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尼摩

2012-02-17 05:14:43

禮儀文化的傳承和意義


     入殮師,這個職業在中國是沒有的,我也不知道歷史上是否有過這樣的傳承。從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知道入殮,也就是葬禮的部份——整理儀容直至放入棺木中的過程,可以如此美麗。這種美麗既有外在形式,也有內在的精神。
      中國是尚禮之國,儒家有克己復禮的教誨,《論語》中的禮不是我們常見的空具形式、毫無營養的寒暄,而是具備外在形式和內在精神要求的生活方式。在我看來,入殮師就是這樣一種禮儀的傳承,在入殮師的儀式化工作中體現出的是對死者的尊重和憐愛,用一種溫柔誠懇的態度做許多通常看來有些骯髒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精緻溫柔,創造出一種令人感動的氛圍,使得死者家屬也能感受到入殮師對死者極端的尊重,從而生出尊敬而非厭惡,更能重新喚起親屬對死者的懷念和愛意。這已經是一種藝術境界。
      儀式的學習不僅是外在動作的學習,更在過程中不斷教化人的內心,這就是儒家所說的學習禮儀的本質,最終可以達到文質彬彬的境界,外在和內在也就此合一。
       說到這些,就得說說日本和中國的區別。我國是日本眾多禮儀文化的來源,然而在我國不論茶道乃至日常禮儀似乎都無法和日本相比,日本更當得起禮儀之邦的名聲。禮崩樂壞,精神混亂似乎用於描述當今中國的精神文化某些狀況並不為過。
      在學習入殮師的過程中,主人公得到一種精神傳承,學到一種倫理情感處理方式,並改變了自己對職業、人生的態度和行動。在為父親的入殮中,主角的精神疾病得到救治,人生也更加健康。可以說,一種禮儀學習使得主角繼承古代傳承不絕的優良遺產而有益於人生,對於中國人來說,復古的目的也是為了發掘古人遺產中有益於人生幸福的部份,並不是單純為了傳承。在這一意義上,我支持古代禮儀的復興。
       禮樂文化兩者是一起的,本片主角恰好是個失敗的大提琴手,憂傷的樂聲不僅傳達著主角人生的失意、失去父親、失去妻子的支持,也將這些情緒轉化成一種優美的詩意,在日本鄉野的美麗自然中,融合成很古典、內斂而又韻味悠長的境界。音樂對人的教化作用,古人深知。音樂不訴諸語言,往往直擊靈魂,使人不知不覺中進入美麗的境界,得到改變。在本片中,音樂很好地表達了各種情景中情緒,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可以說,本片恰好涉及到禮和樂兩種古代用以教化人心的文化形式,也很好地闡釋了禮和樂的意義。
評論