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倭寇的蹤跡--The Sword Identity

倭寇的踪迹/TheSwordIdentity

5.4 / 672人    108分鐘

導演: 徐浩峰
編劇: 徐浩峰
演員: 于承惠 宋洋 趙圓圓 馬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祖伊

2012-02-14 02:36:56

積極的測試


      看片前,問一個看過半截的同事這片如何,回答說「很怪」。試映場後的見面會上,幾名觀眾的提問似乎像是在預言這部片子上映後的命運。被表演與對白悶壞的女觀眾聲音打顫地質問導演「到底要幹什麼」,徐浩峰的腦殘粉靠一張嘴巴就對影片和導演完成了語無倫次的「交口」,稍解門道的文藝男青年雖說從中看到導演對胡金銓的敬意,卻也忘不了追問影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大概,每個提問者都感覺到了那位同事所說的「怪」,卻對其有截然不同的結論。
 
      毫無疑問,《倭寇的蹤跡》就是武林中人徐浩峰的一個實驗。現場觀眾的質疑和追問,正是許多電影觀眾的直接需求,帶著對武俠片的期待走進電影院,他們希望華麗動作或恩怨情仇來值回票價,而不是男主角在護城河裡游三圈後告訴觀眾:這是一個測試。也不是演員像打瞌睡一般每個動作都慢上半拍,更不是高手對決時,鏡頭卻痛苦地扭向一邊。
 
      然而,如果不考慮投資方的感受,這依然是個積極的測試,不管對於武俠片本身,還是對於觀影者來說,這個新鮮的測試饒有趣味,且很可能意義重大(見面會上,錄音師有句話很亮:《倭寇的蹤跡》很可能是部好看的電影)。《倭寇的蹤跡》呈現出如此怪異的風格,是徐浩峰對武俠與表演的理解所致。
 
      看片之前,恰好讀了徐浩峰一篇關於武俠片的文章,《武打片的瓶頸》。這篇文章中你,徐浩峰很明確地表達出自己對武俠片的幾個觀點:反對武指制,推崇導演藝術;反對刻意追求技術,尊重實感的動作形態;另外,喜歡胡金銓的傳統。《倭寇》全片武戲文西,都是徐浩峰一人執導,風格極其統一。從頭至尾,也都在闡述導演的觀念,每段武戲都像一場實驗,還原他所了解的武林人士真實打鬥的動作形態,強調貼身近打與一擊致勝,突出聲音,不做動作特效。這樣的武戲必然不會好看,有多少人見過真實生活中打架很絢的呢?正如徐浩峰所說,真實打鬥中,其實很難看清打鬥者的動作,更別提飛簷走壁了。影片錄音師說,看片子初剪完後,跟徐浩峰開玩笑:這是要拍武術教學片嗎?《倭寇》中也有一些類似傳統武俠片「花架子」的場景,但卻不是用於打鬥過程中,而更像一種觀念上的動作,雙方互相觀察良久,走一個套路,力道過一遍身體,然後出擊,高下立見。這些儀式般場景讓我想到的徐浩峰文章中對日本茶道與刀劍片的理解,「人的動作是有神性的」,「在觀念上對動作有一種珍惜,作一個動作,便是與神與祖師同在。」這些測試,自然灌注了導演的心血,這讓《倭寇》成為一部「門道」很多的電影,甚至有可能復興一種武俠文化,改變人們對傳統武術的認識。
 
      再回到電影本身,兩個小時的電影,「門道」很多,「熱鬧」卻太少,這便冒了失去大眾口碑的風險。以一部電影去解讀或闡釋一種觀念,必然很難像抱著講故事的目的拍片一樣做到有趣,也必然更容易出現兩極的評論,畢竟,電影最終要面對的是很大一群期待看熱鬧的觀眾。說到這裡,便可來說說前文提到的徐浩峰對表演的理解。對於怪異的表演和不時脫線的台詞,徐浩峰告訴觀眾,這恰是他對表演的理解:表演不是為了準確完成某個場景或敘事,而是在一個既定的場景安排里,讓演員發揮,實現一種「尷尬」的效果(根據徐浩峰原話理解,或許有誤)。因此,他沒有分鏡劇本,也沒有詳細拍攝計劃,而是臨拍前給演員說戲,讓他們自己搞定。這麼幹,似乎有點像王家衛。但他又比王家衛刻意。比如,全片的節奏很慢,除了故事本身,便是表演造成的。而這「慢半拍」的表演就是刻意為之。對武術和武俠片的不同理解是《倭寇》對傳統的突破,表演的刻意而為卻是沒有意義的執拗。
 
      《倭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這個問題徐浩峰當然無法給出解答,因為他是在用電影表達自己的觀念,他「所知道的東西」(徐浩峰語)。更何況,這本就是個2B問題。至於片子好看不好看?還是看了再說吧,我相信這是一個積極的測試。你覺得很難看?別怪導演,「要怪就怪文化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