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4 19:44:4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先是看《倭寇的蹤跡》的小說,看小說的時候覺著有股諧謔感,同時有股深沉勁,這兩股感覺一直交替持續綿延到我看《倭寇的蹤跡》電影,電影的情節以及人物與小說有些許出入 ,並無大礙。導演徐浩峰在導演系畢業數年後交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導演作品,讓觀眾看到了一部氣質獨特,個人創作烙印清晰的武俠電影,這裡說的徐浩峰個人創作烙印的觀感印象主要來源於徐浩峰的小說創作。如《大成若缺》、《道士下山》、《逝去的武林》、《國術館》、《大日壇城》等,小說家徐浩峰常常用樸素筆調論述拳術、道家理論、佛理、棋藝……語言詼諧幽默絕不故作深沉,丟書袋。
修習電影導演專業的徐浩峰處女作《倭寇的蹤跡》頗有「大氣晚成」的意味,可能由於他內心不求速達,反而得成這樣一部電影,作為中國電影文化中一種不可忽略的類型——「武俠電影」,也是徐浩峰身心磨礪之後希望去創作的電影作品,現如今達成了初步願望,徐浩峰還是自若沉斂,語帶風趣,旁人笑談這是習武修身的人身上的氣也收放自如了。徐浩峰的武俠小說中的武俠觀清晰地在電影中呈現出來,相較其它暢銷經典的武俠小說,君子與小人,異人與常人,超人與凡人這樣鮮明的人物似乎在《倭寇的蹤跡》中很難一下找到對應,導演在塑造人物方面趨向了一種世俗味十足的寫實風格,人物所運用武功沒有超乎人的體能,對戰沒有超乎人的經驗,行業準則更沒有因私慾而改變,似乎在給觀眾展示一種古老行會所遵循的生存活動禮儀,雖在民間,但是這樣的準則是維護這個群體正常運作的行為規範。
其次,一部武俠電影必須擁有一套武技對抗的規則,在這部電影裡,導演創作故事有據可查地展示了抗倭名將戚繼光軍中所創的「如響」抗敵刀(棍)法,又透過海道防官兵等人展示了俞大猷將軍所創立的「鴛鴦陣」以及「如影」抗敵刀(棍)法,透過男主人公的首尾兩次挑戰無疑巷四個門的行動來揭示了一系列的明朝武林的規矩,既一氣呵成展示了為延續「戚家軍」武功要在武行開宗立派的男主人公的心願,又點綴其中荒謬逗趣的江湖逸事,既寫武林的複雜人事,也勾勒了浮動的人心以及難以把握的慾望,恰當地結合了明朝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斷點去展示這一切,耐人尋味。
《倭寇的蹤跡》電影中人物的設計一代武林豪傑裘先生歸隱,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知道他歸隱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心目清淨,慢慢消磨掉對於妻子與隨嫁護衛產生愛情的殺意,歸隱數年後裘先生得知城裡有倭寇來犯,順勢下山,始終還是俗緣未了。城內的武林四大門對於以「倭刀」為兵器武功格外排斥,無論來者如何解釋這是改良,以制約抗擊倭刀而設計出來,但是這樣「以夷制夷」的兵器缺無法得到了武林望族名門的認同,於是男主人公決意冒著生命危險來完成這一場為「戚家軍」留有名號的任務,在一場任務里男主人公得到了兩位女性的幫助,一個是異域舞姬,另一位是裘夫人,如果沒有這兩個女人的不愛其軀,勇於赴厄,當然也無法完成了男主人公的心願。故事的結果比較完滿,但是這樣的完滿也與小說故事的結局有些不同,在幾場關鍵的生死之戰中,電影都運用了人物的內心活動所構成的「前閃」來預示了慘烈的結局,但是裘大人在最後改變的主意,殺意被慈悲融化,他的解釋便是「我已經老了」,電影對於人物的刻畫在我看來是潔中藏詬,人物都有某一方面的達觀覺悟,但是內心也有自私妄想以及藏污納垢的地方,最終形成了飽滿豐富的人物形象。值得驚嘆的是,電影裡塑造的紅顏或是對手等配角都存在一種與男主人公之間不用言明的相知相惜,細膩的著墨很多。
電影《倭寇的蹤跡》被一些武俠小說或是武俠電影的愛好者津津樂道,大抵上這樣贊同的感覺得緣這部電影的獨創氣質,用徐浩峰的話說這是導演「由內而外」的創作」,的確如果一部電影沒有獨立思考的體系,沒有對於人物的透徹感悟,那麼也就失去了靈魂,而《倭寇的蹤跡》也許不算是技術技巧層面的絕對完美,但是渾然一體,自成體系,沒有牽強附會的情節模仿或是趨利吹噓的妄自尊大,儘管那樣沒有華麗的設置卻符合實戰的武術競技場面,遭到了部份觀眾不解與訕笑,但並無影響這部電影的觀賞。
徐浩峰的人,小說,電影都值得慢慢,細細品讀,寓教於樂,近乎神奇。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