯然拍得有點「寫意」了,它虛擬了柴契爾夫人晚年的心境,試圖以回憶的方式串聯起柴契爾11年從政生涯的片段和家庭生活的點滴,擬刻畫出出身平凡卻努力不懈攀上時代權利頂峰的女性形象,同時再現出在男性權利角逐圈奮鬥的女性的辛酸和不易。只是該片的節奏略顯凌亂,過多的缺乏連貫性的閃回妨礙了敘事的流暢性,細節部份又有堆砌瑣碎之嫌,往往給人細膩有餘,底氣不足的感覺。而作為一部講述特殊政治人物的電影,它顯得缺乏說服力,缺乏一種叫做力量的東西。另外,影片劇情分佈失衡,晚年境況表述得過於充實,而首相生涯的片段又趨於簡潔。
    不可否認,該片的立意本是可期許的,即試圖從人性化的角度來再現「鐵腕」夫人人生的幾個時段,如今最終的成色還不算差,畢竟想在有限的片長內梳理一個重要政治人物的人生,提綱挈領地拋出可圈點之處,還想將人物再現得豐滿立體且充滿深意,這是很多傳記片導演的「野心」,但這是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
    當然,該片也有突出的強項,如畫面呈現得頗具美感,很多場景對色彩的運用也充滿了意味,如柴契爾一身鮮亮的藍色衣裙坐在一群情緒激昂的著深色西裝的男士中間,這凸顯了這位政治女性的孤獨和特殊。而影片最大的強項和看點都來自梅麗爾·斯爾麗普,《每日電訊報》甚至如此盛讚;「雖然英國有那麼多出色的女演員,但是很難找出一個能扮演好柴契爾夫人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很難想像有誰能比斯特里普做的更好。」
    無疑,梅姑又奉獻了一次精彩的表演,雖然部份戲略顯用勁稍大,但瑕不掩瑜,她依舊很有說服力地塑造出了一位經歷和內心同樣繁複的女性形象,不論晚年時那個蹣跚佝僂神情恍惚的老婦,還是從政時剛毅果敢硬朗犀利的鐵娘子,梅姑都拿捏得當,詮釋自如。
    在表現不同時段柴契爾的形象時,除卻化妝師的協助,梅姑的眼神很具表現力,女首相的目光是堅定而自信地,即便在遭遇非議遇到坎兒時,對比孀居的痴呆老婦,那眼神是游離的猶豫的,還透著股子不確定與隱隱的恐懼,輔以發僵的腿腳、扶著門框的手臂、語無倫次的自語,梅姑已將昔日首相如今的耄耋殘年、沉疴心頭塑造得形神兼備。對比,曾經在議會發言的意氣風發,在唐寧街辦公的一錘定音,反襯出了一種深沉的無奈和滄桑。其中,關於柴契爾為了參選改變說話語氣而做的發聲訓練中,梅姑所發出的聲音令人一下子想起了她主演過的那部充滿了奇怪口音的《朱莉和茱莉亞》。
    「注意你所想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嘴裡的話,注意你所說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實際行動,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們會形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們會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為它們會影響你的命運。我們想的是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片中柴契爾的話,觀眾花時間看完全片,也的確看到了很多,言語、行動、習慣、人格、命運一應俱全,這是梅姑完成的部份,而歸根究底,柴契爾究竟是怎樣的人,這個命題就顯得飄渺了,不得不說,這是編導的缺失。於是,三個女人著力打造的柴契爾,只有梅姑拿到了A。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2752630_d.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